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龍泉寶劍

關燈
甚至要自己為他重修廟宇之類的要求,大不了讓自己稱他一句師父,拜在他的門下而已。

     然而這些想法,卻大錯特錯而謬之千裡以外。

     突然,老和尚雙目冷芒逼視,右手打着佛号,口中一聲震耳的“阿彌陀佛”!緩緩而又有力的,說:“一不殺忠臣義士,二不殺老弱婦孺,三不殺無辜蒼生。

    ” 老和尚話一落,人已飄然消失在廟門中。

     就聽“啪”的一聲,廟門也關了起來。

     玉柱子怔在當場,他再也想不到老和尚會有這三件事的要求,他難道忘了我是個身負血海深仇的人嗎? 蹄聲“得得”,驚醒了玉柱子的沉思。

     隻見小和尚手牽着他那匹雪蹄棗紅大馬,馬屁股上蹲着那頭猴子。

     缰繩交在玉柱子手上,小和尚打個稽首,說:“施主你多珍重。

    ” 玉柱子一把拉住小和尚,急急問:“小師傅,有件事我不明白,望你指點。

    ” 也不等小和尚有何表示,立即又道:“據在下猜測,這把寶劍,必為貴寺鎮寺之物。

    ” 小和尚看也不看那寶劍一眼,隻輕“嗯”一聲。

     于是,玉柱子正色地道:“既是鎮寺之物,何以輕易贈人?又為什麼贈與在下?” 小和尚一聽,木然的說:“實不相瞞施主,這東西在前幾日夜裡,就有了響聲,我師父也曾為此垂淚。

    ”說着面露戚苦,唏噓說着面露戚苦,不勝唏噓之感的又道:“格于上幾代師祖們的遺言,當此物震動的時候,也是它要出世的征兆,必須在七日内送出第一個騎馬來寺之人,否則必禍連本寺,而施主你,卻正是第一個策馬而來的第一人。

    ” 玉柱子一聽,簡直就不敢相信,但事實擺在眼前。

     突又聽小和尚說:“昨夜聞施主背負血海深仇,小僧十分同情,隻是小僧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 “說吧!我在聽着。

    ” “為人者應持有憎其罪,而不憎其人的觀念,因為罪是人們過失的促成,但人,卻是天地精英的造化,是上蒼的傑作,故上天有好生之得。

    ” 微微一窒,小和尚又道:“施主昨夜所表現的威猛武功,小僧甚感佩服,如今再加上神器在手,如虎添翼,放眼江湖,難有出你敵手者,唯望施主,不可違天,後福就無窮了。

    ” 又見小和尚打了個稽首,轉身疾步走向寺門。

     于是,玉柱子真的迷惘了,迷惘得不知所措,連一個十六七歲的小和尚,都能說出玄機與人生道理,可見這小小的寺廟中,那白髯飄逸的老和尚,必然是有道高僧了。

     其實,他哪裡知道,這個老和尚,正是當年中原四僧五道中的四僧之首,大智禅師。

     有道是“廟不在大小,心誠則靈。

    ” 于是,玉柱子在一念及此的同時,立刻雙膝跪在廟門外,一連磕了三個頭,這才起身高聲道:“天可憐見,我玉柱子報完滅門大仇之後,如留得殘軀在,必奉此寶物,使其物歸原主。

    ” 他這裡上馬馳去,寺廟中卻發出一聲深長的浩歎:“孽障!” 有如一片浮萍,随波逐流不停的流,直流人大海,陷入滾滾浪濤裡。

     玉柱子在這茫茫的江湖上,正如這片浮萍,他不知道他的根會長在何處,在他的心念中,北方,北方似乎是他應去的地方,在那兒,也許會極快的找到或打聽到那個可惡的“麗貴人”下落。

     西河鎮,實際上是長江的一條支流,它位于長江西面,而西河鎮卻是在這西河與大别山最東邊之間的地方,西河鎮北去桐城,已不過一日腳程。

     初冬時節,沿着官道兩旁的樹林,葉子枯黃,大部分已散落在樹下面,然後就等着酷寒的西北風,加以清除。

     玉柱子策馬緩行,而心事重重,夜色将臨,群鴉歸林的時候,他已來到這個西河鎮,也許是此處也是一個不大不小的水旱碼頭,在這夜幕即将低垂的時候,鎮上飯店生意,特别熱鬧,而茶樓酒肆,更是熱鬧非凡,這些景象,比之九江七丈峰前的小鎮來,風味上就不大相同。

     因為這裡除了茶樓飯莊之外,鎮上尚有說書唱戲的,甚至還有一家名為海棠的勾欄院。

     看了這種情形,玉柱子頓覺有一股陌生之感,也許是不習慣,甚至由于年輕,由于江湖閱曆不夠的關系,他無需擺出他小王爺的身份。

     馬是寶馬,劍是神器,然而玉柱子的那身打扮,以及他所帶在身邊那頭猴子,使人看來,有着不相稱又難以相配的感覺,他的那身衣裳,誰都會看得出,他是個打獵的,尤其加上那頭火眼金睛不停的亂眨眼的猴子,更讓人無可置疑。

     也不過走入西河鎮不久,迎面就有一店夥計打扮的年輕人,擋住玉柱子的去路,妖媚地笑着說:“客官,你路上辛苦,小店有上好的酒菜,幹淨的房間,招待又周到,你看正廳上那塊匾‘賓至如歸’,住下來你就知道了。

    ” 玉柱子木然的擡頭望去,店門外挂了一塊紅木金字招牌,清晰的寫了鬥大四個字:“迎賓客店”。

     玉柱子一看再看,雙眉緊皺的問:“看樣子還是不錯,隻是我這匹馬又如何安排?” 嘻嘻一笑,店夥計立即道:“客官,這你就别操心,我們迎賓客店在這鎮頭上,設有專用馬廄,更有專人照料,保準把你這匹馬,侍候得服服貼貼。

    ” 玉柱子一聽,咧嘴一笑,翻身落下馬來。

     就聽夥計高聲大叫道:“有客住店,拴馬搬東西啦!”那聲音嘹亮,有如唱野台戲的大花臉。

     絲缰交給那店夥計,玉柱子一手握着龍泉寶劍,一手拉着猴子,轉身往店中走去。

     迎面,從店裡應着聲,奔出兩名小二。

     就見這二人還真夠利落的,快手快腳,把馬鞍解下,連同玉柱子的小行李,往肩上一扛,三步兩腳的,就跟在玉柱子身後而去,另一個店小二,哈腰用力拉着絲缰,直往鎮頭而去。

     跟着店夥計,玉柱子走人後院廂房,就在最裡邊的一間住下。

     隻見這個房間,明窗淨椅,床鋪清爽,棉被幹淨,椅子兩把,分放在一張方桌兩面,桌面上還放了一盒臘梅盆景,算是點綴一些高雅氣氛。

     看到盆景,玉柱子回憶到小時候王府中的生活,因為王府中就有很多這種盆栽。

     有了親切感,玉柱子臉色微現笑意。

     這情形看在店夥計眼裡,就知道客官滿意。

     其實做客店夥計的,每日迎進送出,什麼樣的臉色不清楚?又什麼樣的客人沒見過?像玉柱子這種模樣,一舉手一投足,店夥計就知道他是個新出道的。

     雪白的茶杯翻個身,提起鑲花的景德鎮瓷壺,滿滿的為玉柱子斟了一杯茶,雙手捧到玉柱子面前,說:“客官,你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