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山水水
關燈
小
中
大
引子
孤獨的身影,攀緣于茫茫群山之間。
他背負一個破舊的帆布包,腳蹬一雙粗皮高幫的遠足靴,色彩各異的泥漿覆蓋了工裝褲的原色,惟有肩頭所扛的儀器在直射的烈日熠熠發光。
很顯然,這是一個科研工作者,孑然一身深入高原腹地,用雙足丈量着他那無比艱辛的考察生涯—— 頗有些西部影業公司大片中慣有的悲壯。
"這是什麼年頭的事?"攝像記者邊操控袖珍數碼攝像機邊問。
他的職責是拍攝動态資料,所以不曾費心去看攝制組事先傳給報社的新聞背景。
"應該是本世紀初。
"場記信口答道。
"幹嘛非要實拍啊?費那麼大的勁……攝影棚完全可以達到同樣的效果。
"頭一夜沒睡好的攝像記者嘟囔囔。
"别說電腦合成,就是真的搭景,投資也能比這少一半!" "不止——可這不是宣傳需要嘛,不這麼幹你們媒體炒什麼啊?"年長的文字記者回頭笑笑,幫着攝制方格外強調"你們"。
這是一部題為《朔天雄魂》的大片,制作者是西部影業公司。
影片通過對一名水利專家的描寫,反映了21世紀初葉中國水利界對南水北調問題的争執、論證和規劃;主人公曾提出并完善朔天運河這一宏偉的大西線調水設想,但終因當時的國力、資金和技術等因素而未能如願,抱憾終生。
該片計劃年内推出,其時正是大西線調水工程全面開工之日,故而多少也能起到些宣傳作用。
為了制造一種商業上的轟動效應,西影公司強調本片的所有外景全部實拍,除極端情況外(比如影片中大規模洩洪淹沒整座城市的鏡頭)決不使用電腦合成特技。
一時間人們議論紛紛,對此舉措毀譽參半。
一組鏡頭拍罷,攝制人員三三兩兩地準備進餐。
剛下來的男主角喝着保溫的罐裝熱飲(在這麼高寒的地帶,他可不敢喝在網上公開标榜"我隻喝某某某"的品牌冷飲),同時把目光随意地投向遠方。
他愣住了—— 真有一個人在那裡! 孤獨的身影,攀緣于茫茫群山之間。
他背負一個破舊的帆布包,腳蹬一雙粗皮高幫的遠足靴,色彩各異的泥漿覆蓋了工裝褲的原色,就連肩頭所扛的儀器上也塗着一層厚厚的鏽斑…… 一 "聽說上午你到保衛部門保人了?"星河一進來小齊就笑着問道。
"别提了,一個老同學。
"星河一手托食盤一手清開桌上的山山水水,對着電腦報出要上的站點,一邊狼吞虎咽一邊浏覽新聞。
"到底怎麼回事?"小齊拉過一把椅子在他對面騎着坐下。
"據說他背着危險品滿山轉悠,正好撞進咱們工區,對保安的态度又極端蠻橫,到了保衛部主任面前才提我的名字:'我認識你們的星總!别說那些保安,就是您的級别比他都差着一級半呢吧?'結果讓我這費周折!" "什麼危險品啊?" "說是研究出一種岩體軟化劑,能把高原最終融成平地。
"看到小齊瞪大雙眼,星河露出一個兒童般的笑容。
"剛才回來的路上我問他原理和成份來着,他說那是他導師一生的心血,得保密。
" "聽着怎麼像是科幻小說?"小齊笑道。
"什麼?"星河沒聽明白。
"小時候讀的科幻盡是這樣的——'哥哥給我留下一段程序……',接下來就可以很從容地瞎編了。
"小齊臉上的表情變得極為豐富。
"呵呵。
也不能說他的研究一點道理沒有,他還是有個好導師的。
"星河對小齊的嘲弄不以為然。
"他小時候挺聰明的。
當年我們都是北師大資環系02級少年基地班的,後來研究生碩博連讀,我倆分别進了相鄰的兩所名校:号稱他們學校地質獨一無二,我們學校水利盡領風騷——所以他玩山比較牛,而我玩水比較牛。
" "後來呢?"小齊聽出了星河話裡的戲谑成份。
"後來我進了水利部,他進了地質部。
再後來我被調來大西線調水,他被開除公職了。
" "為什麼?" "不清楚。
"對此星河諱莫如深。
午飯之後星河就開始忙起來了,今天有好幾個問題必須解決,其中之一就是要最後落實最佳爆破點。
大西線調水路線的地形特點是多水的西南地勢高,缺水的西北和華北地勢逐級降低,這就形成了一個從西南向東北傾斜的有利于區域間調水的大環境——從比例稍微大點的地圖上就能很明顯地看出來。
從雅魯藏布江到黃河,直線距離近百萬米,實際流程還要加倍,可整條線路低平順直,引水可全靠自流實現。
在個别爆破點搞人工塌方堆石築壩,諸江溢流,施工簡單。
所以幾天後的"大西線第一爆"是整個工程的頭等大事,也是星河負責區段的一道重要工序。
這一步完成了,剩下的事黃河他老人家自己就能幹了。
晚飯的時候星河去看了郭威,而後者還在睡覺。
星河胳膊底下夾着軟包裝的二鍋頭,這一口是他在北京上學時養成的習慣。
本科畢業後他和郭威就很少能見面了,但每年至少要一起喝上一次——其實兩個人都不能喝,就是迷戀那種所謂的感覺。
不過眼下在這裡喝還是有實際意義的:暖胃。
"哥們現在要飯到你門上了。
"郭威笑嘻嘻地盤腿坐在床上,身上散發出山野間難聞的怪味,一個典型的毫無落魄感的落魄者。
郭威的提醒在星河心頭出示了一張畢業前夕的老照片—— "哥們将來要是要飯要到你門上,你可别放狗出來……"郭威大着舌頭到處和别人碰瓶子,而所有的人都豪邁地拍着胸脯說: "沒問題,有我吃的就有你吃的!" 隻有星河皺着眉頭表示不滿。
他和郭威是同寝好友,但他不喜歡郭威那種毫無節制的放縱: "我說你喝差不多成了!" "哥們将來要是要飯……" "去你媽的,我才不給呢!"星河一把奪過郭威手裡的酒瓶,後者一個趔趄,動作滑稽,衆人哄笑,星河也跟着笑了。
"你要是真要飯要到我門上我才不給呢,你想啊,我要真把你當哥們就不會讓你混到這一步……" 酒酣耳熱,猶在昨日。
盡管兩人都賣力地為彼此間的人際關系做着貢獻,可再怎麼裝也回不去當年的宿舍公寓了。
疼癢鹹淡地道了道昔日同窗的近況,話題還是扯回眼下的工程。
不過星河很小心,盡量不去觸碰郭威的此行目的,一走到門口就給岔開。
"那就給我講講你們那個什麼朔天大運河吧。
"郭威披着個舊大衣,一臉疲憊地靠在床角。
那個貌似道具的帆布包坐在地上,可鏽中閃光的儀器卻躺在床上靠牆的位置,顯出主人對它的愛護。
星河看着郭威的臉,很想建議他刮刮胡子,但到底沒有說出口。
"現在叫東西大運河。
"當初叫朔天運河是根據首尾兩頭起的名:自雅魯藏布江朔瑪灘到天津出海口;現在的"東西大運河"是為了與曆史上"南北大運河"相對應。
"從哪兒說起啊?你上學的時候又不是沒學過。
" "早忘了,再說當時也沒好好學。
" 是啊,你一直在研究你的生物化學來着。
星河心想。
"就從你負責的地段開始吧。
" 郭威的态度總讓星河感覺他是在等一個什麼人。
故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耗掉多餘的時間。
"東西大運河的前期首項工程,就是要炸開碼曲黃河入拉加峽前的攔門石,讓黃河奔瀉而下,用人工泥石流沖刷黃河河床……我知道你最反感這個,但我現在不想和你争論。
"星河搶在郭威臉上現出不屑之前先加了個注釋,及時堵上了他那張慣于嘲弄别人的嘴。
"反正我們是打算采用這個方法,其效果是大量運輸泥沙,擴充河道。
然後在野狐峽建築低壩淤泥庫,保護龍羊峽水庫……算了,我知道一提到黃河河道的事你就沒心思再往下聽了。
" "沖流法降低黃河河床"和"幹挖法降低黃河河床"是星河與郭威從上學起就開始争論的問題。
沒想到當初的胡說八道,今天真成了各自不同道路的基石。
上學時郭威就是一個為大家公認的空想家。
早在大一的時候,他就對黃河的地上河狀态耿耿于懷,一心想琢磨出個辦法來"解決"它。
那時他有一個異想天開的"隧洞爆破"方案,即在黃河下面屯隧道,一路埋設炸藥,通過爆破實現河道的人工塌陷,以強行降低河床,然後再靠河流的自然沖刷帶走沉積物。
當年所有師生都嘲笑郭威這自以為深思熟慮的方案,隻是考慮到他的年齡才不予計較,根本沒人和他進行學理上的探讨。
隻有星河的嘲諷還稍微耐心一些,他拍着郭威的肩膀說: "費不費勁啊?你在旁邊再開一條河好不好啊?就算再開一條河,也比這樣來的省錢啊!" 星河也就順嘴那麼一說,說完就忘了,可沒想到郭威沒把這視為諷刺,卻當成對他啟發極大的至理名言,真的開始緻力于"平行河道"方案,還給自己的計劃起了個頗為吓人的名字——《第二黃河》。
說實話他論證得十分認真,典籍沒少查,計算沒少做——該學期除了個别相關學科優秀之外差點全科不及格。
"我記得是16年吧?"郭威一臉壞笑地插話,果然把思路拉回到淤泥庫之前。
"'大西線調水工程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可以保證黃河永不斷流,使常年徑流量獲得巨大增加,河道不再淤積。
而河水的沖刷作用,16年就可使河床下降15到20米。
'當年的報告上是這麼寫的吧?" "要是用大型挖泥船在河床上攪拌,8年就能獲此效果。
"星河沉着臉不理郭威的諷刺,接着他的話碴兒往下說。
"黃河将從地上懸河變為真正的地下河,達到徹底根治的目的。
那時從鄭州到河口就是一條千米寬十米深的平流河,通航十萬噸級巨輪不成問題。
" 其實效益遠不止這些——由于省出大量的河灘地和河口淤泥地,新生良田的面積可以億公頃計。
"接着說你要幹的這部分吧。
"郭威一下退回到他那高深莫測的孤獨中去。
"當黃河水位降到海拔3366米以下,……"星河邊想邊說,語氣開始變得機械,仿佛上一次在電視台專業節目中的冗長叙述。
"當黃河水位降到海拔3366米以下,與草地就會有一個30到80米的落差。
"郭威搶過星河的話頭。
"草地積水迅速排出,年增河水80億立方米。
整個計劃三年完工,造田600萬畝,以後每年開發泥炭1億噸。
" "原來你都記得!"郭威對數字的記憶有着超強的能力,這點從上學起星河就由衷地欽佩。
"還不是老一套,這麼多年一點沒變。
"郭威輕蔑地把頭扭向一邊。
"我還以為有什麼新鮮玩藝呢。
" 星河突然有一種受了侮辱的感覺。
他馬上意
他背負一個破舊的帆布包,腳蹬一雙粗皮高幫的遠足靴,色彩各異的泥漿覆蓋了工裝褲的原色,惟有肩頭所扛的儀器在直射的烈日熠熠發光。
很顯然,這是一個科研工作者,孑然一身深入高原腹地,用雙足丈量着他那無比艱辛的考察生涯—— 頗有些西部影業公司大片中慣有的悲壯。
"這是什麼年頭的事?"攝像記者邊操控袖珍數碼攝像機邊問。
他的職責是拍攝動态資料,所以不曾費心去看攝制組事先傳給報社的新聞背景。
"應該是本世紀初。
"場記信口答道。
"幹嘛非要實拍啊?費那麼大的勁……攝影棚完全可以達到同樣的效果。
"頭一夜沒睡好的攝像記者嘟囔囔。
"别說電腦合成,就是真的搭景,投資也能比這少一半!" "不止——可這不是宣傳需要嘛,不這麼幹你們媒體炒什麼啊?"年長的文字記者回頭笑笑,幫着攝制方格外強調"你們"。
這是一部題為《朔天雄魂》的大片,制作者是西部影業公司。
影片通過對一名水利專家的描寫,反映了21世紀初葉中國水利界對南水北調問題的争執、論證和規劃;主人公曾提出并完善朔天運河這一宏偉的大西線調水設想,但終因當時的國力、資金和技術等因素而未能如願,抱憾終生。
該片計劃年内推出,其時正是大西線調水工程全面開工之日,故而多少也能起到些宣傳作用。
為了制造一種商業上的轟動效應,西影公司強調本片的所有外景全部實拍,除極端情況外(比如影片中大規模洩洪淹沒整座城市的鏡頭)決不使用電腦合成特技。
一時間人們議論紛紛,對此舉措毀譽參半。
一組鏡頭拍罷,攝制人員三三兩兩地準備進餐。
剛下來的男主角喝着保溫的罐裝熱飲(在這麼高寒的地帶,他可不敢喝在網上公開标榜"我隻喝某某某"的品牌冷飲),同時把目光随意地投向遠方。
他愣住了—— 真有一個人在那裡! 孤獨的身影,攀緣于茫茫群山之間。
他背負一個破舊的帆布包,腳蹬一雙粗皮高幫的遠足靴,色彩各異的泥漿覆蓋了工裝褲的原色,就連肩頭所扛的儀器上也塗着一層厚厚的鏽斑…… 一 "聽說上午你到保衛部門保人了?"星河一進來小齊就笑着問道。
"别提了,一個老同學。
"星河一手托食盤一手清開桌上的山山水水,對着電腦報出要上的站點,一邊狼吞虎咽一邊浏覽新聞。
"到底怎麼回事?"小齊拉過一把椅子在他對面騎着坐下。
"據說他背着危險品滿山轉悠,正好撞進咱們工區,對保安的态度又極端蠻橫,到了保衛部主任面前才提我的名字:'我認識你們的星總!别說那些保安,就是您的級别比他都差着一級半呢吧?'結果讓我這費周折!" "什麼危險品啊?" "說是研究出一種岩體軟化劑,能把高原最終融成平地。
"看到小齊瞪大雙眼,星河露出一個兒童般的笑容。
"剛才回來的路上我問他原理和成份來着,他說那是他導師一生的心血,得保密。
" "聽着怎麼像是科幻小說?"小齊笑道。
"什麼?"星河沒聽明白。
"小時候讀的科幻盡是這樣的——'哥哥給我留下一段程序……',接下來就可以很從容地瞎編了。
"小齊臉上的表情變得極為豐富。
"呵呵。
也不能說他的研究一點道理沒有,他還是有個好導師的。
"星河對小齊的嘲弄不以為然。
"他小時候挺聰明的。
當年我們都是北師大資環系02級少年基地班的,後來研究生碩博連讀,我倆分别進了相鄰的兩所名校:号稱他們學校地質獨一無二,我們學校水利盡領風騷——所以他玩山比較牛,而我玩水比較牛。
" "後來呢?"小齊聽出了星河話裡的戲谑成份。
"後來我進了水利部,他進了地質部。
再後來我被調來大西線調水,他被開除公職了。
" "為什麼?" "不清楚。
"對此星河諱莫如深。
午飯之後星河就開始忙起來了,今天有好幾個問題必須解決,其中之一就是要最後落實最佳爆破點。
大西線調水路線的地形特點是多水的西南地勢高,缺水的西北和華北地勢逐級降低,這就形成了一個從西南向東北傾斜的有利于區域間調水的大環境——從比例稍微大點的地圖上就能很明顯地看出來。
從雅魯藏布江到黃河,直線距離近百萬米,實際流程還要加倍,可整條線路低平順直,引水可全靠自流實現。
在個别爆破點搞人工塌方堆石築壩,諸江溢流,施工簡單。
所以幾天後的"大西線第一爆"是整個工程的頭等大事,也是星河負責區段的一道重要工序。
這一步完成了,剩下的事黃河他老人家自己就能幹了。
晚飯的時候星河去看了郭威,而後者還在睡覺。
星河胳膊底下夾着軟包裝的二鍋頭,這一口是他在北京上學時養成的習慣。
本科畢業後他和郭威就很少能見面了,但每年至少要一起喝上一次——其實兩個人都不能喝,就是迷戀那種所謂的感覺。
不過眼下在這裡喝還是有實際意義的:暖胃。
"哥們現在要飯到你門上了。
"郭威笑嘻嘻地盤腿坐在床上,身上散發出山野間難聞的怪味,一個典型的毫無落魄感的落魄者。
郭威的提醒在星河心頭出示了一張畢業前夕的老照片—— "哥們将來要是要飯要到你門上,你可别放狗出來……"郭威大着舌頭到處和别人碰瓶子,而所有的人都豪邁地拍着胸脯說: "沒問題,有我吃的就有你吃的!" 隻有星河皺着眉頭表示不滿。
他和郭威是同寝好友,但他不喜歡郭威那種毫無節制的放縱: "我說你喝差不多成了!" "哥們将來要是要飯……" "去你媽的,我才不給呢!"星河一把奪過郭威手裡的酒瓶,後者一個趔趄,動作滑稽,衆人哄笑,星河也跟着笑了。
"你要是真要飯要到我門上我才不給呢,你想啊,我要真把你當哥們就不會讓你混到這一步……" 酒酣耳熱,猶在昨日。
盡管兩人都賣力地為彼此間的人際關系做着貢獻,可再怎麼裝也回不去當年的宿舍公寓了。
疼癢鹹淡地道了道昔日同窗的近況,話題還是扯回眼下的工程。
不過星河很小心,盡量不去觸碰郭威的此行目的,一走到門口就給岔開。
"那就給我講講你們那個什麼朔天大運河吧。
"郭威披着個舊大衣,一臉疲憊地靠在床角。
那個貌似道具的帆布包坐在地上,可鏽中閃光的儀器卻躺在床上靠牆的位置,顯出主人對它的愛護。
星河看着郭威的臉,很想建議他刮刮胡子,但到底沒有說出口。
"現在叫東西大運河。
"當初叫朔天運河是根據首尾兩頭起的名:自雅魯藏布江朔瑪灘到天津出海口;現在的"東西大運河"是為了與曆史上"南北大運河"相對應。
"從哪兒說起啊?你上學的時候又不是沒學過。
" "早忘了,再說當時也沒好好學。
" 是啊,你一直在研究你的生物化學來着。
星河心想。
"就從你負責的地段開始吧。
" 郭威的态度總讓星河感覺他是在等一個什麼人。
故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耗掉多餘的時間。
"東西大運河的前期首項工程,就是要炸開碼曲黃河入拉加峽前的攔門石,讓黃河奔瀉而下,用人工泥石流沖刷黃河河床……我知道你最反感這個,但我現在不想和你争論。
"星河搶在郭威臉上現出不屑之前先加了個注釋,及時堵上了他那張慣于嘲弄别人的嘴。
"反正我們是打算采用這個方法,其效果是大量運輸泥沙,擴充河道。
然後在野狐峽建築低壩淤泥庫,保護龍羊峽水庫……算了,我知道一提到黃河河道的事你就沒心思再往下聽了。
" "沖流法降低黃河河床"和"幹挖法降低黃河河床"是星河與郭威從上學起就開始争論的問題。
沒想到當初的胡說八道,今天真成了各自不同道路的基石。
上學時郭威就是一個為大家公認的空想家。
早在大一的時候,他就對黃河的地上河狀态耿耿于懷,一心想琢磨出個辦法來"解決"它。
那時他有一個異想天開的"隧洞爆破"方案,即在黃河下面屯隧道,一路埋設炸藥,通過爆破實現河道的人工塌陷,以強行降低河床,然後再靠河流的自然沖刷帶走沉積物。
當年所有師生都嘲笑郭威這自以為深思熟慮的方案,隻是考慮到他的年齡才不予計較,根本沒人和他進行學理上的探讨。
隻有星河的嘲諷還稍微耐心一些,他拍着郭威的肩膀說: "費不費勁啊?你在旁邊再開一條河好不好啊?就算再開一條河,也比這樣來的省錢啊!" 星河也就順嘴那麼一說,說完就忘了,可沒想到郭威沒把這視為諷刺,卻當成對他啟發極大的至理名言,真的開始緻力于"平行河道"方案,還給自己的計劃起了個頗為吓人的名字——《第二黃河》。
說實話他論證得十分認真,典籍沒少查,計算沒少做——該學期除了個别相關學科優秀之外差點全科不及格。
"我記得是16年吧?"郭威一臉壞笑地插話,果然把思路拉回到淤泥庫之前。
"'大西線調水工程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可以保證黃河永不斷流,使常年徑流量獲得巨大增加,河道不再淤積。
而河水的沖刷作用,16年就可使河床下降15到20米。
'當年的報告上是這麼寫的吧?" "要是用大型挖泥船在河床上攪拌,8年就能獲此效果。
"星河沉着臉不理郭威的諷刺,接着他的話碴兒往下說。
"黃河将從地上懸河變為真正的地下河,達到徹底根治的目的。
那時從鄭州到河口就是一條千米寬十米深的平流河,通航十萬噸級巨輪不成問題。
" 其實效益遠不止這些——由于省出大量的河灘地和河口淤泥地,新生良田的面積可以億公頃計。
"接着說你要幹的這部分吧。
"郭威一下退回到他那高深莫測的孤獨中去。
"當黃河水位降到海拔3366米以下,……"星河邊想邊說,語氣開始變得機械,仿佛上一次在電視台專業節目中的冗長叙述。
"當黃河水位降到海拔3366米以下,與草地就會有一個30到80米的落差。
"郭威搶過星河的話頭。
"草地積水迅速排出,年增河水80億立方米。
整個計劃三年完工,造田600萬畝,以後每年開發泥炭1億噸。
" "原來你都記得!"郭威對數字的記憶有着超強的能力,這點從上學起星河就由衷地欽佩。
"還不是老一套,這麼多年一點沒變。
"郭威輕蔑地把頭扭向一邊。
"我還以為有什麼新鮮玩藝呢。
" 星河突然有一種受了侮辱的感覺。
他馬上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