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吾塞
關燈
小
中
大
程。
雖然馬走丢了又不是我的錯,但還是有些理虧,像是一個不吉利的人…… 快五點時才追上隊伍,總算松了口氣。
這時我們到達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繁華地界!眼下這條山谷裡有好多氈房和四方的軍用帳篷,還有幾座木屋。
幾乎每一座房子旁邊都立着高高的無線電話天線。
這裡的石頭路又寬又平,有的商店或小館子門前還停有汽車,其中一輛破爛不堪的“老東風”藍卡車,車門上還噴着“中國移動”的标識。
此地還有一個水泥砌的羊浴池。
秋天下山時,羊群會在這裡洗藥浴,殺寄生蟲。
走着走着,居然還看到一個廁所!還是木結構的,上面還标着漢字!而且還分男女……天啦,覺得似乎很多年都沒見過廁所了……想必這個地方常有領導下基層調研。
在一處岔路口的商店前,我們喝停駝隊,下了馬用力拍門,好半天才把睡眼惺忪的老闆喊出來。
以前我家在山裡開雜貨鋪時,最恨的就是這種一大早就把人從被窩裡掏出來的顧客。
可到了這會兒,又恨老闆開門太慢。
進了店,老闆先生爐子,再和我們做生意。
說是做生意,看了半天也沒買什麼東西,嫌貴。
倒是老闆出于禮貌給女人們抓了把杏幹。
大家圍着爐子烤了一會兒火就繼續上路。
今天的路是沿着帕爾恰特山谷,去往沙依橫布拉克牧場。
昨天的托馬得牧場是一條漫長、光明的綠色走廊,今天的帕爾恰特山谷則狹窄、陰寒而美豔。
整條山谷怪石嶙峋,遍布着白桦林,樹幹潔白,枝條淡紅。
一條過分清澈的河水一直伴在路邊,河兩岸冰雪皚皚。
整整一上午都走在河谷最深處,非常冷。
而上方天空晴朗明淨,眼看陽光濃烈地打在高高的山巅上,就是下不到谷底,真讓人着急。
同行的嬰兒不停地哭,搖籃上蒙着的毯子結滿白色冰霜。
再長的山谷也總有盡頭。
快十一點時,道路越來越窄,我們開始走上坡路。
同頭一天的情景一樣,一翻上達坂,突然進入了高處的陽光之中!斯馬胡力忍不住唱起歌來。
沉默了一路的紮克拜媽媽也突然輕松了,興緻陡漲,不時為我指出路過的一些石頭,說哪個像牛,哪個又像羊。
接下去又走了兩圈巨大的盤山路,到達冬鼓爾今牧場。
漸漸地,景色越來越熟悉,快到沙依橫布拉克牧場了!這時,孩子們和羊群在前方路口出現了。
此處地勢坦闊,是一面恢宏壯觀的大斜坡。
低處的牧草非常深厚,分布着一坨一坨蒲團似的草疙瘩。
快到山谷口時,路邊出現了許多木結構的墳墓。
此處正是自己十年前每天散步時無數遍經過的地方啊! 墓地總是意味着悠久富饒的栖居地。
越往下走,氈房越多。
山谷兩側縱裂着條條小溝谷,每條溝裡都紮有氈房。
中午,在開闊的山谷口,隊伍暫停,男人們開始分羊,五家人就此告别。
接下來的整個七月和八月,我們的牧場遠遠相隔,再也不能串門了。
我們往下的路程還有一天,蘇乎拉他們還有兩天。
和更多行程為一個多禮拜的牧人相比,我們的遷徙路程其實非常短。
今天我們的駐紮地是沙依橫布拉克商業區南邊的一片草地。
卡西去附近放羊,我們三人卸駱駝、搭依特罕。
這塊駐地是一處大斜坡,緊靠着石頭路。
水源就是山谷最底端的河流,河水有些混濁,水流又寬又緩。
河邊草地中的小路非常清晰,看來使用頻繁。
我打水時,突然聽到野鴨叫聲。
扭頭一看,兩隻野鴨領着一串小野鴨從岸邊一扭一扭走了過來,然後沿着岸邊平緩處一一下水,嬉戲遊耍,跟尋常的家鴨似的。
不由擔憂,附近住着這麼多人家……但是,岸邊小路上來往的騎馬人統統目不斜視,沒人想到去打來吃。
河對岸氈房真多,一個比一個白。
河這邊也紮着一頂氈房,一個三四歲的小孩在門口自個兒洗頭發。
别看人家小,很會擰毛巾的。
反複地擰啊擰啊,再用這毛巾細細地擦掉頭發上的泡沫。
再擰半天,再接着擦。
再擰啊擰啊,這回該抹小臉了。
抹完臉還要抹脖子抹胳膊,有條不紊。
最後再擰一遍毛巾,并細心疊作三折,搭在旁邊的木頭欄杆上,這才端起面前那盆泡沫水潑掉——足足半盆水呢!小家夥真有勁兒。
可她為什麼隻洗不清呢?我覺得非常稀奇,忍不住放下水桶看了好久。
沒一會兒,氈房裡又走出一個六七歲的小女孩,頭發卷卷的,也是濕的,看來也剛洗過。
接着又走出一個十三四歲苗條少女,長長的頭發也剛洗過。
這三個頭發亮晶晶的姑娘一聲不吭站在陽光中。
提水沿路返回。
腳下的路隻不過是第二遍踏上,就如同已經走過無數遍似的熟悉。
今天是行程的第二天。
才走到第二天,就覺得已如此這般走過了很長歲月……這就已經完全習慣了嗎? 總之,在第三天我們來到了深山夏牧場吾塞——羊群北上的最後一站。
第三天和前兩天沒什麼不同,早起,長時間的忙碌和受苦,之後再次被晴朗的天氣所安慰,最後是明亮的抵達。
我們點滴耗盡纏綿的山路,緩緩抵達視野盡頭一塊潔白的巨大石壁。
繞過它,向上,持續向上,走進最後一段陡峭的林中山路。
一路的地面上全是樹根,沒有泥土。
等穿過這片林子,眼前露出一大片空曠的傾斜的草地。
我一眼看到高處盡頭的小木屋,突然想象到自己未來某一天站在木屋前,慢悠悠地洗頭發、曬太陽的情景。
雖然馬走丢了又不是我的錯,但還是有些理虧,像是一個不吉利的人…… 快五點時才追上隊伍,總算松了口氣。
這時我們到達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繁華地界!眼下這條山谷裡有好多氈房和四方的軍用帳篷,還有幾座木屋。
幾乎每一座房子旁邊都立着高高的無線電話天線。
這裡的石頭路又寬又平,有的商店或小館子門前還停有汽車,其中一輛破爛不堪的“老東風”藍卡車,車門上還噴着“中國移動”的标識。
此地還有一個水泥砌的羊浴池。
秋天下山時,羊群會在這裡洗藥浴,殺寄生蟲。
走着走着,居然還看到一個廁所!還是木結構的,上面還标着漢字!而且還分男女……天啦,覺得似乎很多年都沒見過廁所了……想必這個地方常有領導下基層調研。
在一處岔路口的商店前,我們喝停駝隊,下了馬用力拍門,好半天才把睡眼惺忪的老闆喊出來。
以前我家在山裡開雜貨鋪時,最恨的就是這種一大早就把人從被窩裡掏出來的顧客。
可到了這會兒,又恨老闆開門太慢。
進了店,老闆先生爐子,再和我們做生意。
說是做生意,看了半天也沒買什麼東西,嫌貴。
倒是老闆出于禮貌給女人們抓了把杏幹。
大家圍着爐子烤了一會兒火就繼續上路。
今天的路是沿着帕爾恰特山谷,去往沙依橫布拉克牧場。
昨天的托馬得牧場是一條漫長、光明的綠色走廊,今天的帕爾恰特山谷則狹窄、陰寒而美豔。
整條山谷怪石嶙峋,遍布着白桦林,樹幹潔白,枝條淡紅。
一條過分清澈的河水一直伴在路邊,河兩岸冰雪皚皚。
整整一上午都走在河谷最深處,非常冷。
而上方天空晴朗明淨,眼看陽光濃烈地打在高高的山巅上,就是下不到谷底,真讓人着急。
同行的嬰兒不停地哭,搖籃上蒙着的毯子結滿白色冰霜。
再長的山谷也總有盡頭。
快十一點時,道路越來越窄,我們開始走上坡路。
同頭一天的情景一樣,一翻上達坂,突然進入了高處的陽光之中!斯馬胡力忍不住唱起歌來。
沉默了一路的紮克拜媽媽也突然輕松了,興緻陡漲,不時為我指出路過的一些石頭,說哪個像牛,哪個又像羊。
接下去又走了兩圈巨大的盤山路,到達冬鼓爾今牧場。
漸漸地,景色越來越熟悉,快到沙依橫布拉克牧場了!這時,孩子們和羊群在前方路口出現了。
此處地勢坦闊,是一面恢宏壯觀的大斜坡。
低處的牧草非常深厚,分布着一坨一坨蒲團似的草疙瘩。
快到山谷口時,路邊出現了許多木結構的墳墓。
此處正是自己十年前每天散步時無數遍經過的地方啊! 墓地總是意味着悠久富饒的栖居地。
越往下走,氈房越多。
山谷兩側縱裂着條條小溝谷,每條溝裡都紮有氈房。
中午,在開闊的山谷口,隊伍暫停,男人們開始分羊,五家人就此告别。
接下來的整個七月和八月,我們的牧場遠遠相隔,再也不能串門了。
我們往下的路程還有一天,蘇乎拉他們還有兩天。
和更多行程為一個多禮拜的牧人相比,我們的遷徙路程其實非常短。
今天我們的駐紮地是沙依橫布拉克商業區南邊的一片草地。
卡西去附近放羊,我們三人卸駱駝、搭依特罕。
這塊駐地是一處大斜坡,緊靠着石頭路。
水源就是山谷最底端的河流,河水有些混濁,水流又寬又緩。
河邊草地中的小路非常清晰,看來使用頻繁。
我打水時,突然聽到野鴨叫聲。
扭頭一看,兩隻野鴨領着一串小野鴨從岸邊一扭一扭走了過來,然後沿着岸邊平緩處一一下水,嬉戲遊耍,跟尋常的家鴨似的。
不由擔憂,附近住着這麼多人家……但是,岸邊小路上來往的騎馬人統統目不斜視,沒人想到去打來吃。
河對岸氈房真多,一個比一個白。
河這邊也紮着一頂氈房,一個三四歲的小孩在門口自個兒洗頭發。
别看人家小,很會擰毛巾的。
反複地擰啊擰啊,再用這毛巾細細地擦掉頭發上的泡沫。
再擰半天,再接着擦。
再擰啊擰啊,這回該抹小臉了。
抹完臉還要抹脖子抹胳膊,有條不紊。
最後再擰一遍毛巾,并細心疊作三折,搭在旁邊的木頭欄杆上,這才端起面前那盆泡沫水潑掉——足足半盆水呢!小家夥真有勁兒。
可她為什麼隻洗不清呢?我覺得非常稀奇,忍不住放下水桶看了好久。
沒一會兒,氈房裡又走出一個六七歲的小女孩,頭發卷卷的,也是濕的,看來也剛洗過。
接着又走出一個十三四歲苗條少女,長長的頭發也剛洗過。
這三個頭發亮晶晶的姑娘一聲不吭站在陽光中。
提水沿路返回。
腳下的路隻不過是第二遍踏上,就如同已經走過無數遍似的熟悉。
今天是行程的第二天。
才走到第二天,就覺得已如此這般走過了很長歲月……這就已經完全習慣了嗎? 總之,在第三天我們來到了深山夏牧場吾塞——羊群北上的最後一站。
第三天和前兩天沒什麼不同,早起,長時間的忙碌和受苦,之後再次被晴朗的天氣所安慰,最後是明亮的抵達。
我們點滴耗盡纏綿的山路,緩緩抵達視野盡頭一塊潔白的巨大石壁。
繞過它,向上,持續向上,走進最後一段陡峭的林中山路。
一路的地面上全是樹根,沒有泥土。
等穿過這片林子,眼前露出一大片空曠的傾斜的草地。
我一眼看到高處盡頭的小木屋,突然想象到自己未來某一天站在木屋前,慢悠悠地洗頭發、曬太陽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