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回 梅绛雪再救夫君

關燈
話。

    ” 聲音又一停頓,又道:“那姓方的傷勢好像很重,最好能把他移送到一處密室,别讓他再受到什麼驚□。

    ” 大愚禅師滿腹欲吐之言,不便出口,急的來回直踱方步。

     那嬌細的聲音重又傳入耳際,道:“兩位最好要裝出一副胸有成竹的樣了,貴寺中高手甚多,雖然傷亡極重,足有重排羅漢陣的能力,為防萬一,最好能再調集一部分人手,重整殘陣,以備迎敵,一面派人點燃火炬,防敵暗中施襲。

    ” 大愚、大道,雖然都是修為甚深的高僧,但在這等大敗大挫之後,也有些心神無主,思慮不周之感,聽人一提,覺得甚有道理,立時由大道傳谕下去,一面再選高手,原地重布羅漢陣,一面派人燃起那些被鬼形怪人弄熄的火炬。

     耳際間又響起那嬌細的聲音,道:“那些鬼形怪人,大部是武林中的高手,被那冥嶽嶽主網羅手下,割去舌頭,服下迷藥,受她遣差,是以這般人個個都有着極好的武功……” 大愚隻聽得全身一顫,不自禁的合掌當胸,口喧一聲佛号。

     但聽那嬌細的聲音繼續說道:“你們快些把那姓方的移到一處隐密的地方去吧!那冥嶽嶽主雖然狡猾如狐,但她生性多疑,查不出真相,絕不緻胡亂出手,隻要能裝出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縱然有發覺,也漠然視之,啟動她的疑心,可保無事,我不宜再和你們交談了。

    ” 那聲音突然隐去,久久不再聽到。

     大愚禅師低聲對大道說道:“師弟可把這位方施主,護送回方丈室去。

    ” 大道應了一聲,帶着兩個少林僧侶,抱起奄奄一息的方兆南,急步而去。

     這時,那熄去的火炬,重行點燃,少林寺光耀如晝,一片通明。

     殘缺的羅漢陣,重又整排完全,百具以上的屍體,整齊的排列在羅漢陣前,肅煞的畫面中,泛生起一股悲壯凄涼之情。

     大愚禅師緩緩移動腳步,繞着那些屍體走了一周,目光移注到群僧臉上。

     每一個僧侶的臉上,都泛現出肅然的神色,沉痛中隐見莊嚴。

     大愚輕輕歎息一聲,閉上雙目,暗中運氣調息,準備再迎接一場慘烈的搏鬥。

     廣大的草坪中,雖然站滿了少林僧侶,但卻鴉雀無聲,聽不到一點聲息。

     大愚的焦慮心情,使他生出寸陰難度之感,好不容易鬥轉星移,過去了一個更次,仍不聞有何動靜。

     他緩緩的睜開眼睛,望望天色,不過才四更過後,距天亮還有一個更次左右。

     火炬閃耀下,忽然瞥見一條人影,疾如流星,直向群僧飛馳而來。

     大愚禅師暗暗的歎息一聲,忖道:“終于來了,這一戰,又不知将折傷多少少林寺弟子了……。

    ” 忖思之間,那疾奔而來的人影,已到丈餘處停下了腳步。

     大愚凝目望去,隻見來人一身黑色勁裝,背插長劍,遙遙抱拳作禮,朗聲說道:“大師父請了。

    ” 大愚慈眉一皺,單掌交胸答道:“施主有何見教?” 那人一聽大愚回答之言,緩步向前走來,直到相距三四步遠,才停了下來,目光一掃那排列的少林僧侶的屍體,突然一個長揖。

     大愚禅師豁然歎息一聲,道:“尊駕何人?” 那勁裝少年神态十分恭謹,垂首而立,恭恭敬敬的答道:“在下乃青城門下,弟子張雁,大師怎麼稱呼?” 大愚道:“老衲大愚,張施主連夜來此,有何見教?” 張雁道:“家師因練一爐靈丹,未克親赴泰山英雄大會,但對武林中形勢變幻,一直十分關心,近聞江湖上出現了一批行蹤可疑之人,晝夜趕來中原,家師爐火功行已滿,聞訊生疑,親率本派中十二弟子下山,一路追查到此,現在在貴寺門外,未得貴寺中人接迎,不敢擅闖……。

    ” 大愚輕輕歎道:“令師可是當今青城派的掌門之人青雲道長嗎?” 張雁道:“正是家師。

    ” 大愚歎道:“多年的故友了……。

    ” 他微微一頓,又道:“就請張施主上複令師,說我們少林寺正值空前大劫,強敵雖退,但極可能去而複返,老衲不便出寺迎接……。

    ” 張雁接道:“看貴寺傷亡累累,想必是大戰方過,晚輩就此上複家師,請命裁奪。

    ” 說完,也不容大愚禅師接口,立時轉身向前疾奔而去。

     大愚禅師原想讓他轉告青雲道長,早些離開這是非之地,免得惹火上身,那知那張雁不容話完,就轉身出去。

     在他的預想之中,少林寺羅漢陣難阻強敵,青城縱然出手相助,也不過是徒增傷亡而已。

     張雁去勢奇快,人影閃了幾閃,便已消失不見。

     片刻之後,入寺的大道上,出現了十數條人影,風馳電掣般,直奔過來。

     看來人的身法,就可知道這般人中,個個都有極佳的上乘輕功。

     當先一人,長蜀長袍,頭挽道髻,背插長劍,手執拂塵,仙風飄飄,正是青城派掌門人青雲道長。

     他目光一掠那排列的屍體,輕輕歎息一聲,道:“貧僧助拳來遲,心中甚是不安……。

    ” 大愚合掌接道:“有勞道兄鶴駕,老衲感銘五中。

    ” 青雲道長緩緩把目光移注到群僧排列的羅漢陣上,拂髯問道:“這可是貴寺中馳名的羅漢陣嗎?” 大愚道:“見笑道兄。

    ” 青雲道長道:“敵人想已為貴派逐退了?” 大愚沉吟了一陣,道:“強敵來勢淩厲,敝寺傷亡慘重,目下雖退,但甚可能去而複返。

    ” 青雲道長臉色一整,肅然說道:“大方道兄所召集的泰山大會,适因貧道煉丹爐中火候正緊,不克分身。

    未能親身趕往參加,指派了門下兩位成就最高的弟子,松風、松月趕往應命-----” 大愚道:“道兄兩位高足,可都回去了嗎?” 青雲道長道:“去如黃鶴,久無訊息,貧道為此,還派了門下精明弟子數十人,趕往泰山附近,尋訪兩人行蹤,近據弟子飛鴿傳訊,泰山附近,忽然而現了一群行蹤詭秘,奇裝異服的怪人,貧道雖已久不下山,但對江湖上的形勢變幻,始終不敢稍有疏察。

     這般人似是從未在江湖上出現過,因此引起了貧道的疑心,日夜推索此事,一日夜後又接得門下弟子飛鴿傳書,說這般奇裝異服的怪人晝伏夜行,算計行程,直對中嶽而來。

     貧道愈想愈覺事情不對,匆匆決定趕來中嶽一查究竟,行色過急,來不及召集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