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夜合歡
關燈
小
中
大
,張燈結彩,自顧自布置起來。
那聲勢,比這邊張揚得還遠要氣派。
光隻清一色紅底金花的燈籠,就有百八十盞,從大門口一路鋪排進去,地上更鋪了十幾丈長的厚絲地毯,一路鋪向正堂,連仆役的服色也個個鮮明。
那邊的仆役也分工極細,分明要壓倒這邊的氣派。
然後隻見得一撥一撥的人馬到來。
來人不是鮮衣怒馬,就是車駕俨然。
那是五姓中人的賓客,個個氣宇軒昂。
數十年的草野混亂,雖然平靖之後,當真還未曾見過五姓中人如此大會,又還是如此地顯露在世人面前。
見了那般聲勢,這邊有些草野豪雄不由多少就有些傾倒。
更有些年少的眼巴巴地看過去,見到那些矜貴自高的五姓少年子弟們漸漸到來,一個個冠帶精美,衣飾雍容,心裡不由就打翻了五味瓶似的若嫉若羨。
——“歲寒三劍。
” 有人低聲喃喃道。
那卻是三個着一色絲帛的年輕人成個品字形的随意走來。
有認得的人早認出那是土門崔家年輕一輩中最出色的人物。
三個人都還年輕,單提一個出來,或許還不足以跟李澤底相提并論,但三人聯名,卻漸漸已有壓倒李澤底之勢。
——“李遠!” 忽聽又有人驚歎道。
來的卻是澤底李中的長門長孫李遠。
接下來,鄭姓俊彥、盧家子弟,一個個絡繹而來。
還有非是出于五姓,卻也各稱高門的山東、河北的名門賓客一遞一遞地前來。
對街的那個宅院原就比這邊大,一時聲勢也就遠比這邊熱鬧。
不說别的,人家飄出的酒味在那冠蓋于途的映襯下,似乎都要比這邊醇厚些。
那邊的來人,無論主客,卻也俱崖岸自高。
一走一過,看都不看向這邊一眼。
眼見兩處院子間的巷道就要被他們的寶馬雕車占滿了,來人還是絡繹未絕,魯晉斜眼瞄着,心中不由升起些惱恨。
這時,忽聽到“哈哈”兩聲大笑,卻有一個蒼老的聲音從巷子口傳來道:“今兒什麼日子?這麼多家迎親!有這麼多女兒發嫁嗎?依我說,謝小兄弟,你我今日算是來着了。
今兒看來是娶親的好日子,若有哪個女兒因為人多,找不到夫家的,我老了,不中用,你倒可趁機拐騙上一個來。
” 那老者聲音渾厚,渾如廊廟鐘鼓,淳正高遠。
他旁邊人隻笑應了一聲:“遠公……”。
然後,隻見衣袂飄飄,巷子口上已拐進一老一少兩個人影來。
那老人身材肥碩,天還冷,卻隻穿了一件薄薄的黃羅衫,那嫩黃的顔色襯着他的老皮老臉,雖說醜怪,卻有如六朝石刻,松紋鐵線,醜出個古拙精怪。
而他身邊那人,一襲烏衣,膚色白皙,身材雖嫌瘦弱,可讓人一望之下,盡有江東子弟、裙展風流的神采。
他二人随口言笑,施施然而至。
他們這一老一少二人,如閑庭信步,言笑間毫不作态,卻一如古寺沉鐘,一如煙雨青蓑,竟襯得對面五姓中來人無論如何冠蓋軒冕,一時竟顯得有些做作俗氣了。
——洞達脫略,亦莊亦諧,書卷氣中夾雜的銳意自省,落拓裡摻雜的激越飛揚,那種名士風流的氣度,本最為所謂士林舊族所尊崇。
五姓子弟,無論長幼,無不想将此風味摹效的。
可一見到這二人走來,對面五姓子弟,猛地愣住,未嘗不有爽然自失之感。
魯晉本正尴尬已極,覺得大失面子,這時一見鄧遠公與謝衣二人施然而至,不由大喜。
他大笑一聲,朗聲道:“好,江左子弟、魏晉遺孫,竟同時肯惠然下顧,我這做知客的,可謂不勝歡喜!” 他眼見到後面接踵而來的又有古上人。
古上人清奇古貌,不染塵埃。
他于三清門中名聲極正,魯晉一時心頭大喜,心下覺得,這個面子,硬是實打實地已掙了回來。
魯晉有意拖延時間,與鄧遠公、謝衣二人在門口寒暄個沒完。
鄧、謝二人何等心思,哪有看不出他心思的道理。
他二人平日雖嫌魯晉有些過于熱衷名利,稍嫌鄙俗,可這時,不知怎麼,竟覺得他忽可愛起來。
可能因為對門的人襯着,倒覺得魯晉那一根直腸子式的熱忱倒還來得坦白。
所以他二人也就與魯晉在門口談笑起來。
——那鄧遠公是何等人? 再加一個平日雖少言少動,但關竅處卻也盡能錦心繡口的謝衣,二人雖隻平常說話,其隽永悠揚處,已遠勝卻對門那有意的冠蓋自許、拿腔作态。
其後,古上人接踵而至,他不多話,隻是立在門邊,微微含笑。
三人直如松間君子,偶然相逢,闾巷閑話,卻澹澹然全無煙火氣,直有曦皇上人之氣度。
魯晉已聽得對面人聲略低了低,眼角一掃,隻見那面有一人方冠珠履,正向自己這邊行來。
那正是崔府今日主事的管家葉錦添。
魯晉心頭一笑,直覺對方果然忍不住了,更不由得豪興遄飛,跟鄧遠公、謝衣兩人說得更熱鬧起來。
卻見那葉錦添已走到距自己這方不足三步之處,拱手一禮,先開聲笑道:“魯兄久違!” 魯晉轉身一笑,訝異道:“怎麼,葉兄今日也為主人家操辦喜事?怎麼竟趕得這麼的巧。
” 隻聽葉錦添笑道:“可不是,今日是我五姓門中迎娶汲镂王家小姐的喜事,沒想卻與魯兄撞上了。
魯兄也有女兒出嫁?小弟糊塗了,誰不知魯兄家藏六鳳,有女兒出嫁也正應該。
”說着,他連聲朗笑。
魯晉面色不由一沉。
他連娶幾房妻妾,卻隻生了六個女兒,且其中還有奔逃非禮之女……沒生兒子本是他平生一大憾事,如何見得别人借機譏諷?可又不方便當衆翻臉,正待反譏,卻見那葉錦添見機得更快,已适時自顧自地說道:“……恭喜之意,小弟就不暇具陳了,一會兒再過來補個禮。
” 他說着笑望向這邊門内道:“小弟過來,是因沒想到兩家會同逢喜事,怕本該是我們這邊賓客的,有來了的朋友不知道,走錯了走到了魯兄這邊,不得不過來知會一聲。
” 說着,他略微提聲,沖李淺墨這邊園内笑道:“今日是五姓門中,迎娶王子婳小姐的佳期。
我們酒席就在對面。
在下葉錦添,特來知會一聲,有相好的朋友,别走錯了門,誤入了這面。
雖說不是什麼大事,魯兄不會見怪,但隻怕也會誤會,當大家夥兒白吃白喝來了。
在下趕着過來恭請了,凡想觀禮五姓門中大事兒的朋友,不要走錯,趕快過來,小弟在這裡掃榻相候,勿以我五姓禮數疏慢見責了。
” 他這一提聲,雖聲音不大,可氣貫中庭。
一時,小巷兩邊,雖賓客千許,浮語哄雜,卻也讓人人聽得清晰至極。
這一手中氣運用,抑揚之妙,卻也不由讓人心中暗地裡一驚。
——什麼意思? ——魯晉邀來的賓客心頭不由略沉。
葉錦添那話,分明已隐含要挾。
人人心道:如果真的得罪天下五姓,就算今日沒事,以後被他們惦記着,隻怕也大有麻煩。
一時,這面賓客個個現出沉吟遲疑之态。
有實在不願得罪那邊的,腳下略動,已忍不住想走去對面。
卻見他緩緩走向對面。
眼看他一步步行去,雖身影孤瘦,但峭緊如弦,巷子内外的人聲不由就略微沉寂了下。
在場的,幾乎人人都是會家子,認得出一個人的身法步态之間的細微差别處,和那差别所顯露出的修為師承。
這時見李淺墨雖身無佩劍,卻一步步走出股劍意的挺峻,不由就一時屏息。
隻見李淺墨緩步走向街中間。
五姓中人算計得極好,他們那宅子,開門卻比自己這邊更近巷口。
李淺墨正好走到對方門口對面丈許處站定。
他向裡望了望,皺鼻道:“怎麼有這麼多飽食終日之人?一片響嗝的味兒,氣息大是不好。
” 他又側頭望向葉錦添,淡淡地道:“不知新郎是誰?那裡面吃飽的太多,嗝屁之聲不斷,叫人難以進去。
“能否請他出來,我李淺墨當面道賀!” 他神态淡淡然若不在意。
可衆人聽出,他語氣間分明已似挑戰。
柘柘早跟了出來,這時遠遠在李淺墨身後站着。
這時見李淺墨簡直如高聲搦戰,臉上一時激動得都要紅了,她不管不顧,忽噼裡啪啦地拍起巴掌來,唯恐天下不亂地大叫道:“是呀是呀,請出來給大家看看!” 接着她更是一歪腦袋:“要不然,隻自顧自地說五姓子弟迎娶什麼人,我還會以為:難不成這麼多男人娶不着老婆了,要成堆地迎娶一個?難不成漢人中的五姓,也忽然學那突厥法,要兄弟共妻,隻怕析了家産?” 她跳腳笑道:“就算是這麼多人一起娶一個,那也請最
那聲勢,比這邊張揚得還遠要氣派。
光隻清一色紅底金花的燈籠,就有百八十盞,從大門口一路鋪排進去,地上更鋪了十幾丈長的厚絲地毯,一路鋪向正堂,連仆役的服色也個個鮮明。
那邊的仆役也分工極細,分明要壓倒這邊的氣派。
然後隻見得一撥一撥的人馬到來。
來人不是鮮衣怒馬,就是車駕俨然。
那是五姓中人的賓客,個個氣宇軒昂。
數十年的草野混亂,雖然平靖之後,當真還未曾見過五姓中人如此大會,又還是如此地顯露在世人面前。
見了那般聲勢,這邊有些草野豪雄不由多少就有些傾倒。
更有些年少的眼巴巴地看過去,見到那些矜貴自高的五姓少年子弟們漸漸到來,一個個冠帶精美,衣飾雍容,心裡不由就打翻了五味瓶似的若嫉若羨。
——“歲寒三劍。
” 有人低聲喃喃道。
那卻是三個着一色絲帛的年輕人成個品字形的随意走來。
有認得的人早認出那是土門崔家年輕一輩中最出色的人物。
三個人都還年輕,單提一個出來,或許還不足以跟李澤底相提并論,但三人聯名,卻漸漸已有壓倒李澤底之勢。
——“李遠!” 忽聽又有人驚歎道。
來的卻是澤底李中的長門長孫李遠。
接下來,鄭姓俊彥、盧家子弟,一個個絡繹而來。
還有非是出于五姓,卻也各稱高門的山東、河北的名門賓客一遞一遞地前來。
對街的那個宅院原就比這邊大,一時聲勢也就遠比這邊熱鬧。
不說别的,人家飄出的酒味在那冠蓋于途的映襯下,似乎都要比這邊醇厚些。
那邊的來人,無論主客,卻也俱崖岸自高。
一走一過,看都不看向這邊一眼。
眼見兩處院子間的巷道就要被他們的寶馬雕車占滿了,來人還是絡繹未絕,魯晉斜眼瞄着,心中不由升起些惱恨。
這時,忽聽到“哈哈”兩聲大笑,卻有一個蒼老的聲音從巷子口傳來道:“今兒什麼日子?這麼多家迎親!有這麼多女兒發嫁嗎?依我說,謝小兄弟,你我今日算是來着了。
今兒看來是娶親的好日子,若有哪個女兒因為人多,找不到夫家的,我老了,不中用,你倒可趁機拐騙上一個來。
” 那老者聲音渾厚,渾如廊廟鐘鼓,淳正高遠。
他旁邊人隻笑應了一聲:“遠公……”。
然後,隻見衣袂飄飄,巷子口上已拐進一老一少兩個人影來。
那老人身材肥碩,天還冷,卻隻穿了一件薄薄的黃羅衫,那嫩黃的顔色襯着他的老皮老臉,雖說醜怪,卻有如六朝石刻,松紋鐵線,醜出個古拙精怪。
而他身邊那人,一襲烏衣,膚色白皙,身材雖嫌瘦弱,可讓人一望之下,盡有江東子弟、裙展風流的神采。
他二人随口言笑,施施然而至。
他們這一老一少二人,如閑庭信步,言笑間毫不作态,卻一如古寺沉鐘,一如煙雨青蓑,竟襯得對面五姓中來人無論如何冠蓋軒冕,一時竟顯得有些做作俗氣了。
——洞達脫略,亦莊亦諧,書卷氣中夾雜的銳意自省,落拓裡摻雜的激越飛揚,那種名士風流的氣度,本最為所謂士林舊族所尊崇。
五姓子弟,無論長幼,無不想将此風味摹效的。
可一見到這二人走來,對面五姓子弟,猛地愣住,未嘗不有爽然自失之感。
魯晉本正尴尬已極,覺得大失面子,這時一見鄧遠公與謝衣二人施然而至,不由大喜。
他大笑一聲,朗聲道:“好,江左子弟、魏晉遺孫,竟同時肯惠然下顧,我這做知客的,可謂不勝歡喜!” 他眼見到後面接踵而來的又有古上人。
古上人清奇古貌,不染塵埃。
他于三清門中名聲極正,魯晉一時心頭大喜,心下覺得,這個面子,硬是實打實地已掙了回來。
魯晉有意拖延時間,與鄧遠公、謝衣二人在門口寒暄個沒完。
鄧、謝二人何等心思,哪有看不出他心思的道理。
他二人平日雖嫌魯晉有些過于熱衷名利,稍嫌鄙俗,可這時,不知怎麼,竟覺得他忽可愛起來。
可能因為對門的人襯着,倒覺得魯晉那一根直腸子式的熱忱倒還來得坦白。
所以他二人也就與魯晉在門口談笑起來。
——那鄧遠公是何等人? 再加一個平日雖少言少動,但關竅處卻也盡能錦心繡口的謝衣,二人雖隻平常說話,其隽永悠揚處,已遠勝卻對門那有意的冠蓋自許、拿腔作态。
其後,古上人接踵而至,他不多話,隻是立在門邊,微微含笑。
三人直如松間君子,偶然相逢,闾巷閑話,卻澹澹然全無煙火氣,直有曦皇上人之氣度。
魯晉已聽得對面人聲略低了低,眼角一掃,隻見那面有一人方冠珠履,正向自己這邊行來。
那正是崔府今日主事的管家葉錦添。
魯晉心頭一笑,直覺對方果然忍不住了,更不由得豪興遄飛,跟鄧遠公、謝衣兩人說得更熱鬧起來。
卻見那葉錦添已走到距自己這方不足三步之處,拱手一禮,先開聲笑道:“魯兄久違!” 魯晉轉身一笑,訝異道:“怎麼,葉兄今日也為主人家操辦喜事?怎麼竟趕得這麼的巧。
” 隻聽葉錦添笑道:“可不是,今日是我五姓門中迎娶汲镂王家小姐的喜事,沒想卻與魯兄撞上了。
魯兄也有女兒出嫁?小弟糊塗了,誰不知魯兄家藏六鳳,有女兒出嫁也正應該。
”說着,他連聲朗笑。
魯晉面色不由一沉。
他連娶幾房妻妾,卻隻生了六個女兒,且其中還有奔逃非禮之女……沒生兒子本是他平生一大憾事,如何見得别人借機譏諷?可又不方便當衆翻臉,正待反譏,卻見那葉錦添見機得更快,已适時自顧自地說道:“……恭喜之意,小弟就不暇具陳了,一會兒再過來補個禮。
” 他說着笑望向這邊門内道:“小弟過來,是因沒想到兩家會同逢喜事,怕本該是我們這邊賓客的,有來了的朋友不知道,走錯了走到了魯兄這邊,不得不過來知會一聲。
” 說着,他略微提聲,沖李淺墨這邊園内笑道:“今日是五姓門中,迎娶王子婳小姐的佳期。
我們酒席就在對面。
在下葉錦添,特來知會一聲,有相好的朋友,别走錯了門,誤入了這面。
雖說不是什麼大事,魯兄不會見怪,但隻怕也會誤會,當大家夥兒白吃白喝來了。
在下趕着過來恭請了,凡想觀禮五姓門中大事兒的朋友,不要走錯,趕快過來,小弟在這裡掃榻相候,勿以我五姓禮數疏慢見責了。
” 他這一提聲,雖聲音不大,可氣貫中庭。
一時,小巷兩邊,雖賓客千許,浮語哄雜,卻也讓人人聽得清晰至極。
這一手中氣運用,抑揚之妙,卻也不由讓人心中暗地裡一驚。
——什麼意思? ——魯晉邀來的賓客心頭不由略沉。
葉錦添那話,分明已隐含要挾。
人人心道:如果真的得罪天下五姓,就算今日沒事,以後被他們惦記着,隻怕也大有麻煩。
一時,這面賓客個個現出沉吟遲疑之态。
有實在不願得罪那邊的,腳下略動,已忍不住想走去對面。
卻見他緩緩走向對面。
眼看他一步步行去,雖身影孤瘦,但峭緊如弦,巷子内外的人聲不由就略微沉寂了下。
在場的,幾乎人人都是會家子,認得出一個人的身法步态之間的細微差别處,和那差别所顯露出的修為師承。
這時見李淺墨雖身無佩劍,卻一步步走出股劍意的挺峻,不由就一時屏息。
隻見李淺墨緩步走向街中間。
五姓中人算計得極好,他們那宅子,開門卻比自己這邊更近巷口。
李淺墨正好走到對方門口對面丈許處站定。
他向裡望了望,皺鼻道:“怎麼有這麼多飽食終日之人?一片響嗝的味兒,氣息大是不好。
” 他又側頭望向葉錦添,淡淡地道:“不知新郎是誰?那裡面吃飽的太多,嗝屁之聲不斷,叫人難以進去。
“能否請他出來,我李淺墨當面道賀!” 他神态淡淡然若不在意。
可衆人聽出,他語氣間分明已似挑戰。
柘柘早跟了出來,這時遠遠在李淺墨身後站着。
這時見李淺墨簡直如高聲搦戰,臉上一時激動得都要紅了,她不管不顧,忽噼裡啪啦地拍起巴掌來,唯恐天下不亂地大叫道:“是呀是呀,請出來給大家看看!” 接着她更是一歪腦袋:“要不然,隻自顧自地說五姓子弟迎娶什麼人,我還會以為:難不成這麼多男人娶不着老婆了,要成堆地迎娶一個?難不成漢人中的五姓,也忽然學那突厥法,要兄弟共妻,隻怕析了家産?” 她跳腳笑道:“就算是這麼多人一起娶一個,那也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