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用舍刀
關燈
小
中
大
卻是當年隋末排名天下第一的兇器?名為‘用舍刀’。
” 他一句話未完,張師政已訝然道:“可是當年漫天王手裡那一把?” 瞿長史微微一笑:“張兄果然好見識!不錯,這正是當年漫天王手裡的那一把‘用舍刀’。
不過,當年它還不叫用舍刀,而是名為‘漫血刀’。
漫天王當年持此一刀,宰割天下,不知有多少大野豪雄就折在這把刀下面。
這刀後來曾被漫天王借給厲山飛,它在厲山飛手裡,更是大開殺戒。
記得厲山飛曾有句名言,‘刀在一天,我死期就一天還沒到’。
可惜漫天王與厲山飛如今墓木已拱。
這刀卻還是羅卷從漫天王手裡偷來的。
他偷來後,為這刀上戾氣太重,恐怕自己壓服不住,專趕到羅浮,交與當時在那裡的優禅師。
據說優禅師足足用了三年時間,拼卻折壽,好容易才化解了部分這刀上的戾氣,給它更名為‘用舍刀’……如今不知怎麼卻落在了陳兄手裡。
” 說着,他微微一笑,向衆人介紹那捧刀人道:“這位陳兄,大号陳淇,出身柳葉軍,卻也是一條好漢,隻是如今怕少有人知道了。
當年柳葉軍中,‘馬上耿,馬下陳’,陳兄之名,隻怕也說得上名噪一時。
陳兄說得不錯,據說,當年為此刀太利,哪怕藏于鞘中,也時常夜半無故刀氣外洩,脫鞘落地,最後,漫天王訪得這把‘魚藏鞘’,才借碧水長鲨之力把它給拴住了。
也難怪陳兄要說‘此刀太利,不可近人’。
” 在座之中,隻有張師政最熟大野掌故,聽得連連點頭。
旁邊人等,如杜荷、趙節,更别提李承乾、李泰,都同是出身貴胄,也隻當作故事來聽,信得上幾分就難說了。
卻聽李承乾笑道:“快不快,光說有何用?不試試又怎麼知道?” 瞿長史笑道:“這刀不隻是利,更還有三樣好處。
” 李承乾笑道:“哪三樣?”因為這一打岔,他已從那胡人少女美色帶來的震撼中醒過神來。
回頭一想,他再怎麼心思粗糙,也明白魏王今日帶來的這所謂“烈馬、快刀、名姬”隻怕沒一樣是安了好心的。
他生于富貴,雖好學着打仗玩,到底未曾上過戰陣,對利器之愛也就相對一般。
适才,為了快馬與名姬,他已不小心失态中落了魏王無數話柄,這時,再不肯輕易開口一贊了。
隻聽瞿長史笑道:“陳兄,那就麻煩你一一展示。
”說着撚須一笑,“陳史家裡那老少三十七口的饑飽,隻怕今日就落在這刀上了。
隻看陳兄所藏的這把‘用舍刀’能不能給陳兄争氣。
” 他語含威脅。
卻見那當年柳葉軍中的陳淇神色略暗,似在心中一歎。
他似本愛極了這把刀,不知何故受了魏王府的挾持,淪落得今日不得不賣這把刀。
他出身本是當年大野豪雄,于刀上的感情遠非李承乾、杜荷等纨绔小兒所能比。
如今要賣,卻也要賣得對得起這把刀的尊嚴。
——這把刀就算太兇,為了它附着的那些人命,卻也要把它敬重了。
卻聽他沉聲道:“這刀的第一樁好處,那就是:寒于冰!” 李承乾醒過神來後,有意要折挫下魏王的面子,側頭向杜荷笑道:“寒于冰?真奇了怪了,我就沒聽說過哪把刀子會是熱的。
” 沒想那陳淇極有骨頭,居然接口反譏道:“殿下未曾兩軍對壘中十蕩十決,又怎知刀子在戰陣中,砍到後來,不會是熱的?要知那時一般的刀何止是熱的?有時還會熱得卷口!” 李承乾沒想到他會反唇相譏,方自一愕,卻見陳淇已緩緩地抽出了那把刀來。
距離筵席有一丈之地,可那刀才抽出三寸,張師政已愕然聳眉。
他本是技擊好手,别人反應自然沒有他快。
可到那刀子脫鞘一半,滿座之人,隻覺得哪怕當此炎夏,還是感到身邊一陣冷飕飕的。
卻見陳淇這時已把那把刀抽出了四分之三,猛地彈鞘歌道:“寒于冰、明如鏡!”他的一張臉被那刀映得須眉皆碧。
衆人看向那把刀身,果然通體如鏡。
人人隻覺得那刀身上映出了自己的臉,也當真纖毫畢見。
李承乾忍不住倒抽了一口涼氣,卻不肯示弱,含笑道:“這想來就是第二點好處了,卻不知那第三點又是什麼?” 隻聽陳淇啞聲道:“殺人過血不留痕!” 李承乾不由哈哈大笑:“這個牛吹得大!你也隻管吹,欺負我不能驗證?”他一語未完,已聽得陳淇含怒道:“殿下如何見得這是吹的?” 李承乾冷哼道:“那好,那今日你何妨殺個人試試?為恐父皇責怪,我都還從不敢輕易殺人,你倒提起來殺人了。
” 沒想那陳淇也是個暴烈的漢子,聞言不由怒道:“不是殿下提起殺人,我又何嘗提起殺人了?那好,我就用這刀來殺殿下。
殺了後,如刀上沾有一點血氣,我一文錢不要,自刎在這柄刀下不說,再刀交殿下如何?可如果真不留血,那……刀還是我的刀,頭還是你的頭!” 他此言一出,封師進已連聲呵叱。
那陳淇卻嘿嘿冷笑,不發一言。
李承乾卻已哈哈大笑,怒道:“你敢殺我?你卻敢殺我?” 隻見那陳淇低眉垂目,一臉鄭重道:“殿下不辱此刀,陳某又何出此言?”說着,他拂袖而起,一轉身,沖着瞿長史道,“瞿兄,這刀陳某今日不賣了。
如此名器,陳某再不争氣,也斷不容它落在……不識此刀的人手裡。
”他忍了忍,終于忍住沒說出“黃口小兒”四字。
卻聽魏王大笑道:“
” 他一句話未完,張師政已訝然道:“可是當年漫天王手裡那一把?” 瞿長史微微一笑:“張兄果然好見識!不錯,這正是當年漫天王手裡的那一把‘用舍刀’。
不過,當年它還不叫用舍刀,而是名為‘漫血刀’。
漫天王當年持此一刀,宰割天下,不知有多少大野豪雄就折在這把刀下面。
這刀後來曾被漫天王借給厲山飛,它在厲山飛手裡,更是大開殺戒。
記得厲山飛曾有句名言,‘刀在一天,我死期就一天還沒到’。
可惜漫天王與厲山飛如今墓木已拱。
這刀卻還是羅卷從漫天王手裡偷來的。
他偷來後,為這刀上戾氣太重,恐怕自己壓服不住,專趕到羅浮,交與當時在那裡的優禅師。
據說優禅師足足用了三年時間,拼卻折壽,好容易才化解了部分這刀上的戾氣,給它更名為‘用舍刀’……如今不知怎麼卻落在了陳兄手裡。
” 說着,他微微一笑,向衆人介紹那捧刀人道:“這位陳兄,大号陳淇,出身柳葉軍,卻也是一條好漢,隻是如今怕少有人知道了。
當年柳葉軍中,‘馬上耿,馬下陳’,陳兄之名,隻怕也說得上名噪一時。
陳兄說得不錯,據說,當年為此刀太利,哪怕藏于鞘中,也時常夜半無故刀氣外洩,脫鞘落地,最後,漫天王訪得這把‘魚藏鞘’,才借碧水長鲨之力把它給拴住了。
也難怪陳兄要說‘此刀太利,不可近人’。
” 在座之中,隻有張師政最熟大野掌故,聽得連連點頭。
旁邊人等,如杜荷、趙節,更别提李承乾、李泰,都同是出身貴胄,也隻當作故事來聽,信得上幾分就難說了。
卻聽李承乾笑道:“快不快,光說有何用?不試試又怎麼知道?” 瞿長史笑道:“這刀不隻是利,更還有三樣好處。
” 李承乾笑道:“哪三樣?”因為這一打岔,他已從那胡人少女美色帶來的震撼中醒過神來。
回頭一想,他再怎麼心思粗糙,也明白魏王今日帶來的這所謂“烈馬、快刀、名姬”隻怕沒一樣是安了好心的。
他生于富貴,雖好學着打仗玩,到底未曾上過戰陣,對利器之愛也就相對一般。
适才,為了快馬與名姬,他已不小心失态中落了魏王無數話柄,這時,再不肯輕易開口一贊了。
隻聽瞿長史笑道:“陳兄,那就麻煩你一一展示。
”說着撚須一笑,“陳史家裡那老少三十七口的饑飽,隻怕今日就落在這刀上了。
隻看陳兄所藏的這把‘用舍刀’能不能給陳兄争氣。
” 他語含威脅。
卻見那當年柳葉軍中的陳淇神色略暗,似在心中一歎。
他似本愛極了這把刀,不知何故受了魏王府的挾持,淪落得今日不得不賣這把刀。
他出身本是當年大野豪雄,于刀上的感情遠非李承乾、杜荷等纨绔小兒所能比。
如今要賣,卻也要賣得對得起這把刀的尊嚴。
——這把刀就算太兇,為了它附着的那些人命,卻也要把它敬重了。
卻聽他沉聲道:“這刀的第一樁好處,那就是:寒于冰!” 李承乾醒過神來後,有意要折挫下魏王的面子,側頭向杜荷笑道:“寒于冰?真奇了怪了,我就沒聽說過哪把刀子會是熱的。
” 沒想那陳淇極有骨頭,居然接口反譏道:“殿下未曾兩軍對壘中十蕩十決,又怎知刀子在戰陣中,砍到後來,不會是熱的?要知那時一般的刀何止是熱的?有時還會熱得卷口!” 李承乾沒想到他會反唇相譏,方自一愕,卻見陳淇已緩緩地抽出了那把刀來。
距離筵席有一丈之地,可那刀才抽出三寸,張師政已愕然聳眉。
他本是技擊好手,别人反應自然沒有他快。
可到那刀子脫鞘一半,滿座之人,隻覺得哪怕當此炎夏,還是感到身邊一陣冷飕飕的。
卻見陳淇這時已把那把刀抽出了四分之三,猛地彈鞘歌道:“寒于冰、明如鏡!”他的一張臉被那刀映得須眉皆碧。
衆人看向那把刀身,果然通體如鏡。
人人隻覺得那刀身上映出了自己的臉,也當真纖毫畢見。
李承乾忍不住倒抽了一口涼氣,卻不肯示弱,含笑道:“這想來就是第二點好處了,卻不知那第三點又是什麼?” 隻聽陳淇啞聲道:“殺人過血不留痕!” 李承乾不由哈哈大笑:“這個牛吹得大!你也隻管吹,欺負我不能驗證?”他一語未完,已聽得陳淇含怒道:“殿下如何見得這是吹的?” 李承乾冷哼道:“那好,那今日你何妨殺個人試試?為恐父皇責怪,我都還從不敢輕易殺人,你倒提起來殺人了。
” 沒想那陳淇也是個暴烈的漢子,聞言不由怒道:“不是殿下提起殺人,我又何嘗提起殺人了?那好,我就用這刀來殺殿下。
殺了後,如刀上沾有一點血氣,我一文錢不要,自刎在這柄刀下不說,再刀交殿下如何?可如果真不留血,那……刀還是我的刀,頭還是你的頭!” 他此言一出,封師進已連聲呵叱。
那陳淇卻嘿嘿冷笑,不發一言。
李承乾卻已哈哈大笑,怒道:“你敢殺我?你卻敢殺我?” 隻見那陳淇低眉垂目,一臉鄭重道:“殿下不辱此刀,陳某又何出此言?”說着,他拂袖而起,一轉身,沖着瞿長史道,“瞿兄,這刀陳某今日不賣了。
如此名器,陳某再不争氣,也斷不容它落在……不識此刀的人手裡。
”他忍了忍,終于忍住沒說出“黃口小兒”四字。
卻聽魏王大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