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O一章 勘查弊端

關燈
因美觀、華麗之外,尚還兼具實用的特質,以至除了供應宮廷使用之外,尚還拿來作為對外貿易或賞賜四鄰小國使者及朝廷重臣的主要物品。

     尤其是在江西饒州禦器窯廠所制造出來的青龍白地花缸、九龍九鳳膳具諸器,以及多種龍鳳紋白瓷祭具器皿更是傲視天下的珍品,被人視為傳家之寶。

     而主持禦窯的太監和官員,卻将如此精緻的瓷器以多報少,将之偷出去販賣給富商大賈,取得之利益驚人之至。

     除了陶瓷業之外,開礦和冶鐵的弊端更多了。

     明初,官營的礦冶,包括金、銀、銅、鐵、鉛等。

    其中以鐵礦的開采最突出,早期,山東、山西、江西、陝西、湖廣、廣東六省,朝廷設了十三座鐵冶所,一年所生産的鐵,達到了七百五十多萬斤,如果再加上四川、河南等地的小礦廠,産量共達八百五十多萬斤。

     到了永樂年間,又在遵化、四川龍州、遼東等地新設鐵冶場,最高的年産量曾達到一千八百五十萬斤之巨,此後有所增減,相差不大。

     至於銀礦,在福建尤溪縣的銀礦場就設了四十餘座,而在陝西、貴州、雲南、湖廣等地又有金銀礦場數十處,生産出來的黃金一年約有五百兩、白銀約有四十萬兩之多。

     而鉛的産量最多,年産約有二千五百萬斤之巨,最高時超過二千七百萬斤。

     永樂之後,不僅官方在各地設礦冶場,民間亦在許多礦脈所在的山區開礦冶煉,以至礦冶的技術日益精進,單以鐵來說,不僅生鐵、熟鐵,甚至於精鋼都可煉成。

     至於銅器,金器、鑄錢、土木建築等技術,随著冶煉術的進步,也有了極大的改進和水準的提高。

     不過自從劉瑾掌握了朝政之後,這些由工部掌管的各地礦冶場,都有劉瑾派出的爪牙入駐,以緻産量日減,大批産品外流,顯然是人為的因素所緻。

     而紡織業來說,洪武年問在南京首設内外織染局,以後又在浙江、杭州、蘇州、紹興和四川、山西等地開設織染局,在南京設藍靛所,制造染料。

     永樂年間,遷都北京之後,又在北京設立了内外織染局,再加上陝西織染局,負責生産織造絲綢、棉布、駝氈等。

     所謂内外織染局,内局生産的織染品供應皇室,外局則供應朝廷所需。

     從永樂之後,棉紡織業便以江南的蘇、杭二州及松江為中心,這些地方生産出來的棉布,産量驚人,單翠供應軍需,一年達到三十餘萬匹之巨。

     而蘇州是皇家織造錦緞的昕在,可說是全國絲綢重鎮,全蘇州的出産量,已号稱是“日出萬綢、衣被天下”,而此地之織染局由太監所控制,自然中飽私囊,貪渎極為嚴重。

     金玄白聽了勞公秉和于八郎叙述這八個月輾轉於各地的所見所聞以及調查的結果,一方面感慨自己的無知,另一方面則痛恨劉瑾敗壞朝廷風氣,縱客朋黨在各地貪渎污錢,因此忍不住問道:“張大人,對於這種奸人,難道就沒有辦法對付嗎?” 張永之所以示意勞公秉和于八郎說出一路考查的結果,其目的便是要激起金玄白的義憤和不平。

     此刻,當他見到金玄白一臉憤慨之色,不禁心中暗暗竊喜,故意長長歎了口氣,道:“劉公公身居司禮太監之高位,權勢日盛,連皇上連續派出三次法王和國師要去刺殺他,結果都是一去無回。

    ” 金玄白冷笑道:“就因為他的身邊有劍神高天行和劍豪聶人遠護衛,所以你們一直沒有辦法對付他,是吧?” 張永苦笑了一下,道:“這裡的幾個人都是我們能信賴的,若是有别人在座,我們說了這種話,恐怕不出三日便會……” 他以乎作刀,放在頸脖之上,作了個砍頭的手勢,繼續道:“你想想看,有誰不怕?” 邵真人道:“張公公,以金大俠的武功修為,對付一個劍豪聶人遠絕對不成問題,不過再加上一個劍神高天行,就難說了!” 他的目光一閃,問道:“金大俠,請問令師槍神老前輩能不能為了拯救天下蒼生,重出江湖?如果他老人家肯出面對付劍神,事情就定了。

    ” 張永拍掌喜道:“哎呀,咱怎麼沒有想到這……” 金玄白打斷了他的話,道:“你們不用打這個主意,家師絕對不會重出江湖。

    ” 蔣弘武見到張永和邵真人一臉失望之色,問道:“金大俠,你能否說動少林和武當兩派掌門,請他們派出十八羅漢掌布陣,困住劍神高天行?” 金玄白搖頭道:“這是不可能的事,就算少林掌門肯答應,恐怕十八羅漢掌陣也困不住劍神高天行,何況此事牽涉到官家,少林掌門一定不肯這麼做!” 諸葛明點頭道:“張大人,金大俠之言不錯,武林之事要由武林中人自己解決,隻要先除掉劍豪聶人遠,就不怕劍神高天行不出來替徒兒報仇,到時候劉府一空,就容易得手了。

    ” 張永冷哼一聲道:“你說得容易,就算金大俠殺了聶人遠,可是劍神高天行出來之後,由誰對付他?” 金玄白沉吟一下,道:“我知道自己目前的功力,絕非劍神之敵,就算加緊修練,也非一年半載之功,所以出手得從長計議。

    ” 張永一笑,道:“沒有關系,反正我們有的是時間,就跟他先耗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