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落入敵手
關燈
小
中
大
多瑙河領航員--第十一章落入敵手
第十一章落入敵手
卡爾-德拉戈什及其部下邊打邊撤走了之後,勝利者先在戰鬥的地方停留了一會兒,準備好擊退敵人的反攻,與此同時,那輛馬車則向多瑙河方向遠去。
直到過了足夠長的時間,使他們能夠确信警方隊伍已完全撤離,那幫歹徒才在頭目的命令下上路了。
他們很快就抵達了不到五百米遠的河畔。
馬車在那兒等着他們,車的對面就是一艘平底駁船,在離岸幾米遠的地方便可以瞥見駁船的黑影。
距離不長,扛活的人卻很多。
不大會兒工夫,兩隻小船來來回回幾趟便把馬車上的貨物裝上了駁船。
馬車随即離開河邊,消失在黑夜裡。
大部分參加了林間空地那一戰的歹徒在拿到他們的報酬後,就陸續消散在曠野中。
隻有八個人上了駁船。
除了駁船甲闆上堆着的那些包裹,剛才發生的這樁罪行沒有留下其他任何痕迹。
事實上,流竄在多瑙河地區的這夥著名的強盜僅僅隻有這八個人。
至于其他人,他們隻是不确定的下級人員中的一小部分,根據作案地區的不同,選擇當地的人來幫忙。
這些人從來不參與真正意義上的搶劫,他們的角色僅僅限于運運貨、放放哨或者看看東西,而且隻是到了要向河邊運送贓物時才用到他們。
這種組織方式是最靈活機動的。
通過這種手段,匪幫在整個多瑙河流域擁有數不清的人手,而其中僅有極少數人了解自己參與的活動的性質。
這些人是從最愚昧無知的階層中招募來的,通常都是真正的粗人,他們還以為自己參加的是普普通通的走私活動,并且也不想知道得更多。
他們從來沒有打算在指揮他們行動的這人和那個著名的強盜拉德科之間建立絲毫的聯系。
這個“拉德科”盡管對他們隐瞞了自己的名字,但他似乎莫名其妙地喜歡在這個犯罪現場都留下一點洩露自己身份的痕迹。
其實仔細想想,這些雇來的人如此漠不關心事情的始末也是不足為奇的。
因為這些案件陸續發生在整個多瑙河流域,那麼長的距離,自然就很分散了。
每兩次案件發生的間歇,足以使公衆的情緒平靜下來。
拉德科這個姓氏隻是在各個警察局變得要悲的著名,那是由于他們集中了整個大河流域的控訴。
在各個城市、報紙都以頭版大标題的醒目報道渲染此事,所以有産階級也對拉德科特别關注。
但是,大多數人,尤其對農民而言,拉德科隻是普普通通的上個歹徒,并非與衆不同,遭他的殃也隻是一次,之後就再也不會看見他,很快就淡忘了。
不過,船上的那八名歹徒彼此可都十分熟悉,他們形成了一個真正的黑幫組織。
他們駕着這艘駁船不停地往返于多瑙河上。
一出現有利可圖的搶劫機會,他們就停泊下來,在附近招募必要的人馬,然後,等贓物都安全地裝上了他們的浮動蔽所,他們就重新起航,去窺探新的下手機會。
駁船裝滿以後,他們就到黑海去,那兒有一艘效忠于他們的汽輪按期與他們會合。
那些偷盜來的财物,有些甚至是以殺人為代價搶來的不義之财,隻要一過了汽輪的船舷,就變成光明正大的舶來品,能夠在遙遠的國度,在光天化日之下當着正人君子的面換成閃亮的金子。
前天夜裡,這夥歹徒是破例在上次作案不久後連續作案,不等人們的議論平息就又掀起軒然大波。
往常,他們是不會犯這種錯誤的。
短時間内接連作案,可能會使他們在當地招募的那些無意識的從犯醒悟過來。
可是,這一次,強盜頭子不在犯案之後馬上遠離,是有他的特殊原因的,而這個原因和卡爾-德拉戈什不無聯系。
警長在烏爾姆和弗裡德裡克-烏爾曼交談時,他的身份就已經暴露 在維也納,強盜頭子和他的副手蒂恰一起又發現了德拉戈什,從那以後,德拉戈什就一直被人暗中盯稍,盯梢的人都是當地的小喽羅,他們隻知道個大概。
而那艘賊船就在小漁船的前面幾公裡遠的地方,保持一定的距離航行。
在這片經常無遮無擋、并且遍布警察的地帶,這種諜報活動隻能間歇進行,而機緣偏偏從不讓卡爾-德拉戈什和他的主人一起被發現。
所以沒有任何迹象會讓人猜測漁船上住着兩個人,也決不會讓人認為有可能弄錯。
強盜頭子一邊派人盯梢,一邊設想着一記絕招。
幹掉偵探嗎?他不這麼打算。
至少在眼下,他隻想把偵探抓住。
有德拉戈什在手,他就有了一大筆資本,将來萬一遇到緊要關口,他也可以跟警方平起平坐地談條件。
好幾天了,綁架的機會都仍未到來。
或者小漁船晚上停得太靠近城鎮,或者在小船的近處有幾個警察巡視河岸,而這些警察是不會讓一個職業罪犯溜掉的。
八月二十九号早晨,終于,形勢顯得比較有利了。
頭天夜裡的暴風驟雨,掩護了正在襲擊哈格諾伯爵别墅的那夥強盜,同樣也會或多或少地沖散沿河監護警長的警察們,拉開警長所處位置前後兩哨之間的距離。
這位警長此刻會或許暫時處于孤立無援的境地。
必須抓住機會! 贓物裝上馬車後,蒂恰立即帶了兩個最勇敢的手下趕去執行任務。
我們已經看到了這三個亡命之徒是如何完成使命,領航員塞爾熱-拉德科又是如何代替偵探卡爾-德拉戈什成為他們的階下囚的。
直到這會兒,蒂恰在林間空地上僅僅來得及用簡短的幾句話向首領報告了他順利完成任務的情況,因為那時正巧有一班警察經過。
具體經過當然有必要詳談,可暫時還不是時候。
當務之急是要把堆在甲闆上的大批包裹清理掉,藏好。
于是船上的八個人馬不停蹄地一齊行動起來。
抱的抱,扛的扛,或者借用斜闆滑道,這些包裹沒幾分鐘就先被裝進了船裡,然後貨物就應最終入艙了,他們把底艙的地闆撬了起來,露出一個大開的入口,正常的話,這個開口下面應是滔滔江水。
可是,有人拎着燈下到這第二層艙室,借着燈光可以分辨出一堆雜亂的貨物占據了底層的一部分空間。
不過,還剩下很多地方,足夠把從哈格諾伯爵家搶來的東西安放下來,别人是難以覺察的。
事實上,這艘駁船被巧妙地作了手腳,它既是運輸工具,又是浮動住所,更是萬無一失的貯藏室。
在看得見的船體下面,還有一隻略小一點的暗船,暗船的甲闆就是明船的底。
這第二條船深約兩米,排水量很大,足以負載上面的船,可以把明船舉出水面一兩英尺,這可不太合适,如果不采取措施補救,就會露出馬腳。
可是,他們在艙底裝上一定重量的壓艙物,使暗船完全沒于水下,這樣,上面那隻船就始終保持住它空載時正常的吃水線。
明船的底艙總是空的,盜來的贓物堆放在第二層底艙,換出相應重量的壓艙物,因此從外觀上看不出任何改變。
如果這艘特制的駁船空載時的正常吃水僅有一英尺,現在它的吃水卻達七英尺左右,在多瑙河航行是不可能沒有實際困難的。
這就必須請一個技術超群的領航員才行。
匪幫雇了雅庫伯-奧古爾作他們的領航員,他是以色列人,也出生在魯塞小鎮。
雅庫伯-奧古爾富有在多瑙河領航的經驗,他對航道、路徑、沙灘皆了如指掌,本領可與塞爾熱-拉德科一争高下,穩躁舵把,他駕駛着駁船穿過急流,避開河道中不時遇上的暗礁。
至于警察,可以任由他們随便檢查這艘駁船。
可以讓他們測量船的内外高度而發現不了任何差距,還可以在船的四周探測卻碰不到水下的暗船,因為暗船設計建造得十分隐蔽,流線性的船身根本探測不出。
警察的所有調查都隻能得出一個結論,即這是一條空載的駁船,入水的深度嚴格符合它自身重量的要求。
而且船的證件亦是精心準備好的。
無論船是順流而下還是溯江而上,駁船總是或者前去提貨,或者卸完貨返回船籍港。
根據情況所需,船主時而是加拉茨的商人康士坦丁奈斯科先生,時而是維也納的商人聞澤爾-梅耶先生,怎樣最好就怎樣說,駁船的證件上蓋着地道的官方印章,完全符合規定,誰也不會想到去驗證一番。
即便真有人去了,他也可以在上述兩個城市找到康
直到過了足夠長的時間,使他們能夠确信警方隊伍已完全撤離,那幫歹徒才在頭目的命令下上路了。
他們很快就抵達了不到五百米遠的河畔。
馬車在那兒等着他們,車的對面就是一艘平底駁船,在離岸幾米遠的地方便可以瞥見駁船的黑影。
距離不長,扛活的人卻很多。
不大會兒工夫,兩隻小船來來回回幾趟便把馬車上的貨物裝上了駁船。
馬車随即離開河邊,消失在黑夜裡。
大部分參加了林間空地那一戰的歹徒在拿到他們的報酬後,就陸續消散在曠野中。
隻有八個人上了駁船。
除了駁船甲闆上堆着的那些包裹,剛才發生的這樁罪行沒有留下其他任何痕迹。
事實上,流竄在多瑙河地區的這夥著名的強盜僅僅隻有這八個人。
至于其他人,他們隻是不确定的下級人員中的一小部分,根據作案地區的不同,選擇當地的人來幫忙。
這些人從來不參與真正意義上的搶劫,他們的角色僅僅限于運運貨、放放哨或者看看東西,而且隻是到了要向河邊運送贓物時才用到他們。
這種組織方式是最靈活機動的。
通過這種手段,匪幫在整個多瑙河流域擁有數不清的人手,而其中僅有極少數人了解自己參與的活動的性質。
這些人是從最愚昧無知的階層中招募來的,通常都是真正的粗人,他們還以為自己參加的是普普通通的走私活動,并且也不想知道得更多。
他們從來沒有打算在指揮他們行動的這人和那個著名的強盜拉德科之間建立絲毫的聯系。
這個“拉德科”盡管對他們隐瞞了自己的名字,但他似乎莫名其妙地喜歡在這個犯罪現場都留下一點洩露自己身份的痕迹。
其實仔細想想,這些雇來的人如此漠不關心事情的始末也是不足為奇的。
因為這些案件陸續發生在整個多瑙河流域,那麼長的距離,自然就很分散了。
每兩次案件發生的間歇,足以使公衆的情緒平靜下來。
拉德科這個姓氏隻是在各個警察局變得要悲的著名,那是由于他們集中了整個大河流域的控訴。
在各個城市、報紙都以頭版大标題的醒目報道渲染此事,所以有産階級也對拉德科特别關注。
但是,大多數人,尤其對農民而言,拉德科隻是普普通通的上個歹徒,并非與衆不同,遭他的殃也隻是一次,之後就再也不會看見他,很快就淡忘了。
不過,船上的那八名歹徒彼此可都十分熟悉,他們形成了一個真正的黑幫組織。
他們駕着這艘駁船不停地往返于多瑙河上。
一出現有利可圖的搶劫機會,他們就停泊下來,在附近招募必要的人馬,然後,等贓物都安全地裝上了他們的浮動蔽所,他們就重新起航,去窺探新的下手機會。
駁船裝滿以後,他們就到黑海去,那兒有一艘效忠于他們的汽輪按期與他們會合。
那些偷盜來的财物,有些甚至是以殺人為代價搶來的不義之财,隻要一過了汽輪的船舷,就變成光明正大的舶來品,能夠在遙遠的國度,在光天化日之下當着正人君子的面換成閃亮的金子。
前天夜裡,這夥歹徒是破例在上次作案不久後連續作案,不等人們的議論平息就又掀起軒然大波。
往常,他們是不會犯這種錯誤的。
短時間内接連作案,可能會使他們在當地招募的那些無意識的從犯醒悟過來。
可是,這一次,強盜頭子不在犯案之後馬上遠離,是有他的特殊原因的,而這個原因和卡爾-德拉戈什不無聯系。
警長在烏爾姆和弗裡德裡克-烏爾曼交談時,他的身份就已經暴露 在維也納,強盜頭子和他的副手蒂恰一起又發現了德拉戈什,從那以後,德拉戈什就一直被人暗中盯稍,盯梢的人都是當地的小喽羅,他們隻知道個大概。
而那艘賊船就在小漁船的前面幾公裡遠的地方,保持一定的距離航行。
在這片經常無遮無擋、并且遍布警察的地帶,這種諜報活動隻能間歇進行,而機緣偏偏從不讓卡爾-德拉戈什和他的主人一起被發現。
所以沒有任何迹象會讓人猜測漁船上住着兩個人,也決不會讓人認為有可能弄錯。
強盜頭子一邊派人盯梢,一邊設想着一記絕招。
幹掉偵探嗎?他不這麼打算。
至少在眼下,他隻想把偵探抓住。
有德拉戈什在手,他就有了一大筆資本,将來萬一遇到緊要關口,他也可以跟警方平起平坐地談條件。
好幾天了,綁架的機會都仍未到來。
或者小漁船晚上停得太靠近城鎮,或者在小船的近處有幾個警察巡視河岸,而這些警察是不會讓一個職業罪犯溜掉的。
八月二十九号早晨,終于,形勢顯得比較有利了。
頭天夜裡的暴風驟雨,掩護了正在襲擊哈格諾伯爵别墅的那夥強盜,同樣也會或多或少地沖散沿河監護警長的警察們,拉開警長所處位置前後兩哨之間的距離。
這位警長此刻會或許暫時處于孤立無援的境地。
必須抓住機會! 贓物裝上馬車後,蒂恰立即帶了兩個最勇敢的手下趕去執行任務。
我們已經看到了這三個亡命之徒是如何完成使命,領航員塞爾熱-拉德科又是如何代替偵探卡爾-德拉戈什成為他們的階下囚的。
直到這會兒,蒂恰在林間空地上僅僅來得及用簡短的幾句話向首領報告了他順利完成任務的情況,因為那時正巧有一班警察經過。
具體經過當然有必要詳談,可暫時還不是時候。
當務之急是要把堆在甲闆上的大批包裹清理掉,藏好。
于是船上的八個人馬不停蹄地一齊行動起來。
抱的抱,扛的扛,或者借用斜闆滑道,這些包裹沒幾分鐘就先被裝進了船裡,然後貨物就應最終入艙了,他們把底艙的地闆撬了起來,露出一個大開的入口,正常的話,這個開口下面應是滔滔江水。
可是,有人拎着燈下到這第二層艙室,借着燈光可以分辨出一堆雜亂的貨物占據了底層的一部分空間。
不過,還剩下很多地方,足夠把從哈格諾伯爵家搶來的東西安放下來,别人是難以覺察的。
事實上,這艘駁船被巧妙地作了手腳,它既是運輸工具,又是浮動住所,更是萬無一失的貯藏室。
在看得見的船體下面,還有一隻略小一點的暗船,暗船的甲闆就是明船的底。
這第二條船深約兩米,排水量很大,足以負載上面的船,可以把明船舉出水面一兩英尺,這可不太合适,如果不采取措施補救,就會露出馬腳。
可是,他們在艙底裝上一定重量的壓艙物,使暗船完全沒于水下,這樣,上面那隻船就始終保持住它空載時正常的吃水線。
明船的底艙總是空的,盜來的贓物堆放在第二層底艙,換出相應重量的壓艙物,因此從外觀上看不出任何改變。
如果這艘特制的駁船空載時的正常吃水僅有一英尺,現在它的吃水卻達七英尺左右,在多瑙河航行是不可能沒有實際困難的。
這就必須請一個技術超群的領航員才行。
匪幫雇了雅庫伯-奧古爾作他們的領航員,他是以色列人,也出生在魯塞小鎮。
雅庫伯-奧古爾富有在多瑙河領航的經驗,他對航道、路徑、沙灘皆了如指掌,本領可與塞爾熱-拉德科一争高下,穩躁舵把,他駕駛着駁船穿過急流,避開河道中不時遇上的暗礁。
至于警察,可以任由他們随便檢查這艘駁船。
可以讓他們測量船的内外高度而發現不了任何差距,還可以在船的四周探測卻碰不到水下的暗船,因為暗船設計建造得十分隐蔽,流線性的船身根本探測不出。
警察的所有調查都隻能得出一個結論,即這是一條空載的駁船,入水的深度嚴格符合它自身重量的要求。
而且船的證件亦是精心準備好的。
無論船是順流而下還是溯江而上,駁船總是或者前去提貨,或者卸完貨返回船籍港。
根據情況所需,船主時而是加拉茨的商人康士坦丁奈斯科先生,時而是維也納的商人聞澤爾-梅耶先生,怎樣最好就怎樣說,駁船的證件上蓋着地道的官方印章,完全符合規定,誰也不會想到去驗證一番。
即便真有人去了,他也可以在上述兩個城市找到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