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一、刑天盟
關燈
小
中
大
李淺墨吃驚的是:他身子如軟泥一樣的,貼地而流,一流,居然流入了那堆火焰中!
連謝衣也為他的奇術一驚。
如此大火,他就不怕燒焦了自己? 可那老巫祝動作如常,隐身烈焰之中。
隻見那蓬火焰陡然大盛。
綠色的火苗猛然一爆,直接拂上了謝衣的臉。
謝衣左眉已焦,判然劍激起一道疾風,逼得撲身的火苗向兩邊閃去,手中竹劍依舊直追那個老巫祝。
老巫祝雙袖一卷,卷起了兩道火舌。
此時,老巫祝身形到哪兒,哪兒就冒起火焰,果不愧貴霜一脈的吐火羅好手!那火焰竟成了他的武器,綠焰之間,不時地,抽冷子還冒出一條白氣,那白氣冰寒凜人,直如霜刃。
這等冰火交襲之下,謝衣隻覺得忽冷忽熱,正是他平生未曾經曆過的險鬥。
卻聽得殿中四角,忽響起一片跺腳聲。
那跺腳聲應合着老巫祝的腹語,在廢殿間混成一種奇怪的聲浪。
然後,就見滿殿貴霜子弟,人人踏腳,腳下已明明地各燃起了一團陰火。
他們個個手執霜刃,那刃上挂着冰冷的霜,直把這蕭何廢祠,熏得冰火九重,炎毒無算,變成一座傳說中的地獄。
謝衣那一身烏衣竟似可以避火。
眼見他遭到圍攻,李淺墨方要出手相援,隻覺得背後風聲一激,他伸手回身一撈,竟撈到了一支大羽箭。
這大羽箭他卻認得——正是那日玄武門城樓,曾射向樓頭,與許灞對決的大羽箭! 可直至今日,李淺墨親自接之在手,才感到那羽箭來勢之疾之重。
可歎的是,當日曾與射出這大羽箭之人一在城頭一在城底對決的許灞,卻已命歸泉下。
李淺墨喉中低吼了一聲:“薛矮馬!” ——他當然記得那日城樓之上,曾被另一名刺客叫出的這引弓射箭客的名字。
他擡眼望去。
隻見昏暗的殿外,那座已經廢棄的祠堂牌坊之下,正立着一匹矮腳馬。
而那矮馬身邊,正有個身子短小,卻手臂奇長的人在沖自己彎弓射箭。
那薛矮馬但凡出手,箭就不是一隻,而是如一條長河般地直沖向敵人。
李淺墨論起臂力,原就遜許灞許多。
這時當然無法如許灞一般,全靠赤手相接。
伸手一拔,他已拔出了自己的吟者劍,倚仗身形,滿殿跳躍,時避敵人鋒镝之所向,時以手接箭,反射敵手,時而又以吟者劍,四兩撥千斤,引歪那箭路,令其向貴霜子弟射去。
他雖未落下風,心下卻不免憂急。
因為,謝衣此時已陷入貴霜一門的重重圍困中。
自己若要援手,惜為薛矮馬力阻,一時竟也插不上手。
而那貴霜門下,分明是練好的陣勢。
這批貴霜子弟,不隻手中兵刃鋒利,出手毒辣,仗着一身秘術,結成陣法,端的令人難鬥。
謝衣手中依舊抱着那個大鐵镬。
許灞的人頭,此時還在那镬中。
李淺墨平日見到謝衣,一向都是風雅清淡,可今日,卻頭一次見識了謝衣的虎威。
隻見謝衣一身烏衣,一柄竹劍,身移衫動間,如行雲流水,了無痕迹。
但今日他的劍底,卻大見煙火氣,也大見怒氣。
李淺墨雖自己也身陷與大羽箭的激鬥之中,掃眼之間,還是不由為謝衣大為傾倒。
隻見謝衣今日,才真顯出了他一個男人的脾氣。
越中子弟,遠在春秋時,脾氣就以堅韌悍厲著名。
謝衣久居江南,既染有江南的煙水氣,卻也同樣沾染有古越劍客的不死不休的執意。
他自淡然,但他也自強悍。
隻見他一手抱着那大鐵镬,不時用手在上面敲着。
那鐵镬簡直被他敲成了一面戰鼓,他借那戰鼓之聲擾亂貴霜一門巫師與他子弟間以腹語術及跺腳聲達成的響應,手中竹劍,直至此時,已鬥得絲絲欲裂。
那一手判然劍,在那鼓聲激勵下,何隻判然,直是叛然。
李淺墨還是頭一次見到謝衣鬥到這般頭發散亂。
隻見他烏袍之上,為火星所燎,燒出了大大小小的洞。
而裾間袖角,卻也同時結上了冷凝之霜。
他的判然劍在冰與火之間擊出,劍每一出,必判然兩分。
世事紛擾無限,但這些,幹擾不了他江南謝衣。
但有他在,對即對,錯即錯,他所行,他承擔。
隻聽他拍着鐵镬笑道:“許灞,黃泉路上,可否寂寞?如若寂寞,聽我戰鼓,肆汝破喉,何妨一歌!就唱唱你最拿手的那曲‘瓦罐難離井上破’即可!” 說笑間,他似與亡者同場對敵,身上已着了一招。
那貴霜子弟手中兵刃甚奇,但為擊中,不是呈為火所傷的焦痕,就是顯現為冰所凍的凍痕。
可謝衣一支竹劍,卻也擊在一名貴霜子弟額上。
那名貴霜子弟眼見無幸,雙目一閉。
可竹劍刺額後,抽絲般一痛,卻驚覺自己未死。
然後,隻覺得自己百會穴上,内氣絲絲外洩。
那貴霜子弟連忙運功阻擋,欲止住這内氣外洩之虞。
可他居然阻攔不住,不由大驚,痛哼一聲:“你不如殺了我!” 似這般練門被破,對于習武者來說,實在生不如死。
卻聽謝衣笑道:“殺你做何?道是我跟莫卧兒老頭兒一樣嗎?他要頭顱,我不要。
既然你們貴霜邪術大愛人頭,我偏偏讓你們個個變成有頭無腦之人,豈不比割人頭顱,來得有趣!” 隻聽得那名貴霜子弟聲音漸弱,牙齒打顫,似已擋不住那内氣洩出之力,身子越來越軟,眼看就要倒入自己腳下的火光中。
雙方對陣,衆寡懸殊,本來貴霜一門全占上風。
可這時眼見得同伴功力被廢之慘狀,一衆貴霜子弟驚恐之下,攻擊之力,未免大打折扣。
因為人人知道,就算
如此大火,他就不怕燒焦了自己? 可那老巫祝動作如常,隐身烈焰之中。
隻見那蓬火焰陡然大盛。
綠色的火苗猛然一爆,直接拂上了謝衣的臉。
謝衣左眉已焦,判然劍激起一道疾風,逼得撲身的火苗向兩邊閃去,手中竹劍依舊直追那個老巫祝。
老巫祝雙袖一卷,卷起了兩道火舌。
此時,老巫祝身形到哪兒,哪兒就冒起火焰,果不愧貴霜一脈的吐火羅好手!那火焰竟成了他的武器,綠焰之間,不時地,抽冷子還冒出一條白氣,那白氣冰寒凜人,直如霜刃。
這等冰火交襲之下,謝衣隻覺得忽冷忽熱,正是他平生未曾經曆過的險鬥。
卻聽得殿中四角,忽響起一片跺腳聲。
那跺腳聲應合着老巫祝的腹語,在廢殿間混成一種奇怪的聲浪。
然後,就見滿殿貴霜子弟,人人踏腳,腳下已明明地各燃起了一團陰火。
他們個個手執霜刃,那刃上挂着冰冷的霜,直把這蕭何廢祠,熏得冰火九重,炎毒無算,變成一座傳說中的地獄。
謝衣那一身烏衣竟似可以避火。
眼見他遭到圍攻,李淺墨方要出手相援,隻覺得背後風聲一激,他伸手回身一撈,竟撈到了一支大羽箭。
這大羽箭他卻認得——正是那日玄武門城樓,曾射向樓頭,與許灞對決的大羽箭! 可直至今日,李淺墨親自接之在手,才感到那羽箭來勢之疾之重。
可歎的是,當日曾與射出這大羽箭之人一在城頭一在城底對決的許灞,卻已命歸泉下。
李淺墨喉中低吼了一聲:“薛矮馬!” ——他當然記得那日城樓之上,曾被另一名刺客叫出的這引弓射箭客的名字。
他擡眼望去。
隻見昏暗的殿外,那座已經廢棄的祠堂牌坊之下,正立着一匹矮腳馬。
而那矮馬身邊,正有個身子短小,卻手臂奇長的人在沖自己彎弓射箭。
那薛矮馬但凡出手,箭就不是一隻,而是如一條長河般地直沖向敵人。
李淺墨論起臂力,原就遜許灞許多。
這時當然無法如許灞一般,全靠赤手相接。
伸手一拔,他已拔出了自己的吟者劍,倚仗身形,滿殿跳躍,時避敵人鋒镝之所向,時以手接箭,反射敵手,時而又以吟者劍,四兩撥千斤,引歪那箭路,令其向貴霜子弟射去。
他雖未落下風,心下卻不免憂急。
因為,謝衣此時已陷入貴霜一門的重重圍困中。
自己若要援手,惜為薛矮馬力阻,一時竟也插不上手。
而那貴霜門下,分明是練好的陣勢。
這批貴霜子弟,不隻手中兵刃鋒利,出手毒辣,仗着一身秘術,結成陣法,端的令人難鬥。
謝衣手中依舊抱着那個大鐵镬。
許灞的人頭,此時還在那镬中。
李淺墨平日見到謝衣,一向都是風雅清淡,可今日,卻頭一次見識了謝衣的虎威。
隻見謝衣一身烏衣,一柄竹劍,身移衫動間,如行雲流水,了無痕迹。
但今日他的劍底,卻大見煙火氣,也大見怒氣。
李淺墨雖自己也身陷與大羽箭的激鬥之中,掃眼之間,還是不由為謝衣大為傾倒。
隻見謝衣今日,才真顯出了他一個男人的脾氣。
越中子弟,遠在春秋時,脾氣就以堅韌悍厲著名。
謝衣久居江南,既染有江南的煙水氣,卻也同樣沾染有古越劍客的不死不休的執意。
他自淡然,但他也自強悍。
隻見他一手抱着那大鐵镬,不時用手在上面敲着。
那鐵镬簡直被他敲成了一面戰鼓,他借那戰鼓之聲擾亂貴霜一門巫師與他子弟間以腹語術及跺腳聲達成的響應,手中竹劍,直至此時,已鬥得絲絲欲裂。
那一手判然劍,在那鼓聲激勵下,何隻判然,直是叛然。
李淺墨還是頭一次見到謝衣鬥到這般頭發散亂。
隻見他烏袍之上,為火星所燎,燒出了大大小小的洞。
而裾間袖角,卻也同時結上了冷凝之霜。
他的判然劍在冰與火之間擊出,劍每一出,必判然兩分。
世事紛擾無限,但這些,幹擾不了他江南謝衣。
但有他在,對即對,錯即錯,他所行,他承擔。
隻聽他拍着鐵镬笑道:“許灞,黃泉路上,可否寂寞?如若寂寞,聽我戰鼓,肆汝破喉,何妨一歌!就唱唱你最拿手的那曲‘瓦罐難離井上破’即可!” 說笑間,他似與亡者同場對敵,身上已着了一招。
那貴霜子弟手中兵刃甚奇,但為擊中,不是呈為火所傷的焦痕,就是顯現為冰所凍的凍痕。
可謝衣一支竹劍,卻也擊在一名貴霜子弟額上。
那名貴霜子弟眼見無幸,雙目一閉。
可竹劍刺額後,抽絲般一痛,卻驚覺自己未死。
然後,隻覺得自己百會穴上,内氣絲絲外洩。
那貴霜子弟連忙運功阻擋,欲止住這内氣外洩之虞。
可他居然阻攔不住,不由大驚,痛哼一聲:“你不如殺了我!” 似這般練門被破,對于習武者來說,實在生不如死。
卻聽謝衣笑道:“殺你做何?道是我跟莫卧兒老頭兒一樣嗎?他要頭顱,我不要。
既然你們貴霜邪術大愛人頭,我偏偏讓你們個個變成有頭無腦之人,豈不比割人頭顱,來得有趣!” 隻聽得那名貴霜子弟聲音漸弱,牙齒打顫,似已擋不住那内氣洩出之力,身子越來越軟,眼看就要倒入自己腳下的火光中。
雙方對陣,衆寡懸殊,本來貴霜一門全占上風。
可這時眼見得同伴功力被廢之慘狀,一衆貴霜子弟驚恐之下,攻擊之力,未免大打折扣。
因為人人知道,就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