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關燈
壞的結果。

    一個人找到了符合自己生存意義的事,每一天都會做這件事,還能以此為生。

    然而他無法掙到‘很多’錢。

    天哪,真是悲劇。

     “想象一下這樣做的後果。

    你的生活方式與你的PFE一緻,你可以用一生的時間來做你想做的事,因為你已經弄清了自己的存在意義。

    但是……等你到了65歲,你可能會發現自己沒攢夠退休的錢。

    ” “那你怎麼辦?”她用誇張的諷刺語氣問,“我猜你隻能繼續做你想做的那些事,真是悲劇啊。

    ” 我大笑起來:“凱茜,你想諷刺我就直說吧。

    ” 她微笑着回應:“我隻不過是想表達,我完全理解你的想法。

    ” “我懂了,我懂了,問題回到了邁克的漁夫故事上。

    既然你現在就能做想做的事,為什麼要等呢?” “沒錯,但不僅僅是這樣。

    你還記得你和安妮的對話嗎?你們聊到為什麼有人喜歡買東西。

    ” “當然記得,我們說有些人為了買更多東西去賺更多錢。

    他們希望通過購物滿足自己,因為他們每天在做的不是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可這裡面有一個陷阱,他們買的東西越多,為了掙錢而工作的時間就越長,一不留神就會陷入惡性循環。

    ” 我停下來,發覺這就是我沒理解透徹的那部分。

    我和凱茜對視了一下。

    “這和你剛才說的最壞結果有關,是嗎?”我問。

    凱茜點點頭。

     我想了一會兒:“首先我覺得,情況最糟的那些人,可以選擇去做其他的事。

    ” 凱茜又點點頭,我繼續往下說。

     “這是最壞的結果,那顯然還有稍好一些的結果。

    那就是一個人可以做他想做的事,能實現他的存在意義,同時掙到很多錢。

    ” 凱茜又點點頭。

     我知道我還沒完全想透。

    我靠在椅背上,喝了一口水。

    我剛想讓凱茜給我點兒提示,腦子裡就冒出一個念頭:“說不定到時候有沒有錢都無所謂了。

    這取決于當事人和他所處的環境。

    不過,回想我與安妮的對話,我記得我說過自己不明白,說到底人為什麼要工作?我和安妮的讨論結果是,人們要工作,部分原因是要從工作中尋找滿足感。

    ” “能舉個例子嗎?”凱茜問。

     “比如,我工作是為了掙錢。

    ”我回答,“我需要買東西。

    我回想了一下我買的東西,覺得自己和安妮說的那類人有點兒像。

    我擁有的物質能帶我逃離片刻現實,減輕我的壓力,讓我感覺自己好了些。

     “但我想知道,如果我不需要‘逃離’或‘減壓’,那我還會想買那些東西嗎?如果我一直在做我想做的事,那麼我應該沒什麼可‘逃離’的,也沒那麼多壓力需要釋放。

    我不是說我要去深山老林裡蓋個房子隐居,我隻是想知道,一個人對‘很多錢’的定義,會不會因為他實現PFE的程度而改變?” 凱茜又點了點頭:“所以你覺得,人不應該渴望擁有更多金錢?” “不。

    ”我心裡字斟句酌地組織着語言,想表達清楚自己的想法。

     “我不是這個意思。

    我隻是從自己的角度出發來談這個問題。

    我覺得,如果我弄清了我為什麼存在,開始做我認為可以實現自己目标的事情,那麼我可能不會像現在這樣看重金錢。

    這才是我的意思。

    ” 凱茜起身取走我桌上的兩個空盤。

    她微微一笑:“約翰,你的想法很有趣。

    ” 我看着她走向廚房。

     “是這個地方很有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