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密室對話

關燈
” 那個灰衣人伸手朝街道一端指了指道:“齊大公子帶着四個随從乘馬車從這裡走的……” 金玄白沒等他把話說完,舉步急行而去。

    大約走出十多丈遠,都沒有看見馬車的蹤影,這時路上行人更加稀少,金玄白随便找了個路人,問清楚渡口所在的方向,立刻快步朝渡口而去。

     走到偏僻所在,他看見四下無人,立刻紮起長衫下擺,飛身上房,選擇一條直路,展開輕功,朝渡口方向飛掠過去。

     蘇州是南方的水鄉城市,除了浩渺的太湖在城西,尚有京杭大運河橫貫其中,除此之外,環繞蘇州四周的還有陽澄湖、石湖、金雞湖、黃天蕩等湖泊,蘇州在這片川渠交織的水網裡,形成河街相鄰,水陸并行的特殊景緻。

    唐代大詩人白居易便曾有“綠浪東西南北水,紅欄三百九十橋”的詩句,來形容這種“水多、橋多”的特殊景觀,使人為之遐想不已。

     而這三百多座橋大部份都是石拱橋,其中以建于唐代的“寶帶橋”最為有名,和四川的“朱浦橋”、河北的“安濟橋”、廣西的“程陽橋”并列為中國的四大古橋。

     這四大石拱古橋之中,尤以“寶帶橋”最為壯觀,它有五十三孔,并且孔孔相連,其中最中間的三孔最高,則是為了方便船隻通過而設計,整體橋面弧線也因此顯得更加優美。

     金玄白沒有經過寶帶橋,不過他所飛越的石橋最少也有二十多座,至于跨越的房舍更是不計其數,所幸地輕功造詣極深,多年來登山越嶺的修為,使得他騰掠在屋子之間的速度極快,有如在平地奔馳一般,沒多久功夫,便遠遠看到一條筆直大路,路的盡頭就是一片浩瀚的煙波大湖。

     他稍稍放緩了速度,正想躍到路上,耳邊已聽到一陣馬蹄之聲傳來。

    站在屋頂上轉身望去,隻見兩騎灰馬在前,中間一輛高轅馬車,另有兩騎快馬在後,正沿着大路,朝渡口馳去,距離他尚有二十多丈遠。

     金玄白愣了一下,忖道:“齊大公子莫非就坐在這輛馬車裡?怎麼我倒比他要快……” 他不敢相信自己奔驚的速度比馬還快,主要原因是他忘了此刻功力已經突破第六重,修為精進的程度超過他的想像。

     而另一個原因則是他循直線飛奔,而馬匹則要走在路上,自然受到地形的限制,而無法放蹄直奔,所以比較起來要慢得多了。

     不過金玄白沒有細想,心念一轉,準備想一個較為緩和的方式攔住馬車,而不緻譴齊玉龍産生誤會。

     然而就在他思忖之際,突然從路邊陰影處,奔出十幾個黑衣家面人,手持着鋼刀,将那輛馬車的去路攔住,刀影閃動下,那兩個護車的壯漢趕緊勒住缰繩,吆喝一聲示警。

     金玄白原先以為那些黑衣蒙面人是忍者,可是凝神一看,發現他們的裝束打扮,跟晚間襲擊自己的那些刀客完全一樣。

     他感到非常詫異,忖道:“這些人不是集賢堡所訓練的什麼鐵衛嗎?怎麼會襲擊齊玉龍?” 就在他思忖之際,那十幾個黑衣大漢已縱身上前,把四馬一車團團圍住,這時,馬車停住,車簾一掀,齊玉龍從車中走了出來,而那四個騎在馬上的勁裝大漢也都拔刀跳下了馬,護住齊玉龍。

     雖然被十多名黑衣橡面人圍住,可是齊玉龍到底是太湖王之子,見過不少大場面,臉上毫無畏懼之色,目光一掃四周,抱拳道:“在下太湖齊玉龍,不知道各位朋友來自何處,與在下以往有何過節?” 這時,黑衣蒙面人中有人壓低着嗓子喝道:“廢話不必多說,我們今天就是來取你的狗命!” 話聲一完,他領先一刀劈去,接着刀光閃動,那其他的十一名黑衣人也一齊出刀攻擊,刹時間力風急嘯,人影迅移,雙方已來往沖刺了二個回合。

     齊玉龍在刀氣襲體之際,已拔出随身攜帶的兩柄分水峨嵋刺,迎戰疾劈而下的鋼刀,雖然他的武功算是不錯,但是在五柄鋼刀的圍攻之下,很快便落入下風。

     而那四名護車的湖勇,情況更是糟糕,每個人都有兩柄鋼刀對付着,以緻二個回合下來,已是傷痕累累,血水四濺! 齊玉龍弄不清楚這些蒙面刀客來自何處,隻覺每一個人都是刀法淩厲,兇狠萬分,似乎與自己有不共戴天之仇一樣,刀刀都朝要害砍來,根本難以應付。

     他正心驚之際,隻聽到一聲有如鶴唳的清吟傳來,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