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的生命

關燈
看來鄧林人緣還不錯,有不少人惦記他,可惜卻沒人知道他的下落。

     【2】 郭威孤獨地走在陽光灑瀉的大街上。

    在他的周圍,春意已經顯露,整個城市正在蘇醒,不像春節前後,在偏僻些的街道上幾乎見不到一個人影。

     現在郭威眼前的街道就是偏僻而陌生的,他隻記得小時候好像來過這裡一次,不過那已經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由于郭威一路上都在東張西望,結果不小心撞到了一個人身上。

     “對不……”郭威還沒道歉完就自己搖搖頭,因為他撞的是個郵筒。

    沒有生命的郵筒是不會回應他所傳達的任何信息的。

     郭威到這裡是為了尋找鄧林。

     昨天晚上,郭威再次不抱任何希望地“敲打”鄧林的信箱,沒想到居然得到了一句回音: “沒把我忘了吧?” “你這些天跑哪兒去了?”郭威急忙動手發問,全然不顧網絡中例行的客套。

     “近來我臨時有事外出,使用電腦不便,暫時沒能與大家聯系,十分抱歉。

    ” “你到底在哪兒?”郭威繼續問道。

     “我現在使用電腦仍不方便,暫時不與大家聯系了。

    ” “你等會兒……”郭威急忙按鍵,可一時竟不知該說些什麼,就這麼眼看着鄧林溜下了網絡。

     直到這時郭威才發覺不對,因為上述語言根本不像鄧林平時的風格——除了第一句。

    這根本不像是對話,倒像是對方給來訪者的留言。

     鄧林“講話”總是繪聲繪色的。

    郭威不禁陷入回憶。

    他有時說話愛開玩笑,有時又娓娓道來,比如上次他在解釋“虛拟現實”技術的時候…… “一位神父懷着崇敬的心情走進一座具有古代風格的宏偉教堂,一邊聽向導解說,一邊沿着走廊向前走,同時觀賞着四周那高聳的圓柱。

    接着兩人又來到室外,突然盤旋着升上了天空;他們飛過教堂的屋頂,圍着鐘樓旋轉飛翔,最後又慢慢越過圓頂落回地面。

    ” 郭威看得幾乎入迷。

     “其實這位神父從來也沒有到過這座法國東南部城市郊外的教堂,因為它早在180年前就已經倒塌了,唯一保留下來的隻有馬廄。

    其實在整個‘參觀’過程中,神父本人根本就不在法國,而他的向導也一直沒有離開過法國首都巴黎。

    這次旅行完全是依靠電腦網絡中的一種功能進行的,利用這一功能,任何人隻要頭帶一種特殊的裝置,就能像真的一樣享受到這一美妙的教堂遊覽。

    ” “這是科幻吧?”鄧林講完很久,郭威才故事中出來,不過他馬上給自己的話做了補充。

    “但很快就會成為現實。

    ”“根本不對,因為這一‘旅行’早在1993年就在一次電腦會議上被表演過了,它就是所謂的‘虛拟現實’技術。

    ” ………… 郭威試着再次進入了鄧林的信箱,果然發現留言一點沒變。

     于是郭威決定着手尋找鄧林。

     要想在現實中找一個網友很不容易,因為你根本不知道他的任何特征。

    一個網絡中的英雄,在現實中也許隻是個懦夫;一位網上智者,也許隻是生活中的一個傻瓜;甚至有這樣一種說法——“在網上沒有人知道你是一隻狗”。

     郭威自然有郭威的辦法,他開始追蹤鄧林的電話号碼。

    這對一般用戶來說也很難辦到,但郭威有個小軟件,可以自動跟蹤對方的電話——即使是憑對方的留言也行。

    他以前沒對鄧林這樣做過,他覺得在網上應該互相尊重,而且誰知道對方是不是也能監視他的行為呢。

     很快,郭威得到了鄧林的電話。

    下面的問題就簡單了,郭威開始在一張電話号碼光盤上查詢機主的名字。

    電子信息檢索就是方便,否則就要抱着那本厚厚的電話号碼本計算筆畫了。

     機主姓沈,這并不奇怪,這也許是鄧林媽媽的電話,也許鄧林爸爸姓沈而鄧林是随母姓,也許鄧林在網上用的根本不是真名。

     接着郭威又根據電話的局号查出了地區,好在爸爸的資料很多,擁有各種地圖光盤。

     可下面怎麼辦呢,總不能挨家挨戶地去敲門吧?據說在美國,如果你不按期交費,不但會登出電話号碼,還會把家庭住址什麼的都登出來。

     但當時郭威還是決定,利用第二天沒課的下午去那個地區轉一趟。

     于是今天郭威就來了,可到了之後他便發現,自己這純粹是一種盲目的舉動。

     街道上熙熙攘攘,陽光下人流如織,怎麼可能找到一個從來沒有見過面的人呢?郭威站在過街天橋上面,俯看着下面川流不息的車輛,一輛救護車在車流中費力地左右穿行……郭威突然覺得自己有些耽誤時間,大家都在忙忙碌碌生活和工作,而自己卻毫無目的地在這裡閑逛。

    郭威決定回家了。

     【3】 這是一個最新版本的即時戰略遊戲,也是郭威近來最愛玩的遊戲。

    遊戲從人類的遠古時代開始,部落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