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姑娘加孜玉曼
關燈
小
中
大
在冬庫爾,卡西弄壞了我全部外套和全部褲子上的拉鍊,并且将我的一件外套、兩件毛衣、一件T恤和三條褲子上挂出了大洞。
另外,總共弄丢了我一條紗巾、一條圍巾、三把梳子、三面鏡子、一串項鍊、一枚戒指、十來枚小卡子、七八支圓珠筆。
又因為我全部的家當差不多就隻有這些,這位姑娘施加于我的破壞行為隻好到此為止。
總之,經曆過這家夥的洗禮之後,再面對加孜玉曼這樣的好姑娘,簡直快要流淚了。
加孜玉曼和卡西是初中同學,同時辍學放羊。
卡西在當年的集體照上指出兩人所在的位置,又指着另一個小腦袋說:“這,我的好朋友!”再找出另一個腦袋:“這,加孜玉曼的好朋友!” 我很奇怪:“為什麼你和加孜玉曼不是好朋友?” 她思量了一會兒,深奧地拼湊出了幾個互不相幹的漢字,也不管我聽明白沒有,就開始翻下一張照片。
卡西和加孜玉曼簡直太不一樣了!後者内斂、敏感、文靜,穿戴幹淨,五官清秀,看似平凡,卻極耐看。
同樣是牧羊女,加孜玉曼就算穿着髒衣服幹粗活,也給人娴靜整潔的印象。
而卡西呢,哪怕從頭到腳一身新,坐那兒一動不動,渾身的亂七八糟之感也揮之不去。
有趣的是,卡西總是四處挂彩,大大咧咧,像個孩子一樣。
而加孜玉曼總是清新整潔,舉止小心,卻還是像個孩子。
為什麼會這樣呢?大約因為她們本來就是孩子吧。
加孜玉曼和卡西一樣,都穿着自己媽媽給縫的褲子,并且在褲腳同樣的地方都有裝飾性的三角袢,像童裝一樣。
當然了,兩個母親一起研究一起設計并且一起動手縫制的嘛。
和卡西比完了,忍不住還想和蘇乎拉比一下。
蘇乎拉很美,肉乎乎的粉色嘴唇,膚色很白,額頭光潔,鼻子瘦削挺翹,眼睛像兩朵花一樣。
還有她的聲音,嬌柔醉人,帶着一股揮之不去的、緩慢的驚奇感……用什麼形容好呢?——“翩跹”!——對!那聲音真的是非常“翩跹”啊,像蝴蝶飛得忽忽閃閃,像蝴蝶絢麗的翅子顫抖着拍擊明亮的空氣。
阿勒瑪罕大姐的沙吾列和胡安西也是面孔相當漂亮的孩子。
但“漂亮”和“美麗”是不一樣的,漂亮使人純然愉快,美麗則帶有微微的傷感和驚異。
和卡西站在一起的話,加孜玉曼清潔動人。
但如果和蘇乎拉站在一起,就非常平淡虛弱了。
加孜玉曼一看就是牧區的孩子,至少也像是農民家庭的孩子。
她是地道的哈薩克姑娘,樸素、節制,從容而本分。
蘇乎拉卻怎麼看都不屬于這裡,她是這深山裡的一個意外,第一眼看到她的人都忍不住想帶她離開,走得遠遠的,離開這個寂寞的地方。
如果再把卡西和蘇乎拉放一起比的話……卡西會憤怒的。
總之,加孜玉曼是個能給人帶來舒适感的好孩子。
她總是坐在大家中間默默無聲,被人注視時會羞赧地微笑,照顧别人時殷勤有禮,做家務活時顯得伶俐又愉快。
加孜玉曼和卡西都是熱愛勞動的孩子。
于是下遊的莎拉古麗常常請兩個小姑娘來家裡幫忙幹活。
莎拉古麗一家人口單薄,牛羊又多。
海拉提每天都要出去放羊,莎拉古麗瘦弱多病,加依娜還小,養子吾納孜艾此時還在烏倫古河畔的寄宿學校念書,爺爺托汗又上了年紀。
于是很多勞動都得靠鄰居們幫忙,比如洗羊毛什麼的。
洗羊毛是很辛苦的活兒。
因為羊毛實在太髒了,又髒又沉重,而溪水冰涼刺骨。
大家洗衣服時都會燒熱水洗,為什麼洗羊毛時就隻用涼水呢?我們擡着一隻長鐵盆、一隻大塑料盆以及幾大塊剛從羊身上剝離的羊毛片,來到莎拉古麗家山下的水流邊。
兩個姑娘面對面蹲着,不停地揉啊擰啊,還撒了洗衣粉用木棍又捶又搗,忙乎了兩個多鐘頭才洗完這幾塊羊毛。
照我看,根本就沒洗幹淨,因為最後一次清過的水仍然是黑乎乎的(羊真不愛惜衣服)。
但也沒法子了,兩個姑娘凍得呼呼啦啦抽鼻涕,雙手通紅腫脹。
我隻不過幫着兩人拎拎水,擰擰幹而已,也冷得哆哆嗦嗦,虧我還穿得那麼厚。
羊毛晾幹後,扯得蓬蓬的,順順的,一绺一绺的,就可以用來撚線了。
然後把線煮一煮,染上顔色,就可以用來繡花氈、縫氈子。
搓繩子用的也是這種毛。
洗完羊毛,我們将其直接晾在水邊的石頭上。
回到家後莎拉古麗開始為我們準備茶水和款待的米飯。
這時間裡,卡西又幫着打掃房間,整理屋子。
加孜玉曼幫忙熬煮胡爾圖湯。
然後兩人又坐到一起搓幹酪素。
哎,自己家裡一大堆活兒全撂下了,卻跑到别人家出大力。
但姑娘們毫不介意,似乎樂于在别人面前展現自己的勤勞。
盡管不是“好朋友”,但兩個姑娘聯系密切,差不多每天都會走動走動。
其實在一起所做的事情無非是翻看影集,互相幫着幹點兒家務活兒什麼的。
兩人在一起說話時,基本上隻有卡西一個人呱唧不停,眉飛色舞。
加孜玉曼大部分時候隻是津津有味地聽着,時而驚奇地插嘴發問。
如果這樣的談話再加入一個蘇乎拉,加孜玉曼就徹底隻有聽
另外,總共弄丢了我一條紗巾、一條圍巾、三把梳子、三面鏡子、一串項鍊、一枚戒指、十來枚小卡子、七八支圓珠筆。
又因為我全部的家當差不多就隻有這些,這位姑娘施加于我的破壞行為隻好到此為止。
總之,經曆過這家夥的洗禮之後,再面對加孜玉曼這樣的好姑娘,簡直快要流淚了。
加孜玉曼和卡西是初中同學,同時辍學放羊。
卡西在當年的集體照上指出兩人所在的位置,又指着另一個小腦袋說:“這,我的好朋友!”再找出另一個腦袋:“這,加孜玉曼的好朋友!” 我很奇怪:“為什麼你和加孜玉曼不是好朋友?” 她思量了一會兒,深奧地拼湊出了幾個互不相幹的漢字,也不管我聽明白沒有,就開始翻下一張照片。
卡西和加孜玉曼簡直太不一樣了!後者内斂、敏感、文靜,穿戴幹淨,五官清秀,看似平凡,卻極耐看。
同樣是牧羊女,加孜玉曼就算穿着髒衣服幹粗活,也給人娴靜整潔的印象。
而卡西呢,哪怕從頭到腳一身新,坐那兒一動不動,渾身的亂七八糟之感也揮之不去。
有趣的是,卡西總是四處挂彩,大大咧咧,像個孩子一樣。
而加孜玉曼總是清新整潔,舉止小心,卻還是像個孩子。
為什麼會這樣呢?大約因為她們本來就是孩子吧。
加孜玉曼和卡西一樣,都穿着自己媽媽給縫的褲子,并且在褲腳同樣的地方都有裝飾性的三角袢,像童裝一樣。
當然了,兩個母親一起研究一起設計并且一起動手縫制的嘛。
和卡西比完了,忍不住還想和蘇乎拉比一下。
蘇乎拉很美,肉乎乎的粉色嘴唇,膚色很白,額頭光潔,鼻子瘦削挺翹,眼睛像兩朵花一樣。
還有她的聲音,嬌柔醉人,帶着一股揮之不去的、緩慢的驚奇感……用什麼形容好呢?——“翩跹”!——對!那聲音真的是非常“翩跹”啊,像蝴蝶飛得忽忽閃閃,像蝴蝶絢麗的翅子顫抖着拍擊明亮的空氣。
阿勒瑪罕大姐的沙吾列和胡安西也是面孔相當漂亮的孩子。
但“漂亮”和“美麗”是不一樣的,漂亮使人純然愉快,美麗則帶有微微的傷感和驚異。
和卡西站在一起的話,加孜玉曼清潔動人。
但如果和蘇乎拉站在一起,就非常平淡虛弱了。
加孜玉曼一看就是牧區的孩子,至少也像是農民家庭的孩子。
她是地道的哈薩克姑娘,樸素、節制,從容而本分。
蘇乎拉卻怎麼看都不屬于這裡,她是這深山裡的一個意外,第一眼看到她的人都忍不住想帶她離開,走得遠遠的,離開這個寂寞的地方。
如果再把卡西和蘇乎拉放一起比的話……卡西會憤怒的。
總之,加孜玉曼是個能給人帶來舒适感的好孩子。
她總是坐在大家中間默默無聲,被人注視時會羞赧地微笑,照顧别人時殷勤有禮,做家務活時顯得伶俐又愉快。
加孜玉曼和卡西都是熱愛勞動的孩子。
于是下遊的莎拉古麗常常請兩個小姑娘來家裡幫忙幹活。
莎拉古麗一家人口單薄,牛羊又多。
海拉提每天都要出去放羊,莎拉古麗瘦弱多病,加依娜還小,養子吾納孜艾此時還在烏倫古河畔的寄宿學校念書,爺爺托汗又上了年紀。
于是很多勞動都得靠鄰居們幫忙,比如洗羊毛什麼的。
洗羊毛是很辛苦的活兒。
因為羊毛實在太髒了,又髒又沉重,而溪水冰涼刺骨。
大家洗衣服時都會燒熱水洗,為什麼洗羊毛時就隻用涼水呢?我們擡着一隻長鐵盆、一隻大塑料盆以及幾大塊剛從羊身上剝離的羊毛片,來到莎拉古麗家山下的水流邊。
兩個姑娘面對面蹲着,不停地揉啊擰啊,還撒了洗衣粉用木棍又捶又搗,忙乎了兩個多鐘頭才洗完這幾塊羊毛。
照我看,根本就沒洗幹淨,因為最後一次清過的水仍然是黑乎乎的(羊真不愛惜衣服)。
但也沒法子了,兩個姑娘凍得呼呼啦啦抽鼻涕,雙手通紅腫脹。
我隻不過幫着兩人拎拎水,擰擰幹而已,也冷得哆哆嗦嗦,虧我還穿得那麼厚。
羊毛晾幹後,扯得蓬蓬的,順順的,一绺一绺的,就可以用來撚線了。
然後把線煮一煮,染上顔色,就可以用來繡花氈、縫氈子。
搓繩子用的也是這種毛。
洗完羊毛,我們将其直接晾在水邊的石頭上。
回到家後莎拉古麗開始為我們準備茶水和款待的米飯。
這時間裡,卡西又幫着打掃房間,整理屋子。
加孜玉曼幫忙熬煮胡爾圖湯。
然後兩人又坐到一起搓幹酪素。
哎,自己家裡一大堆活兒全撂下了,卻跑到别人家出大力。
但姑娘們毫不介意,似乎樂于在别人面前展現自己的勤勞。
盡管不是“好朋友”,但兩個姑娘聯系密切,差不多每天都會走動走動。
其實在一起所做的事情無非是翻看影集,互相幫着幹點兒家務活兒什麼的。
兩人在一起說話時,基本上隻有卡西一個人呱唧不停,眉飛色舞。
加孜玉曼大部分時候隻是津津有味地聽着,時而驚奇地插嘴發問。
如果這樣的談話再加入一個蘇乎拉,加孜玉曼就徹底隻有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