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尕

關燈
着素喜走出了大帳房。

    昭鴿說:“強巴書記讓我給你說一下,醫療所原來的所長苗醫生提議你當所長,索愛院長又提議你當州醫院的副院長,州委已經通過啦。

    ”素喜說:“這個不重要,你們對重要的事怎麼不管?”昭鴿說:“你别急嘛,重要的事馬上就來啦,堅贊曼巴和眼鏡曼巴成為醫療所正式員工的事也已經定啦,主治醫師的待遇,工資從他們進入生别離山的那個月算起,也就是說欠下的要補發,好幾萬塊錢呢,這個月就能拿到錢。

    ”“噢呀,這個太好啦。

    我可不可以告訴他們?”“當然可以,強巴書記批的,我經手的,不會再有變化。

    ”素喜高興得轉身就走。

    梅朵說:“等等我,我也去。

    ”素喜愣了一下,又哦了一聲說:“好吧,反正你已經進去過,看在大明星的面子上,我就再違規一次。

    ”梅朵跟着去了,又像上次那樣,在素喜的宿舍換上了白大褂,戴上了護士帽和口罩,然後被素喜帶進了治療部。

     治療部母親的辦公室裡,一縷沉香和紫藤混合成的芬芳飄來蕩去,寬大的窗台上,兩溜兒花盆裡不分季節地開着粉色的繡球、黃色的金蓮花、雪青的鴿子花、白色的野芍藥、黑色的藜蘆花、紅色的景天花,牆上是彩色的藏醫經脈圖和藥寶标本畫,還有一幅堆繡的九鹿呈祥。

    梅朵推門進去時,母親正坐在祥鹿前的椅子上,仰起頭給一個站着的病人檢查脊背,她用一隻健全的大拇指從頸椎一直摁到腰部,又在兩邊的肩胛上使勁摁了摁,問道:“疼不疼?”病人一見梅朵,慌忙把堆在腰裡的襯衣和皮袍抱了起來。

    母親拿開他的手,讓皮袍重新耷拉着說:“疼不疼你說嘛。

    ”病人說:“疼。

    ”母親說:“疼就好,說明有知覺啦。

    這個地方呢?”又去摁壓他的胳膊和腋窩。

    病人說:“還是疼。

    ”母親松了口氣說:“把腰帶解開。

    ”病人趕緊穿好襯衣和皮袍,卻遲疑着不肯解腰帶。

    梅朵走過去,把手插到腰帶裡面,拉出塞進去的一頭,又抓住中間使勁一抖,腰帶嘩啦一下松脫了,皮袍前襟敞向了兩邊。

    梅朵說:“害羞的話就别看病啦。

    ”病人尴尬地望着自己緊包着腿的秋褲和露出褲腰的褲衩,小聲說:“你是誰?我沒見過呗。

    ”梅朵說:“我是新來的護士。

    ”又好奇地問,“褲子是什麼時候穿上的?”病人說,“我忘啦,苗醫生知道。

    ”母親說:“他們一住院就先發兩套内衣内褲,開始不習慣,現在都習慣啦,破了的話還會向醫生護士要,所以醫療所進藥品的同時還會進一些生活用品,内衣内褲啦,毛巾肥皂啦,牙膏牙刷啦。

    ”“那就跟沁多學校最初是一個樣子的。

    ”“還是不太一樣,你們那時是娃娃,來這裡的都是大人,得強迫命令才能适應。

    ”母親說着話,又檢查了病人的大腿、小腿和腳,用手幾乎觸到了每一個部位,尤其是腳掌,她讓他擡起來,自己蹲下身子,湊到眼皮底下看了又看,摸了又摸,說:“不錯,好幾個跟你一樣有足底慢性潰瘍的病人都好轉啦。

    ”最後拉他到用白布遮起來的隔離間,褪下他的内褲,檢查了屁股和生殖器,去水池邊洗了手,坐回到椅子上說:“好多啦,就照現在的辦法繼續用藥,如果沒有反複,半年以後就可以做康複前的查菌化驗啦。

    ”梅朵問:“他住院多長時間啦?”“五年零三個月,算是好轉得快的,有一批這樣的病人,我們前期用抗麻風化學藥物聯合治療,迅速控制住病情,後期用的是幾個藏醫藥的方子,加上王子茶的保健作用,效果很不錯。

    ”“現在病人是不是越來越少啦?”“比開始少多了,但也不會再少下去,原因是我們的治療還處于沒有定型的探索階段,一種治療辦法并不是對所有病患都有效果,加上每年都有從各處送來的新病人。

    最近我們又開始啟用了三段療法,先用活卡介苗和死麻風菌進行免疫治療,再用化學藥物聯合治療,然後用藏醫方法鞏固治療效果,但願很快能見到效果。

    ”“噢呀,我雖然不懂,但我知道就好比唱歌,越唱名堂越多,越唱越覺得唱得不好。

    ”“下一步我們還要開展植皮、矯正畸形、局部整容等項目,困難的是我們目前還沒有這方面的醫生。

    ”母親送病人出去,叮囑道,“你叫一下仁增。

    ”話音未落,門外就有人說:“來啦來啦。

    ”病人仁增看上去跟正常人沒什麼區别,但母親的檢查卻仔細得就像在顯微鏡下觀測細菌,完了說:“你不要着急,能不能出院,半個月以後就有結果。

    ”梅朵說:“我看他好好的,比一般人的皮膚都好。

    ”母親說:“活動性症狀已經完全消失,但皮膚塗片定時查菌的時間還沒到,第一次化驗和第二次化驗的間隔至少三個月,如果兩次化驗都是陰性,才算真正的臨床治愈。

    ”仁增走了。

    梅朵怕再有病人進來,趕緊說:“阿媽啦,說說你吧,你怎麼樣?”母親裹着梅朵送給她的綠頭巾,戴着大口罩,安詳地說:“你不是已經看見了嗎?我好着呢。

    還是說說家裡人吧。

    ”梅朵便摘掉自己的口罩,絮絮叨叨說起來,除了姥爺的去世,她把什麼都說到了,口氣平靜,神态甯和,沒有好不容易見了面的驚喜,沒有透徹心扉的思念,也沒有親人病魔纏身的悲傷,甚至都沒有一點點感慨不幸的苦澀,就好像她和母親從來沒有分别,一直都在一起,或者說她跟母親的聯系不是别的,而是一根隐形的臍帶,這根臍帶永遠不會斷裂,它使她們擁有了共同的呼吸、共同的思維和情緒,它取決于這樣一個事實:就算有這麼多人來生别離山看望母親,但梅朵仍然是唯一一個在母親得病後見過她的人。

    梅朵說着,突然笑了:“阿媽啦,有沒有一種辦法能讓我天天跟你在一起?有人說你是女菩薩,是不是我也必須是菩薩,生别離山才能對我敞開大門,随便進出?”正說着,素喜進來了:“你們光說苗姐姐是女菩薩,難道我不是嗎?”母親說:“哪有自封的菩薩?菩薩都是雪山大地封的。

    ”素喜說:“這個我相信。

    ”梅朵說:“我角巴爺爺說,給大家做好事受人尊敬的就是菩薩,這是不是說菩薩是人封的呢?”母親說:“噢呀,雪山大地就是人生活的地方嘛。

    ”素喜說:“梅朵你快去,你們的人喊你呢。

    苗姐姐我們也該吃飯啦,吃了飯看演出。

    ”“阿媽啦,我走啦。

    ”梅朵說着突然撲過去,抱住母親,把自己的臉貼了過去。

    母親沒有躲閃,就在兩張親人的臉貼在一起的瞬間,母親鼻子一酸,大朵大朵的眼淚綻放而出,整個世界都閃爍着水花花。

     黑夜就像一個布滿星星的大房子,它用除夕的溫馨和迎接新年的喜悅制造着圍牆,用風的軌迹和聲音的交響創建着頂棚。

    醫療所的院子裡,篝火點起來了。

    所有的醫護人員、所有的病人都圍在了篝火四周。

    他們戴着口罩和帽子,或者裹着頭巾,有秩序地坐在地上,就像一片海從無盡的遠方流淌而來,到了篝火邊就用燦爛的笑容戛然而止。

    可以想見,那些遠離光亮的、跟黑夜融為一體看不清面孔的,也是咧嘴憨笑,花朵一樣燦爛的。

    以亮堂為标志的舞台上,作為主持人的梁仁青正在報幕:《獻給生别離山的歌》。

    我們列隊來到篝火前,望着黑暗中的人群,望着我們的阿媽——我們并不刻意尋找她,我們看到的所有人,似乎都是我們的阿媽。

    素喜帶着幾個麻風病人走過來,給我們每個人挂上了哈達。

    我們唱起來: 誰能告訴我哈達為什麼是潔白的, 誰能告訴我太陽為什麼是金黃的, 阿爸告訴我有恩德它就潔白啦, 阿媽告訴我有慈悲它就金黃啦。

     呀拉索,慈悲的草原恩德的雪山, 呀拉索,我心中的淨地生别離山。

     之後的演出有洛洛和央金的男女聲二重唱,有我、洛洛、俄霞、嘎沙、尤狩、昭鴿的男聲小合唱,有梅朵、央金、梁仁青、熙絡、普赤、瓊吉的女聲小合唱,有嘎沙和熙絡的二重唱、我和梅朵的二重唱,有央金的獨唱、俄霞的獨唱、嘎沙的獨唱、尤狩的獨唱,伴奏是随意的,有紮木聶(六弦琴)、熱巴鼓、牛角胡、豎笛、吉他和唢呐,原先寄宿班的人多少都會一點樂器,何況根本就沒有人計較你演奏的水平怎麼樣。

    最後是梅朵的獨唱: 你來自阿尼瑪卿山的那邊, 那邊是白衣裙仙女的家園, 有了你才知道什麼叫朝拜。

     我一路匍匐聽着風的告誡: 來世的美好和今生的艱難, 都在一個雨雪交加的瞬間。

     歌聲讓所有人都站了起來:啊啧啧,這是人唱的嗎?天上的聲音來啦。

    除夕夜的篝火晚會似乎這才開始,我們一起唱起來,跳起來,所有的麻風病人、所有的醫護人員都唱起來,跳起來: 太陽落山我走過遼闊的草原, 看到一個姑娘在清清的河邊, 我問她跟我走需要什麼條件? 她說給我一眼不幹涸的山泉, 她說給我一片格薩爾的草原。

     美麗善良的姑娘聽我好好說: 我擁有的是一生清澈的心泉, 我走過的都是格薩爾的草原。

     歡樂的歌舞持續到淩晨,安靜的守歲開始了。

    病人們和醫護人員都走進了醫療所。

    我們來到大帳房裡,坐在潔白的羊毛氈上,喝着酥油茶,說了一會兒話。

    梅朵說:“明天還有演出,眯一會兒的要哩。

    ”說着一歪身子就睡了。

    大家也都打起了哈欠,順勢躺下,并不在乎誰挨着誰,帳房和房屋的區别也許就在于你其實并沒有把自己交給床鋪,而是交給了大地,所以就可以坦蕩無邪,兩大無猜。

    一覺睡到太陽出來,果果早已等在門口,帶着大家去素喜的宿舍洗漱,還沒結束,醫療所食堂的師傅就把早餐端進了大帳房,是幾大盤羊肉餃子。

    梅朵高興地說:“還有這麼多辣子和醋,肯定是阿媽讓拿來的,她知道我喜歡酸辣。

    ”飯後,醫療所所長素喜和果果帶着我們驅車走向了原野。

    我們一路颠簸,單純而無涯的雪色似乎消失了所有的目标,平滑的積雪下面,暗藏的坎坷就像堅硬的水浪。

    突然大地又變成了海綿,軟軟地陷落着車輪,中型轎車哼哧哼哧地搖晃着。

    許多人從前面走來,托着哈達就像托着地平線,緩波起伏。

    新營地的人都來了,他們知道生别離山的冬日裡要飛來遠方的百靈鳥,卻不知道一下子來了這麼多。

    他們唱着走來,跳着走來,好像他們才是來演唱的。

    新年初一的聯歡會就在我們的車自動熄火的地方開始了。

    不敬青稞酒,也不敬酥油茶,他們隻有歌聲和舞蹈,隻有哈達和鞠躬,意思是可不要把病魔傳染給人家。

    他們已是一群承認自己患上了痼疾卻再也不會自卑自憐、自暴自棄的人。

    新營地的頭人紮西說:“昨夜夢見的花朵,變成了從遠方走來的客人,這個新年的吉祥是人世上沒有的,怪不得生别離山的空氣裡有牛糞火的溫度,紮西德勒。

    ”大家都說着紮西德勒,接着就開始唱歌跳舞。

    先是一起唱一起跳,然後才是我們的表演,我們沒有重複昨夜的歌曲,梅朵、洛洛、央金、俄霞、嘎沙這幾個骨幹似乎有唱不完的新歌。

    晚上,我們又一次在雪窩子裡睡覺。

    熙絡已經沒有了害羞和拘謹,大大方方地跟嘎沙一起挖着雪窩子。

    素喜是第一次在雪野裡過夜,期待着又擔憂着:“不會凍死我吧?”梅朵說:“那就看果果對你好不好啦。

    ” 第二天,我們又驅車走向老營地。

    窪地那邊,雪山孤起的地方,沖積扇如同大地的袍襟,在風中抖顫。

    雪光以更強勢的力量沖天而上,逼退了陽光的斜灑,讓白色的寒冷左右了我們的呼吸和肌膚的感覺,都好像沒穿衣服,臉面被冰塊摩擦着,氣息一離開人體就變成了硬生生的冰淩。

    老營地的人都來了,包括老态龍鐘的頭人倉木決。

    他是被人扶着的,行走已經很不方便,但臉面卻無比地光亮而生動,笑容燦爛得就像露珠滾滾的格桑花,似乎整個人體的活力都從下面攀援而升,竭盡所有來到了眉眼之間。

    他說:“我早就知道最後一個新年裡有送的人有接的人,就是沒想到來接我的人這麼多。

    ”素喜說:“他老啦,糊塗啦,見了醫療所的人也說是來接他的人。

    ”梅朵說:“爺爺啦,你怎麼說是最後一個新年?你的新年還有一百個。

    ”倉木決說:“那是下一世的新年吧?不是一百個,是一千個。

    ”洛洛說:“老人家,像你這樣有福氣的人,下一世一定會在天上吧?”倉木決指了指頭頂,十分肯定地說:“噢呀。

    ”素喜說:“一個麻風病人的福氣就是二十歲得病,三十歲掉鼻子,三十五歲掉手,卻會奇迹般地自動康複,然後活到将近九十歲還能欣賞你們的歌舞。

    ”梅朵說:“那就唱起來吧。

    ”大家說:“拉索。

    ”首先唱起來的是央金: 如果你想尋找愛情,就來我的家鄉, 我家鄉的姑娘,送你一個金色嘎烏, 它是保佑你的靈物,請你好好收藏。

     洛洛、俄霞和嘎沙唱起來: 如果你想尋找仇恨,就去别的地方, 那裡有前世的冤家和朗達瑪的帳房, 到處是悲哀的哭叫,草原一片荒涼。

     幾個已經痊愈卻身帶殘疾的牧人走過來,給所有客人挂上了哈達。

    又有幾個一直生活在麻風病人的老營地卻始終沒被傳染的健康人走過來,給來客獻上了自釀的青稞酒。

    素喜做表率似的首先接過酒碗喝了一口。

    所有人都接過酒碗喝了一口。

    立刻有牧人拿着銅壺過來添酒,添了兩次,又喝了兩口。

    梅朵說:“一口成仇,三口成親,我們已經是親人般的朋友啦,請大家跟我們一起唱一起跳,我們是雪山的晶瑩,我們是冬天的溫暖,我們是最美麗的女人,我們是最英俊的男人。

    ”大家唱的唱,跳的跳,主人和客人都沉浸在新年的歡樂中,忘掉了一切。

     如果你想尋找吉祥,就來生别離山, 這裡有茂盛的王子草和最肥的牛羊, 虔誠的膜拜者沐浴着最燦爛的陽光。

     有人驚喜地喊起來:“他去啦,他去啦。

    ”大家繼續唱道: 如果你想尋找善良,就來草原牧場, 跟着勇敢的騎手沿着長河溯流而上, 你會看到我們的善良就像水浪一樣。

     又有人說:“倉木決笑啦,倉木決走啦。

    ”大家都說:“噢呀,走啦。

    ”倉木決就像哲人一樣預言了自己:這是他的最後一個新年,牧人們是送他走的,我們是來接他去的——用歌舞與歡樂接送,用祈禱與祝福接送。

    這麼多接送的人,都環繞着去世的倉木決跳起了舞,甩開袍袖,揚起腿腳,越來越激越奔放,越來越潇灑豪邁。

    梅朵帶着我們一直唱着,誰能想到,我們的新年歌舞,竟是為了送走一個飽經滄桑、罹患病難卻幸福長壽的老人: 如果你想尋找悲傷,就來我的家鄉, 歌謠告訴你悲傷是思念逝去的以往, 一旦沒有了眷戀,你就能走向天堂。

     我們唱着歌,把生别離山老營地的頭人倉木決送去了安葬的雪山,又在雪窩子和汽車裡住了一宿,然後返回醫療所,吃了頓飯,便離别而去。

    洛洛在車上又開始編曲編詞,他說這首歌的名字就叫《生别離山,我們還會再來》。

    梅朵唱起來: 阿媽啦的生别離山上有一朵雪蓮花, 是雪山大地種的花,人間天上的花, 她四季綻放,在我們心裡芬芳吐香…… 父親比我們早一天回到州上,也就早一天知道瓊吉的托福成績出來了,是設計研究院的韓樸打電話告訴他的。

    韓樸已是副院長,每年春節都會來家中給姥爺姥姥拜年,現在姥爺不在了,他就更不能落下了。

    姥姥拿出一封昨天收到的信問他要不要緊,他一看就說太要緊啦。

    父親請大家去仁欽康吃飯,飯間說:“你們明天就回吧,這個春節姥姥一個人帶着嘎嘎,太冷清啦,她還不知道你們為什麼都來草原過年。

    ”梅朵說:“她好像猜到了吧?說是你們過完了十五再回來。

    ”父親又說起韓樸的電話,瓊吉跳起來問:“我考上了沒?”父親說:“我忘了問結果。

    ”“怎麼可能?”瓊吉瞪着父親,沉下臉來說,“那就是沒考上。

    ”父親說:“考沒考上請央金和梅朵用歌聲告訴你,如果是悲傷的歌就是沒考上,如果是歡樂的歌就是考上啦。

    ”央金和梅朵唱起來,一開口就歡樂無比: 喜歡假裝的姑娘, 你忠實的眼睛已經告訴我啦, 你讓我騎上南山的駿馬, 和太陽一起來到你家。

     可是我家在阿尼瑪卿以北, 騎錯了駿馬怎麼辦? 可是我的路途遙遙遠遠, 天黑才能到達怎麼辦? 其他人鼓掌,會唱的都跟着唱起來: 喜歡害羞的姑娘, 你喘息的聲音已經告訴我啦, 你讓我帶上阿媽織的白氆氇, 再帶上阿爸做的花靴子。

     可是我的阿媽已經老啦, 織不動白氆氇怎麼辦? 可是我的阿爸放牛去啦, 做不了花靴子怎麼辦? 不會歌詞的開始吟唱,是中音和低音的和聲。

    父親沮喪地說:“這麼好聽的歌我怎麼不會唱?”梅朵說:“等苗苗阿媽回來,讓她教你。

    ”父親點點頭:“噢呀。

    ” 思念着我的姑娘, 那飛來的大雁已經告訴我啦, 我要再不動身趕路, 你悲傷的眼淚就淌成河啦。

     發誓嫁我的姑娘, 那飄來的雲朵已經告訴我啦, 你不在乎我的一貧如洗, 你愛我就像魚愛河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