虎形崖
關燈
小
中
大
一塊始終無法愈合的傷口,醒目地懸挂在村子上方。
每一次牽領牛群走過,秋秋都覺得那路在顫抖。
當殘陽如血鋪展下來,他站在村子中央仰頭望去,甚至覺得那路裂開了無數口子,每一條口子都汩汩地往外滲出鮮血,似乎又在上演八年前那慘烈悲壯的一幕。
崖名虎形。
村子也随了崖名,然而卻毫無虎虎生威之勢,倒疲沓得像大戰紅五月時一口氣犁了十幾畝水田上岸的老牛,潦草地窩在崖梁凹處一塊曬壩大小的天地裡。
二十多戶人家屋檐挨屋檐,煙囪對煙囪,同在一口井裡挑水吃,同在一片坡地上勞作,同靠頭頂那片天晴天曬衣落雨澆地。
山裡人實在,親熱時你在我鍋裡舀半土碗玉米糊糊,我從你碗裡夾幾筷子白水厚皮菜,而一旦結下了怨氣時,女人們隔三岔五就會在村頭槐樹下上演一場指桑罵槐的口舌大戰,吵得雞飛狗跳。
吵歸吵,一旦誰家有了死人娶媳婦嫁女兒之類的事,全村都要不約而同地來幫忙;一入臘月,誰家殺了年豬,全村更是紛紛靠攏,圍坐幾桌,吃苞谷酒,燒葉子煙,打長牌,擺婚喪嫁娶,說家長裡短。
從虎形崖上望下去,隻見下面炊煙袅袅,雞踱方步,犬鑽桌底,暖暖的冬陽裡大人娃娃都眉開眼笑。
但你切莫以為這村子就是世外桃源。
不是的。
要知道,在我們生活的這片廣袤的土地上,所有的村莊都是疼痛的。
在遠離城市視線的地方,村莊們懷着各自的暗疾,在疼痛裡艱難地行走。
粗看起來,它們的疼痛似乎各不相同,可如果你稍稍用心探尋,就會悲哀地發現,疼痛的起因莫不與鄉村和城市那巨大的落差有關…… 虎形崖下這座小小山村的疼痛也是如此。
但它的疼痛卻因了八年前那個血色黃昏中一次不甘心的掙紮而變得驚心動魄…… 靠山吃山,挨水吃水。
虎形崖雖然猙獰得像要吃人,卻也嚴肅地遵循着老天爺一棵草也賜予一滴露水養活的好生法則。
出村往逶迤的山嶺上行不出數裡,就是一大片坡地,密密實實的玉米在風中搖曳,綿延數裡。
玉米下面,套種了土豆。
每年初夏,土豆青青的藤蔓蛇一樣在玉米地裡竄。
玉米養肉,土豆壯骨。
秋秋父親那時候正當壯年,人人稱贊好一條山裡漢子。
這漢子從少年時便開始在虎形崖上使牛,稍長些,便到華蓥山深處背煤,大了膽子翻越虎形崖,到渠江上日夜搖橹,掙來了勤勞能幹的好名聲,掙來了幾間修葺一新的磚瓦房,也掙來了秋秋他娘每天黃昏時俯身在竈火前那绯紅的臉頰、盈盈雙眼裡潮漲潮落的款款柔情,還掙來了秋秋呱呱墜地時令他興奮不已的清脆的聲聲啼哭…… 山風吹拂,秋秋的眉眼間一天天顯出父親的影子來。
然而靠天吃飯的光景是脆弱得如此不堪一擊。
八年前,也就是秋秋和胡玉萍雙雙在肖溪老鎮上初二那年,烈日在虎形崖上空從布谷鳥開始啼鳴一直懸挂到秋蟬試聲。
渠江水面上每天蒸騰起袅袅白煙,陽光如火,遍地生煙。
坡地上的苞谷用手一撚便成了焦黃的齑粉。
一到傍晚,村裡的狗們就紛紛溜出各自看守的宅院,一起蹲在村頭,吐出鮮紅的長舌,向着夜空猩紅的月亮狺狺哀叫。
狗已經叫得人膽戰心驚了。
而當鄉政府派來的運水車被高高的崖梁阻擋在村外,村人們隻能眼睜睜看着白花花的水在山下閃耀着清花亮色的誘人波光時,秋秋父親再也忍不住了,他劈手奪過秋秋娘手中正往水坑裡舀黃稠稠泥水的瓜瓢,狠狠地摔到地上,三把兩把扯掉自己的上衣,一口氣沖上高高的虎形崖,對着天空怒吼道:“老天爺,老子今天一定要劈開這狗日的山包包,我就不信你能滅了老子……” 劈開虎形崖,修一條緊緊拴住平壩和城裡的路的決定就是在那晚做出的。
那天,秋秋父親組織了全村男女下山去背水,上山半天,下山半天,當一彎月牙遠遠地爬上村子上方的崖頂時,這些山裡男女背心已被桶裡潑出來的水透透地澆了幾遍。
上山時裝得滿滿的一桶水經過爬坡上坎的不停颠簸,還未到村口,便隻剩下了淺得見底的小半桶。
有幾個人當場就失聲痛哭起來。
這時,秋秋父親說話了,語氣凝重,一字一頓:“要想富,先修路,看看人家壩上的生活,再看看我們現在過的這狗日的日子,是人都曉得要争一口氣。
大家說說,是不是該攢勁修路了?” “對呀。
”衆人應道。
“說得輕巧,拈根燈草。
你們以為修路是竈頭上蒸玉麥馍馍嗦?錢從哪裡來?要開山,整不好還會死人!”胡玉萍父親一臉憂愁,說完話,摸了摸走滿皺紋的臉,往地上咳了一口痰。
秋秋父親蒲扇般的大手一揮:“胡木匠,你說的那些都不是問題。
沒有錢,我們挨家挨戶湊。
我就不信,人家愚公都能移山,我們連小小的一條路都修不好?你好好養氣力,到時候還需要你出力。
” 誰也沒有料到,胡玉萍她父親竟會一語成谶。
事後,秋秋痛苦地回想起來,那個黃昏的到來平靜而又平常,完全沒有一點血光之兆。
雨後的陽光從虎形崖頭傾灑下來,
每一次牽領牛群走過,秋秋都覺得那路在顫抖。
當殘陽如血鋪展下來,他站在村子中央仰頭望去,甚至覺得那路裂開了無數口子,每一條口子都汩汩地往外滲出鮮血,似乎又在上演八年前那慘烈悲壯的一幕。
崖名虎形。
村子也随了崖名,然而卻毫無虎虎生威之勢,倒疲沓得像大戰紅五月時一口氣犁了十幾畝水田上岸的老牛,潦草地窩在崖梁凹處一塊曬壩大小的天地裡。
二十多戶人家屋檐挨屋檐,煙囪對煙囪,同在一口井裡挑水吃,同在一片坡地上勞作,同靠頭頂那片天晴天曬衣落雨澆地。
山裡人實在,親熱時你在我鍋裡舀半土碗玉米糊糊,我從你碗裡夾幾筷子白水厚皮菜,而一旦結下了怨氣時,女人們隔三岔五就會在村頭槐樹下上演一場指桑罵槐的口舌大戰,吵得雞飛狗跳。
吵歸吵,一旦誰家有了死人娶媳婦嫁女兒之類的事,全村都要不約而同地來幫忙;一入臘月,誰家殺了年豬,全村更是紛紛靠攏,圍坐幾桌,吃苞谷酒,燒葉子煙,打長牌,擺婚喪嫁娶,說家長裡短。
從虎形崖上望下去,隻見下面炊煙袅袅,雞踱方步,犬鑽桌底,暖暖的冬陽裡大人娃娃都眉開眼笑。
但你切莫以為這村子就是世外桃源。
不是的。
要知道,在我們生活的這片廣袤的土地上,所有的村莊都是疼痛的。
在遠離城市視線的地方,村莊們懷着各自的暗疾,在疼痛裡艱難地行走。
粗看起來,它們的疼痛似乎各不相同,可如果你稍稍用心探尋,就會悲哀地發現,疼痛的起因莫不與鄉村和城市那巨大的落差有關…… 虎形崖下這座小小山村的疼痛也是如此。
但它的疼痛卻因了八年前那個血色黃昏中一次不甘心的掙紮而變得驚心動魄…… 靠山吃山,挨水吃水。
虎形崖雖然猙獰得像要吃人,卻也嚴肅地遵循着老天爺一棵草也賜予一滴露水養活的好生法則。
出村往逶迤的山嶺上行不出數裡,就是一大片坡地,密密實實的玉米在風中搖曳,綿延數裡。
玉米下面,套種了土豆。
每年初夏,土豆青青的藤蔓蛇一樣在玉米地裡竄。
玉米養肉,土豆壯骨。
秋秋父親那時候正當壯年,人人稱贊好一條山裡漢子。
這漢子從少年時便開始在虎形崖上使牛,稍長些,便到華蓥山深處背煤,大了膽子翻越虎形崖,到渠江上日夜搖橹,掙來了勤勞能幹的好名聲,掙來了幾間修葺一新的磚瓦房,也掙來了秋秋他娘每天黃昏時俯身在竈火前那绯紅的臉頰、盈盈雙眼裡潮漲潮落的款款柔情,還掙來了秋秋呱呱墜地時令他興奮不已的清脆的聲聲啼哭…… 山風吹拂,秋秋的眉眼間一天天顯出父親的影子來。
然而靠天吃飯的光景是脆弱得如此不堪一擊。
八年前,也就是秋秋和胡玉萍雙雙在肖溪老鎮上初二那年,烈日在虎形崖上空從布谷鳥開始啼鳴一直懸挂到秋蟬試聲。
渠江水面上每天蒸騰起袅袅白煙,陽光如火,遍地生煙。
坡地上的苞谷用手一撚便成了焦黃的齑粉。
一到傍晚,村裡的狗們就紛紛溜出各自看守的宅院,一起蹲在村頭,吐出鮮紅的長舌,向着夜空猩紅的月亮狺狺哀叫。
狗已經叫得人膽戰心驚了。
而當鄉政府派來的運水車被高高的崖梁阻擋在村外,村人們隻能眼睜睜看着白花花的水在山下閃耀着清花亮色的誘人波光時,秋秋父親再也忍不住了,他劈手奪過秋秋娘手中正往水坑裡舀黃稠稠泥水的瓜瓢,狠狠地摔到地上,三把兩把扯掉自己的上衣,一口氣沖上高高的虎形崖,對着天空怒吼道:“老天爺,老子今天一定要劈開這狗日的山包包,我就不信你能滅了老子……” 劈開虎形崖,修一條緊緊拴住平壩和城裡的路的決定就是在那晚做出的。
那天,秋秋父親組織了全村男女下山去背水,上山半天,下山半天,當一彎月牙遠遠地爬上村子上方的崖頂時,這些山裡男女背心已被桶裡潑出來的水透透地澆了幾遍。
上山時裝得滿滿的一桶水經過爬坡上坎的不停颠簸,還未到村口,便隻剩下了淺得見底的小半桶。
有幾個人當場就失聲痛哭起來。
這時,秋秋父親說話了,語氣凝重,一字一頓:“要想富,先修路,看看人家壩上的生活,再看看我們現在過的這狗日的日子,是人都曉得要争一口氣。
大家說說,是不是該攢勁修路了?” “對呀。
”衆人應道。
“說得輕巧,拈根燈草。
你們以為修路是竈頭上蒸玉麥馍馍嗦?錢從哪裡來?要開山,整不好還會死人!”胡玉萍父親一臉憂愁,說完話,摸了摸走滿皺紋的臉,往地上咳了一口痰。
秋秋父親蒲扇般的大手一揮:“胡木匠,你說的那些都不是問題。
沒有錢,我們挨家挨戶湊。
我就不信,人家愚公都能移山,我們連小小的一條路都修不好?你好好養氣力,到時候還需要你出力。
” 誰也沒有料到,胡玉萍她父親竟會一語成谶。
事後,秋秋痛苦地回想起來,那個黃昏的到來平靜而又平常,完全沒有一點血光之兆。
雨後的陽光從虎形崖頭傾灑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