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走天梯
關燈
小
中
大
“雲龍八大式”輕功身法才能比拟,故此他一見金玄白提着長劍淩空舉步登高,立刻便明白這種輕功身法看來雖慢,其實比之飛身躍上本台要難上百倍。
龍飛凜然道:“戚師哥,他這是什麼身法?是不是少林派的淩空渡虛?” 戚威搖了搖頭,道:“不太像,不過……倒很像本門失傳的梯雲蹤身法……” 方士英道:“不會吧!據說梯雲蹤連師祖他老人家都沒練成,這小子年紀輕輕,又不是本門弟子,怎會練成梯雲蹤?” 他們在議論之際,蔣弘武、鄧公超、諸葛明等人也在議論紛紛,弄不明白金玄白為何露出這麼一手神奧的輕功身法。
他們聽都沒聽說過,當然更沒有可能看過有人施展出這種身法,所以也隻能胡亂揣測,最後得到的結論是槍神楚風神果然不愧是天下十大高手中的翹楚、除了槍法如神之外,連劍法、刀法、輕功都獨步天下,所以他的徒弟才能有如此高的成就…… 金玄白哪裡知道台下的那些人在議論什麼?他之所以顯露出這種輕功身法,目的便是要告訴崩雷神劍楊子威,自己也是出身武當。
然而他卻不知近五十年來,武當派上上下下近二千名弟子,包括一些長老在内,已經無人能練成這種輕功身法了。
就連當年像他這種心法的鐵冠道長本人,也因為内功不夠深厚,以緻沒能練成“走天梯”,鐵冠道長是武當長老,輩份較之上代掌門青木道長要高一輩,青木道長沒練成,他的徒弟黃葉道長自然也沒練成,而楊子威和林英豪縱然成名武林十多年,博得風雷雙劍的美名,卻也沒有看過這種輕功,更别說練過了。
所以金玄白出自好意地展露了這種輕功身法,卻沒能産生效果,楊子威依舊全身蓄滿真氣,挺劍凝視着金玄白。
看到楊子威眼中似乎有股火要冒出來,金玄白心中暗暗歎了口氣,不知要如何處置這個崩雷劍客才好,因為他剛才在氣憤之下,說出要以三招劍法擊敗楊子威,如今真要他這麼做,那麼豈不是要毀了楊子威一生奮鬥得來的名聲? 如果成名武林十多年的崩雷劍客,連人家三招劍法都敵不過,這種傷室已見是他能承受的?更深一層來說,對于立派百餘年來的武當也是極大的傷害。
金玄白心中意念飛馳,刹那之間想了許多,卻沒有一個妥善的辦法能讓這場比劍以最圓滿的方式結束。
他在台上走了兩步,隻見楊子威手中軟劍抖得筆直,擺出了武當七十二路亂披風劍法的起手式,渾身蓄滿勁道,于是他心頭一動,腳下一頓,緩緩舉劍而起,擺出了武當太乙劍法的起手式。
随着劍刀在他身前劃出一個小弧,劍光閃爍出絢麗的光芒,映着斜斜照下的陽光,在場的五十多個人都看到了從那三尺六寸長的秋水劍尖上,進射出長約五、六寸的劍芒,光耀奪目。
那道劍芒吞吐伸縮不定,如同活物,較之傳說中劍氣更是具形,似乎秋水劍原先的長度便是超過四尺以上,而這道劍芒應是實物…… 楊子威乍見對方擺出的劍式酷似本門太乙劍法的起手式,便是為之一愣,再一看到那道伸縮達五、六寸的劍芒,更為之凜然大驚。
武學之道毫無僥幸可言,練一日之功,方能收一日之效,尤其武當派偏重的内功修為一切的拳法、劍法都以内功為主,若無深厚的内功,那麼練劍的身、眼、步法都隻是形式上而已,并不能使劍法發揮出應有的威力,更遑論了解其中真髓了。
所以練劍首重練氣,氣功有成,劍法自然可以達到一種境界,否則徒具其形而不得其神,練劍毫無意義。
崩雷劍客楊子威在這刹那間,突然記起了當年初次學劍時,師父青水道長叙述的關于劍法修為的一段話,恍惚之間,似乎覺得自己就像十六歲時,在武當山後聆聽師父傳授劍術,那時青木道長運劍凝氣,劍尖進射出寸許的劍芒,真是耀眼生輝,使得他們這十多名初習劍法的弟子們欣羨不已,希望他日能有師尊這等成就,也能練成以真氣催化劍氣,再讓劍氣凝聚成劍芒。
楊子威記起了當年枯木師伯在他們這班弟子練劍稍有成就之後,曾叙述劍芒若是凝聚成形,可以真氣控制,催化成劍罡,劍罡練成之後,便可進修禦劍飛行之術,至此,已達劍仙的境界,飛劍出手,百步之内取人首級,僅憑意念使可控制飛劍運行的路徑和弧度,可說無堅不摧,天下無敵…… 無數的念頭,在這瞬息之間,充塞在楊子威的腦海裡,使得他的臉色更加凝重,眼神更加淩厲,禁不住心中無數的疑問,他沉聲道:“尊駕到底出身何派?怎不明說,以免引起誤會……” 金玄白道:“在
龍飛凜然道:“戚師哥,他這是什麼身法?是不是少林派的淩空渡虛?” 戚威搖了搖頭,道:“不太像,不過……倒很像本門失傳的梯雲蹤身法……” 方士英道:“不會吧!據說梯雲蹤連師祖他老人家都沒練成,這小子年紀輕輕,又不是本門弟子,怎會練成梯雲蹤?” 他們在議論之際,蔣弘武、鄧公超、諸葛明等人也在議論紛紛,弄不明白金玄白為何露出這麼一手神奧的輕功身法。
他們聽都沒聽說過,當然更沒有可能看過有人施展出這種身法,所以也隻能胡亂揣測,最後得到的結論是槍神楚風神果然不愧是天下十大高手中的翹楚、除了槍法如神之外,連劍法、刀法、輕功都獨步天下,所以他的徒弟才能有如此高的成就…… 金玄白哪裡知道台下的那些人在議論什麼?他之所以顯露出這種輕功身法,目的便是要告訴崩雷神劍楊子威,自己也是出身武當。
然而他卻不知近五十年來,武當派上上下下近二千名弟子,包括一些長老在内,已經無人能練成這種輕功身法了。
就連當年像他這種心法的鐵冠道長本人,也因為内功不夠深厚,以緻沒能練成“走天梯”,鐵冠道長是武當長老,輩份較之上代掌門青木道長要高一輩,青木道長沒練成,他的徒弟黃葉道長自然也沒練成,而楊子威和林英豪縱然成名武林十多年,博得風雷雙劍的美名,卻也沒有看過這種輕功,更别說練過了。
所以金玄白出自好意地展露了這種輕功身法,卻沒能産生效果,楊子威依舊全身蓄滿真氣,挺劍凝視着金玄白。
看到楊子威眼中似乎有股火要冒出來,金玄白心中暗暗歎了口氣,不知要如何處置這個崩雷劍客才好,因為他剛才在氣憤之下,說出要以三招劍法擊敗楊子威,如今真要他這麼做,那麼豈不是要毀了楊子威一生奮鬥得來的名聲? 如果成名武林十多年的崩雷劍客,連人家三招劍法都敵不過,這種傷室已見是他能承受的?更深一層來說,對于立派百餘年來的武當也是極大的傷害。
金玄白心中意念飛馳,刹那之間想了許多,卻沒有一個妥善的辦法能讓這場比劍以最圓滿的方式結束。
他在台上走了兩步,隻見楊子威手中軟劍抖得筆直,擺出了武當七十二路亂披風劍法的起手式,渾身蓄滿勁道,于是他心頭一動,腳下一頓,緩緩舉劍而起,擺出了武當太乙劍法的起手式。
随着劍刀在他身前劃出一個小弧,劍光閃爍出絢麗的光芒,映着斜斜照下的陽光,在場的五十多個人都看到了從那三尺六寸長的秋水劍尖上,進射出長約五、六寸的劍芒,光耀奪目。
那道劍芒吞吐伸縮不定,如同活物,較之傳說中劍氣更是具形,似乎秋水劍原先的長度便是超過四尺以上,而這道劍芒應是實物…… 楊子威乍見對方擺出的劍式酷似本門太乙劍法的起手式,便是為之一愣,再一看到那道伸縮達五、六寸的劍芒,更為之凜然大驚。
武學之道毫無僥幸可言,練一日之功,方能收一日之效,尤其武當派偏重的内功修為一切的拳法、劍法都以内功為主,若無深厚的内功,那麼練劍的身、眼、步法都隻是形式上而已,并不能使劍法發揮出應有的威力,更遑論了解其中真髓了。
所以練劍首重練氣,氣功有成,劍法自然可以達到一種境界,否則徒具其形而不得其神,練劍毫無意義。
崩雷劍客楊子威在這刹那間,突然記起了當年初次學劍時,師父青水道長叙述的關于劍法修為的一段話,恍惚之間,似乎覺得自己就像十六歲時,在武當山後聆聽師父傳授劍術,那時青木道長運劍凝氣,劍尖進射出寸許的劍芒,真是耀眼生輝,使得他們這十多名初習劍法的弟子們欣羨不已,希望他日能有師尊這等成就,也能練成以真氣催化劍氣,再讓劍氣凝聚成劍芒。
楊子威記起了當年枯木師伯在他們這班弟子練劍稍有成就之後,曾叙述劍芒若是凝聚成形,可以真氣控制,催化成劍罡,劍罡練成之後,便可進修禦劍飛行之術,至此,已達劍仙的境界,飛劍出手,百步之内取人首級,僅憑意念使可控制飛劍運行的路徑和弧度,可說無堅不摧,天下無敵…… 無數的念頭,在這瞬息之間,充塞在楊子威的腦海裡,使得他的臉色更加凝重,眼神更加淩厲,禁不住心中無數的疑問,他沉聲道:“尊駕到底出身何派?怎不明說,以免引起誤會……” 金玄白道:“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