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兩情之間
關燈
小
中
大
任何一個人,當他一旦處于逆境中的時候,他就會懷念過去的輝煌歲月;相反的,當這個人一接觸到美好而又甜蜜生活的時候,絕少有再提到過去那些不如意的糗事,因為一提到過去的不如意,就怕破壞了眼前的美感。
而玉柱子卻是與衆不同,他不提他的身世,卻盡說些令人驚歎又擔怕的過去。
一天的熱鬧,似乎已成過去,“迎賓客店”後院的雅房中,鋪者細紅絨桌巾的大桌子上,一對兩尺高,手臂粗的喜燭,正熊熊的燃燒着,桌面中間,還放了四隻高腳盤子,盤中放的是四色細點,顔色不一,取其“春夏秋冬四季平安”的意思,一隻翡翠小酒壺,加上兩隻拇指大小的翠玉酒杯,讓人看了,還真覺得很夠情調。
二更剛到,桌旁坐的劉蓮姑娘,與心頭像小鹿踢彈一般的玉柱子,兩人相對互望,略略大方的劉蓮姑娘,眨動一雙醉人的俏眼,凝望着面前的玉柱子,她已經就這麼的看了半個時辰,可是好像看不夠的樣子。
而玉柱子望着桌邊,心早已不知吓跑到什麼地方了。
别看玉柱子六尺多高的身材,黑紅泛亮的皮膚,動起手來,殺人不眨眼,可是對女孩子,這可是有生以來頭一遭,雖說與劉蓮姑娘已有投懷之情,但總歸隻是“安慰的成份多于真情的流露”,如今一旦變成事實,自然就有些手足無措。
怎麼辦?怎麼辦? 玉柱子在心中呐喊,因為他真的不知道如何“下手”了。
實際上,玉柱子心裡着實感到好苦,像這種男女間的事,在事前都會有父母的指導,有了指導,才能順理成章的跨玉馬,登玉山,而後過愛河。
而玉柱子卻是無此“福份”,看樣子,隻有全憑自己騎瞎馬,去摸索了,而這種事,即使女方知道,也不會大膽的“痛下殺手”以表“老練”,這會引起男方的疑心與懼怕,而劉蓮姑娘,更是不敢“自告奮勇”,去充當先鋒,因為她是來自“海棠春院”,那可不是個光彩的地方。
雖說劉蓮姑娘不能充當先鋒,但她還是落落大方的淺淺一笑,伸出白玉般纖纖十指,把桌子上的翡翠酒壺取過來,溫柔的先給玉柱子斟滿一杯,然後又自己斟上一杯。
杯不大,但酒卻香醇。
看到劉蓮舉起酒杯,玉柱子急忙跟進。
他動作急快,眼看在禮讓以後,就要往口中送,卻見劉蓮姑娘忙搖頭。
玉柱子一怔,劉蓮姑娘已把自己手中的酒,送到玉柱子嘴邊。
頭向後一仰,玉柱子急忙說:“你别客氣,我喝自己的酒。
” 劉蓮姑娘淺笑一聲,一手用絲巾捂住嘴,卻并未收回送到玉柱子口邊的酒。
玉柱子自覺有些不對勁,隻好伸手去接劉蓮姑娘手中的酒。
輕輕一躲,劉蓮仍是把酒杯送往玉柱子口邊。
看了這種情況,玉柱子隻好一閉眼,張口就把劉蓮姑娘手中的酒喝了個精光,差一點沒有把那隻拇指大的小玉杯吞下肚裡。
于是,劉蓮姑娘放下酒杯,拿眼瞟着玉柱子面前的酒。
玉柱子“噢”了一聲,拿起酒杯,又要喝,卻見劉蓮姑娘一把握住玉柱子的手臂,翹起小嘴。
玉柱子臉一紅,福至心靈的,把一杯酒送到劉蓮姑娘的唇邊。
舐了一下玉柱子手中的酒,劉蓮姑娘粉臉微紅,赧赧的低下頭去。
蓋頭也掀了,交杯酒也喝了。
到了這個時候,兩個人才又相互不時的會心一笑。
玉柱子沒話找話說,輕輕幹咳了一聲,低聲說:“姑娘委身我玉柱子,總該想知道一些我的過去吧?閑着沒事,我慢慢說給你聽,如何?” 搖搖頭,劉蓮姑娘這才開口,說:“想聽,往後有的是時間,我現在好累,想早點安歇。
” 聽起來似乎是軟釘子,但卻使玉柱子心頭暖暖的。
于是兩人攜手起身,劉蓮的嬌軀,在玉柱子有力的兩手挽扶下,款步移向床前。
于是,紅羅帳垂下來,兩個人就鑽進一個厚厚的大棉被中,玉柱子有生以來,第一次發覺棉被是那麼溫柔,那麼暖和,因為他懷裡還抱着一位柔似水而熱如火的劉蓮姑娘,西河鎮上的花魁女。
于是,玉柱子另一次的搏鬥,開始了。
微微的,但聽“嘤咛”一聲,好半晌,才又聽到劉蓮姑娘喘息的道:“你真像是一頭蠻牛。
” 而玉柱子卻打心裡呼叫着豎起白旗,因為他是鋼,他被劉蓮熱情的火焰所熔化,豈有不投降的道理? 終于,桌上有一對蠟燭成了煙與灰,煙飄向了空中,袅繞在飄飄欲仙的玉柱子與劉蓮的四周,而灰燼,卻殘留在桌上,遙對着羅帳内的“混亂”世界。
這一切,都是上天的傑作,隻是這一對傑作被上天刻意的美化罷了。
第二天一大早,西河鎮上已開始謠言四起,大家一緻肯定的說:“南堂崗的大決鬥中,長江水幫與英山幫的人,俱已同歸于盡。
”卻把插手管這檔子事的玉柱子隻字不提,就好像沒有玉柱子這個人似的。
于是,在一次寒雪初降後的早晨,迎賓客店的店門外,忽然拴住了兩匹馬,一匹是玉柱子的踏雪無痕千裡馬,另一匹卻是全身淨白,不帶一點雜毛的玉雪良駒。
兩馬雙鞍齊備,一應行李,全都捆在馬背上,就連那隻猴子,也早已蹲坐在玉柱子的馬背上,不停地東張西望。
雪是停了,但屋頂上的雪還沒有化完,就在片片烏雲交錯而過的時候,可愛的冬陽,似是要找機會從雲縫中掉下來似的,偶爾會灑下一絲銳芒,卻是那麼的刺眼。
玉柱子完全換了個人似的,幾天沒有吃苦受累曬太陽了,反而在變白,變得更潇灑。
其實玉柱子乃小王爺出身,小時候生長在王府中,早就是金枝玉葉,皮膚白嫩,隻是後來才磨練成那副黑紅粗壯的身段,如今才隻養尊處優幾天的功夫,就已有了極大的變化,當然這并不足為奇了。
玉柱子高大的身材,在迎賓客店門口一站,直如天神一般,隻見他頭戴一頂虎皮拖肩帽子,身上披了一件白緞子繡着蓮花的披風,龍泉寶劍挂在腰上,露出那個并不起眼的劍把,隻是劍上的緞穗,已由劉蓮姑娘換成了新的,顯得燦爛美觀,腳上蹬了一雙鹿皮翻毛快靴,英氣煥發的同等在店門外送行的人打招呼。
于是,熱鬧的場面又開始了,一大患挂在店門外的鞭炮,也開始響個不停。
于是,就在這鞭炮聲中,隻見黃影一閃,那隻猴子,吱吱的鑽入玉柱子懷裡,而同時間,劉蓮姑娘飄飄然的也出現在店門外,人聲鼎沸,有的還拍手叫好。
隻見劉蓮姑娘,全身上下一片粉白,又是她第一次與玉柱子相會時的裝扮,隻是外面也罩了一件與玉柱子相同的上繡蓮花的披風。
人群中有人高聲叫:“玉柱子,快放下那隻猴子,把自己的美妻抱起來!” 玉柱子似
而玉柱子卻是與衆不同,他不提他的身世,卻盡說些令人驚歎又擔怕的過去。
一天的熱鬧,似乎已成過去,“迎賓客店”後院的雅房中,鋪者細紅絨桌巾的大桌子上,一對兩尺高,手臂粗的喜燭,正熊熊的燃燒着,桌面中間,還放了四隻高腳盤子,盤中放的是四色細點,顔色不一,取其“春夏秋冬四季平安”的意思,一隻翡翠小酒壺,加上兩隻拇指大小的翠玉酒杯,讓人看了,還真覺得很夠情調。
二更剛到,桌旁坐的劉蓮姑娘,與心頭像小鹿踢彈一般的玉柱子,兩人相對互望,略略大方的劉蓮姑娘,眨動一雙醉人的俏眼,凝望着面前的玉柱子,她已經就這麼的看了半個時辰,可是好像看不夠的樣子。
而玉柱子望着桌邊,心早已不知吓跑到什麼地方了。
别看玉柱子六尺多高的身材,黑紅泛亮的皮膚,動起手來,殺人不眨眼,可是對女孩子,這可是有生以來頭一遭,雖說與劉蓮姑娘已有投懷之情,但總歸隻是“安慰的成份多于真情的流露”,如今一旦變成事實,自然就有些手足無措。
怎麼辦?怎麼辦? 玉柱子在心中呐喊,因為他真的不知道如何“下手”了。
實際上,玉柱子心裡着實感到好苦,像這種男女間的事,在事前都會有父母的指導,有了指導,才能順理成章的跨玉馬,登玉山,而後過愛河。
而玉柱子卻是無此“福份”,看樣子,隻有全憑自己騎瞎馬,去摸索了,而這種事,即使女方知道,也不會大膽的“痛下殺手”以表“老練”,這會引起男方的疑心與懼怕,而劉蓮姑娘,更是不敢“自告奮勇”,去充當先鋒,因為她是來自“海棠春院”,那可不是個光彩的地方。
雖說劉蓮姑娘不能充當先鋒,但她還是落落大方的淺淺一笑,伸出白玉般纖纖十指,把桌子上的翡翠酒壺取過來,溫柔的先給玉柱子斟滿一杯,然後又自己斟上一杯。
杯不大,但酒卻香醇。
看到劉蓮舉起酒杯,玉柱子急忙跟進。
他動作急快,眼看在禮讓以後,就要往口中送,卻見劉蓮姑娘忙搖頭。
玉柱子一怔,劉蓮姑娘已把自己手中的酒,送到玉柱子嘴邊。
頭向後一仰,玉柱子急忙說:“你别客氣,我喝自己的酒。
” 劉蓮姑娘淺笑一聲,一手用絲巾捂住嘴,卻并未收回送到玉柱子口邊的酒。
玉柱子自覺有些不對勁,隻好伸手去接劉蓮姑娘手中的酒。
輕輕一躲,劉蓮仍是把酒杯送往玉柱子口邊。
看了這種情況,玉柱子隻好一閉眼,張口就把劉蓮姑娘手中的酒喝了個精光,差一點沒有把那隻拇指大的小玉杯吞下肚裡。
于是,劉蓮姑娘放下酒杯,拿眼瞟着玉柱子面前的酒。
玉柱子“噢”了一聲,拿起酒杯,又要喝,卻見劉蓮姑娘一把握住玉柱子的手臂,翹起小嘴。
玉柱子臉一紅,福至心靈的,把一杯酒送到劉蓮姑娘的唇邊。
舐了一下玉柱子手中的酒,劉蓮姑娘粉臉微紅,赧赧的低下頭去。
蓋頭也掀了,交杯酒也喝了。
到了這個時候,兩個人才又相互不時的會心一笑。
玉柱子沒話找話說,輕輕幹咳了一聲,低聲說:“姑娘委身我玉柱子,總該想知道一些我的過去吧?閑着沒事,我慢慢說給你聽,如何?” 搖搖頭,劉蓮姑娘這才開口,說:“想聽,往後有的是時間,我現在好累,想早點安歇。
” 聽起來似乎是軟釘子,但卻使玉柱子心頭暖暖的。
于是兩人攜手起身,劉蓮的嬌軀,在玉柱子有力的兩手挽扶下,款步移向床前。
于是,紅羅帳垂下來,兩個人就鑽進一個厚厚的大棉被中,玉柱子有生以來,第一次發覺棉被是那麼溫柔,那麼暖和,因為他懷裡還抱着一位柔似水而熱如火的劉蓮姑娘,西河鎮上的花魁女。
于是,玉柱子另一次的搏鬥,開始了。
微微的,但聽“嘤咛”一聲,好半晌,才又聽到劉蓮姑娘喘息的道:“你真像是一頭蠻牛。
” 而玉柱子卻打心裡呼叫着豎起白旗,因為他是鋼,他被劉蓮熱情的火焰所熔化,豈有不投降的道理? 終于,桌上有一對蠟燭成了煙與灰,煙飄向了空中,袅繞在飄飄欲仙的玉柱子與劉蓮的四周,而灰燼,卻殘留在桌上,遙對着羅帳内的“混亂”世界。
這一切,都是上天的傑作,隻是這一對傑作被上天刻意的美化罷了。
第二天一大早,西河鎮上已開始謠言四起,大家一緻肯定的說:“南堂崗的大決鬥中,長江水幫與英山幫的人,俱已同歸于盡。
”卻把插手管這檔子事的玉柱子隻字不提,就好像沒有玉柱子這個人似的。
于是,在一次寒雪初降後的早晨,迎賓客店的店門外,忽然拴住了兩匹馬,一匹是玉柱子的踏雪無痕千裡馬,另一匹卻是全身淨白,不帶一點雜毛的玉雪良駒。
兩馬雙鞍齊備,一應行李,全都捆在馬背上,就連那隻猴子,也早已蹲坐在玉柱子的馬背上,不停地東張西望。
雪是停了,但屋頂上的雪還沒有化完,就在片片烏雲交錯而過的時候,可愛的冬陽,似是要找機會從雲縫中掉下來似的,偶爾會灑下一絲銳芒,卻是那麼的刺眼。
玉柱子完全換了個人似的,幾天沒有吃苦受累曬太陽了,反而在變白,變得更潇灑。
其實玉柱子乃小王爺出身,小時候生長在王府中,早就是金枝玉葉,皮膚白嫩,隻是後來才磨練成那副黑紅粗壯的身段,如今才隻養尊處優幾天的功夫,就已有了極大的變化,當然這并不足為奇了。
玉柱子高大的身材,在迎賓客店門口一站,直如天神一般,隻見他頭戴一頂虎皮拖肩帽子,身上披了一件白緞子繡着蓮花的披風,龍泉寶劍挂在腰上,露出那個并不起眼的劍把,隻是劍上的緞穗,已由劉蓮姑娘換成了新的,顯得燦爛美觀,腳上蹬了一雙鹿皮翻毛快靴,英氣煥發的同等在店門外送行的人打招呼。
于是,熱鬧的場面又開始了,一大患挂在店門外的鞭炮,也開始響個不停。
于是,就在這鞭炮聲中,隻見黃影一閃,那隻猴子,吱吱的鑽入玉柱子懷裡,而同時間,劉蓮姑娘飄飄然的也出現在店門外,人聲鼎沸,有的還拍手叫好。
隻見劉蓮姑娘,全身上下一片粉白,又是她第一次與玉柱子相會時的裝扮,隻是外面也罩了一件與玉柱子相同的上繡蓮花的披風。
人群中有人高聲叫:“玉柱子,快放下那隻猴子,把自己的美妻抱起來!” 玉柱子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