隽永刀
關燈
小
中
大
那一方的雨忽然青了。
因為被他的衣衫染了。
他的衣衫舊的泛白,白出一把刀來。
他一刀劈出,然後他就走了。
留下一整石台的雨和成百觀望的人。
他走後,觀望的人還沒散,因為刀意還沒有散。
直到三個月之後,據說還有通曉刀法的人來這石台上看那猶未散盡的刀意。
後來江湖傳說:整座石台都被那雨水所浸,但刀意劃過後,那落在石台上為刀意影響的一線,始終都是幹的。
這一刀,刀意竟如此深長。
以緻于“隽永刀”在江湖留名,留名長達數十載。
【1、】 小時候聽父親講故事,說—— 從前有一個人請客,請了四個,都是朋友。
到日子那天,一個有事沒來。
請客的是個愛念叨的人,席間不停地喟歎:“唉,該來的沒來”。
一兩遍也就算了,可他念叨個沒完。
客人中有性急的,終于不奈,哼聲道:“那我是不該來的喽!”一起身,走了。
請客的追之不及,返過身來,又在席間一遍遍喟歎:“唉,不該走的走了。
”念叨得剩下兩個中度量淺點兒的受不了了:那我是該走的?拔腿就往門外走。
請客的跟在後面追,追到門口,還留不住,隻能望着背影長叫道:“我說的又不是你……” ——唯餘的客人再有涵養也坐不住了。
最後,主人隻能一個人吃完了一整席悶悶的酒。
——其實也沒什麼,隻是突然間想起“隽永”這個詞,蒼凝就想起了這麼個故事。
蒼凝經常想起這個故事,因為他懷念他的父親。
江西蒼家是個大族,世居鷹潭,在江湖中有名的根深脈廣。
隻不過,在宗族裡,父親是個很不得志的父親,他、也就是個很不成器的兒子。
他從小長得相貌平平,練功練刀也一直練得就那麼個樣子,個子雖有那麼高,可絕稱不上帥氣,件件不出頭,可他老記得他的父親。
父親曾對他說,認為他很有希望似的,“你的刀法,如果有一天能有所得,我想,隻能是那兩個字的境界:隽永……” “隽永?” 十六歲的蒼凝迷迷地想,什麼才是隽永? 【2、】 鷹潭的蒼家聚族而居。
四合院式的建築或大或小,以祖祠為中心四散而立。
蒼凝家就在這一大片建築的最邊緣。
很偏窄的一個跨院,甚至不是獨立的,是從别人家裡割切出來的。
這一帶所有人家的門牆都一片青灰,隻是一片青灰中,必有幾家門上雕着繁複的金花,從門拱頂端直垂到地,那是五年一大比的“子弟會”中,得占鳌頭的子弟家才能有的殊榮。
蒼凝的童年是寂寞的,因為父親的不得志。
父親幼年讀經,轉而習劍,後來轉而行商,落得個“讀書習劍兩不成”,落拓一生。
蒼凝還很小時母親就故去了。
那死,也是在這聚族而居的大家族中默默而壓抑的死。
生存在這樣的大家族中,死亡也是生者生存的方式,那是要全副的吹打與合族的挂孝才有面子的。
否則你的生也就輕如鴻毛。
蒼凝從小就是輕如鴻毛的,探頭探腦地活在那片由親族恩賜劃出的小跨院裡。
小男孩兒是這世界上最需要虛榮的動物,需要有父兄可以将之炫耀。
可蒼凝沒有,所以面對一般年紀的玩伴說起自己的父兄耀武揚威時,他常想對他們大喊,說自己父親是“虛負淩雲萬丈材,一生襟抱向誰開?” 可他怕碰到别人鄙薄的眼神。
蒼姓合族習武,偶爾蒼凝露出一丙句從父親那兒習來的文詞,就要遭到多大的嘲戲。
所以蒼凝從小練刀就練得很苦。
這苦也是遭人诟病的。
蒼門的刀法由祖宗傳下來,刀法架式祠堂裡有統一的傳授,可中間細微的心法卻各家有各家的衣缽。
他父親即不得志,無論怎麼教在别人眼中都成笑話。
蒼凝練刀也就像要在無路的地方劈開一條路。
劈得苦拙,劈得辛苦萬端,也幾乎注定劈得費力不讨巧。
他十六歲時父親就去世了。
父親故世後,他依舊接着練刀,數着父親留下來的那點錢苦苦地練,一邊練刀一邊砍柴,他砍的柴在鎮上有名的勻整。
整個蒼姓族人都背地裡笑:“我們蒼家出了一個最好的砍柴的。
” 蒼凝出頭得很晚,直到他二十七歲。
頭一次五年一輪的子弟會中他還在戴孝。
其實無論戴不戴孝,别人也想不出他會參加的。
第二次他卻适逢病了,因為會前的興奮,那憂郁的興奮帶來高熱。
如今這一屆,是他夠格參加的最後一次屆了,他必須抓住這一次機會。
——子弟會上,蒼祠門前,他終于抽出了他那把泛青的刀。
這一年的子弟會猶其的艱難,因為好手格外的多。
嶺南冀北,蒼姓流寓在外的族人,光年輕子弟回來的就有十數個。
蒼凝緩緩的拔刀,他的刀深青,累壓着他積郁的青春。
據後來跟他比試過的人說:從沒見過他那樣發招的。
蒼凝的話很少,招路亦不繁複,隻是每一招,他劈出的都格外艱深,而刀意又如此深長。
直到數招之後,第一刀的刀意還纏在敵手身上讓其覺得連
因為被他的衣衫染了。
他的衣衫舊的泛白,白出一把刀來。
他一刀劈出,然後他就走了。
留下一整石台的雨和成百觀望的人。
他走後,觀望的人還沒散,因為刀意還沒有散。
直到三個月之後,據說還有通曉刀法的人來這石台上看那猶未散盡的刀意。
後來江湖傳說:整座石台都被那雨水所浸,但刀意劃過後,那落在石台上為刀意影響的一線,始終都是幹的。
這一刀,刀意竟如此深長。
以緻于“隽永刀”在江湖留名,留名長達數十載。
【1、】 小時候聽父親講故事,說—— 從前有一個人請客,請了四個,都是朋友。
到日子那天,一個有事沒來。
請客的是個愛念叨的人,席間不停地喟歎:“唉,該來的沒來”。
一兩遍也就算了,可他念叨個沒完。
客人中有性急的,終于不奈,哼聲道:“那我是不該來的喽!”一起身,走了。
請客的追之不及,返過身來,又在席間一遍遍喟歎:“唉,不該走的走了。
”念叨得剩下兩個中度量淺點兒的受不了了:那我是該走的?拔腿就往門外走。
請客的跟在後面追,追到門口,還留不住,隻能望着背影長叫道:“我說的又不是你……” ——唯餘的客人再有涵養也坐不住了。
最後,主人隻能一個人吃完了一整席悶悶的酒。
——其實也沒什麼,隻是突然間想起“隽永”這個詞,蒼凝就想起了這麼個故事。
蒼凝經常想起這個故事,因為他懷念他的父親。
江西蒼家是個大族,世居鷹潭,在江湖中有名的根深脈廣。
隻不過,在宗族裡,父親是個很不得志的父親,他、也就是個很不成器的兒子。
他從小長得相貌平平,練功練刀也一直練得就那麼個樣子,個子雖有那麼高,可絕稱不上帥氣,件件不出頭,可他老記得他的父親。
父親曾對他說,認為他很有希望似的,“你的刀法,如果有一天能有所得,我想,隻能是那兩個字的境界:隽永……” “隽永?” 十六歲的蒼凝迷迷地想,什麼才是隽永? 【2、】 鷹潭的蒼家聚族而居。
四合院式的建築或大或小,以祖祠為中心四散而立。
蒼凝家就在這一大片建築的最邊緣。
很偏窄的一個跨院,甚至不是獨立的,是從别人家裡割切出來的。
這一帶所有人家的門牆都一片青灰,隻是一片青灰中,必有幾家門上雕着繁複的金花,從門拱頂端直垂到地,那是五年一大比的“子弟會”中,得占鳌頭的子弟家才能有的殊榮。
蒼凝的童年是寂寞的,因為父親的不得志。
父親幼年讀經,轉而習劍,後來轉而行商,落得個“讀書習劍兩不成”,落拓一生。
蒼凝還很小時母親就故去了。
那死,也是在這聚族而居的大家族中默默而壓抑的死。
生存在這樣的大家族中,死亡也是生者生存的方式,那是要全副的吹打與合族的挂孝才有面子的。
否則你的生也就輕如鴻毛。
蒼凝從小就是輕如鴻毛的,探頭探腦地活在那片由親族恩賜劃出的小跨院裡。
小男孩兒是這世界上最需要虛榮的動物,需要有父兄可以将之炫耀。
可蒼凝沒有,所以面對一般年紀的玩伴說起自己的父兄耀武揚威時,他常想對他們大喊,說自己父親是“虛負淩雲萬丈材,一生襟抱向誰開?” 可他怕碰到别人鄙薄的眼神。
蒼姓合族習武,偶爾蒼凝露出一丙句從父親那兒習來的文詞,就要遭到多大的嘲戲。
所以蒼凝從小練刀就練得很苦。
這苦也是遭人诟病的。
蒼門的刀法由祖宗傳下來,刀法架式祠堂裡有統一的傳授,可中間細微的心法卻各家有各家的衣缽。
他父親即不得志,無論怎麼教在别人眼中都成笑話。
蒼凝練刀也就像要在無路的地方劈開一條路。
劈得苦拙,劈得辛苦萬端,也幾乎注定劈得費力不讨巧。
他十六歲時父親就去世了。
父親故世後,他依舊接着練刀,數着父親留下來的那點錢苦苦地練,一邊練刀一邊砍柴,他砍的柴在鎮上有名的勻整。
整個蒼姓族人都背地裡笑:“我們蒼家出了一個最好的砍柴的。
” 蒼凝出頭得很晚,直到他二十七歲。
頭一次五年一輪的子弟會中他還在戴孝。
其實無論戴不戴孝,别人也想不出他會參加的。
第二次他卻适逢病了,因為會前的興奮,那憂郁的興奮帶來高熱。
如今這一屆,是他夠格參加的最後一次屆了,他必須抓住這一次機會。
——子弟會上,蒼祠門前,他終于抽出了他那把泛青的刀。
這一年的子弟會猶其的艱難,因為好手格外的多。
嶺南冀北,蒼姓流寓在外的族人,光年輕子弟回來的就有十數個。
蒼凝緩緩的拔刀,他的刀深青,累壓着他積郁的青春。
據後來跟他比試過的人說:從沒見過他那樣發招的。
蒼凝的話很少,招路亦不繁複,隻是每一招,他劈出的都格外艱深,而刀意又如此深長。
直到數招之後,第一刀的刀意還纏在敵手身上讓其覺得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