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年輪

關燈
針竟在那顆牙上生生鑽了個洞! 華年手一緊,按住針頭針尾,直接把它扣成了個鐵扣,然後一伸指,就在那少年頭上截下了截頭發,把那顆牙齒系成一根鍊子,拍放在那少年面前桌上。

     少年本已驚呆,又不甘受制于人,猶待掙紮。

     華年淡淡道:"這針是你娘借來的,我剛才縫你皮肉上的傷口用過,後來你娘又用它縫了你的衣裳。

    " "你們這幫小混賬,不是很想挂一枚狼牙在脖子上來炫耀嗎?那挂上你自己一顆狗齒吧,也算紀念。

    " 那少年神色暴怒起來。

     華年卻一語斬截:"你給我省省。

    信不信,你隻要再有一句出言不遜,我有本事立時剝了你的褲子,連小衣都不留,拖着你的那條受傷的狗腿,讓你牙磕着地,走遍你打江山的這片街區。

    你不是要拼碼頭嗎?那我讓你先亮亮你的榔頭。

    我有本事讓你一輩子在這裡擡不起頭來!" 少年本已失血的臉這時更不由白了白。

    他們這時坐在一個小飯攤上。

     華年忽冷喝道:"吃飯!" 他在少年面前放好了一雙筷。

     隻有兩碟菜:一碟白菜,一碟鹽水花生,還有一大碗泡了開水的冷飯。

     少年是流着淚把飯吃下去的。

     從來沒有人敢這麼管教過他,他有生以來也頭一次面對别人這樣的嚴厲。

    可不知怎麼,這嚴厲卻讓他感到一絲……安全。

     在那男人帶給他的巨大恐慌中的,卻渾雜着一點、讓他羞憤交加的、"安全"。

     他吃完了就被扔在床上,睡了。

    華年卻走出那個小店。

    天已經黑了,路上的雪冒着黑黑的寒氣,這裡是城南,離那條血拼的街道已有很遠。

     本是個有點荒涼的地界,可轉過街角,沒有房屋的空地上,一輛馬車旁邊挂着一盞馬頭燈,在那兒等着。

     華年怔了怔:"你還沒走?" "我還沒有謝謝你。

    " 華年笑了笑:"謝什麼,你就是不在,我看到了也多半要管的。

    " 他眼角劃過了細細的皺紋,不知怎麼,這皺紋給那燈下的女人看着,讓她覺出了一點信任與安全。

    所以她能用柔啞的聲音說:"原來你行俠仗義,都跟我們這些寡婦弱女無關?" 她的唇角現出一點笑紋。

     華年看着她:她是不算年輕了,她的臉也不再是清皎冰潔的百合花瓣。

    馬頭燈黃黃地揉着她的臉,讓她臉上的皺紋淺淺複淺淺,有一種複瓣疊枝的美,像晚秋的菊落在霜華上的影子,直如描畫,但實在自然。

     華年忽有了一種一個成年男人遇到了一個成年女人的那種感覺,一個懶于故事的人遇到了一個真有故事的女人的那種感覺。

     他的心被輕輕撩撥了。

     那女人低聲一笑:"我可不可以,請你喝酒?" 酒是這個年紀才能品出味道的東西。

    不是少年,少年喝酒是為了給人看。

    這個年紀的酒,滋味有如聽一場訴說。

     所以他們面前多出了幾盞酒—— 市酒、玫瑰重升、開遠的雜果酒、楊林肥酒。

     "都是滇酒。

    "女人悠悠然說。

     看着華年端着那盞楊林肥酒,她又微微一笑,都有一點風情了:"肥酒是綠的。

    蒸酒的時候,上面吊一塊肥肉,肥油一滴滴地滴在酒裡,不知怎麼這酒就綠了。

    " "你很懂酒?"華年小心翼翼地把筷子放好。

     "我第二個丈夫教的。

    " "我一共有三個兒子,一個丈夫一個,這個是最後一個的。

    說來好笑,倒是這個最大,他十七了。

    "女人臉上有一點歉然的笑,似是歉然這個兒子給他帶來的麻煩。

     華年疑惑地看向她。

     女人就解釋道:"我就是傳說裡克夫的那種女人吧。

    嫁一個,死一個,都嫁到第三家了,結果第三個還是被我克死了。

    " "他的名字你可能知道,叫楚雄,江湖上人稱'生當人傑,死亦鬼雄'的。

    他如今當真遠死他鄉,為鬼之雄了。

    頭一個男孩不是我生的,後來兩個,更是丈夫先房的。

    可我怎麼着也算'媽'吧?一樣地操心。

    三個排下來,倒是歲數一個比一個大。

    這是最後一個,也數這孩子最大。

     "楚雄死的事,江湖上傳說越來越多,傳到後來,我都不知道倒底哪個是真的了。

    好在,這以後三四年,我都沒嫁。

    總以為,這個孩子我算保住了。

    " 她眼角生出一絲細細地皺紋:"一個男人都沒保住,這孩子是我一手帶的,總可以吧?那時,我已嫁得太多,不想再嫁了。

    何況名聲也不大好了。

    " 華年笑了笑,已了然于她的身份,原來,她就是傳說中的那個"江湖後媽"。

    她第一嫁可謂風光,是嫁入世家豪門山東魏家。

    魏家号稱"崔巍",是晉祠一脈,與韓、趙齊名。

    她嫁過去後,丈夫早死,又無子息,過繼了一個遠房的侄兒以傳香火。

     沒想到魏家的人居然沒留住她。

    傳說她對那過繼的孩子很不好,當然對于"後媽",傳說就總是這樣的。

    對于一些真理,大家總不惜削足适履的,那要讓人覺得這世界有規則,也就安全。

     可她再嫁也是續弦,卻還是有名的男人,是有了一個兒子的衛紫候。

    衛紫候号稱"天香國士",他能看中的女人,當然非同一般。

    可她這第二個丈夫也活得不長久,好像跟她一起不過兩三年,她守喪就又嫁了一次,這一次就是鄂北大豪楚雄了。

     還是已有一個孩子,剛救的看來也就是這個。

     隻是這女人,在江湖上人都被人直接呼為"江湖後媽"了。

     "後媽"也自有後媽的風情。

    她微微一笑:"楚雄死時,他隻有十二三歲。

    一開始還是很聽話的。

    那棵遮風的大樹倒了,再也不能為我們遮風,奇怪卻還有餘力招風。

    所以我們就躲到了這個沒人認得出我們的城市來。

    我沒再讓這孩子學武,這不算我的主意,他爹當初也不情願的。

    我想讓他念幾句書,以後中個秀才,或可以教點書,或是開個頭巾店什麼的,安安穩穩過一生。

     "沒想,這世道不是一個有那麼點傻想頭的女人可以随便混的。

    我們交托出去入股生息的錢先是被櫃上騙了。

    這孩子走在街上,因為是外地遷來的,也常遭人罵,遭人欺。

    從那時起,他就喜歡問我他父親的事。

     "我不太想應答他。

    因為,當初他父親在世,那些事我就不想問也不想聽的。

    沒想這孩子在外面被打得越來越厲害,直到骨折了……我還記得,三年前的一天晚上,他忽然腫着眼,碎了肩骨地跑回來,怒氣無從發洩,就怒向我吼:'你都是騙我的,你都是騙我的!'他說我想讓他走的路都是騙他的。

    我一邊給他弄傷,一邊看他臉上血和淚交混流下,心裡傷得……不知該怎麼說。

    那一天起,他就不讀書了,開始不停地憑記憶練他父親傳給過他的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