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S你绛紫的溫柔
關燈
小
中
大
了一個又一個小時。
當我疲憊地關機并拔掉最後一個電源插座時,窗外已是一片陽光燦爛。
我厭煩地把床上的報紙和書籍推到一邊,發現根本沒必要再去讀它們。
網上無限的資源每個小時都會使我的新聞消息得到迅速更新,我覺得自己已經從生理角度對任何紙質的印刷品産生了過敏反應。
過度的興奮使我根本無法入睡,因此我決定回家。
我已經有兩個月沒回家了,應該有一些紙制的信件到來。
走在路上,我感覺周圍的景色是“绛紫”的虛假,人們的容貌是“绛紫”的醜陋,甚至包括我一向喜愛的少女和兒童。
事實上少女在我眼裡已經不複存在,我能看到的隻有少婦和女童,而這兩者又都已歸入難以忍受的行列。
極少數實在無法上下挂靠的年齡段者,要麼恐怖的令我作嘔,要麼标緻的讓我隻剩下沖動——沒有任何詩意般的美麗存在。
我有氣無力地告訴司機我要去的地方,我似乎已經厭倦了用語音表達信息的方式。
車窗外掠過一張張不真實的面孔,我無論如何不能認為他們比剛才的符号更為真實。
突然間我在人海中發現了我的父親,兩個月的時間竟使他變得如此蒼老。
我看着他艱難地從車堆中推出自己的舊車,感到他竟然如此地遙遠和陌生,陌生得就像是一個熟人。
我得知鐘情出事的時候天還不算太晚,我被尋呼機的複台信息震醒時正值黃昏。
我打電話的同時開啟電腦,向呼台問清胡圖的留言後便匆忙連入網絡。
食堂早已關門,我抓起昨天咬過一口的漢堡。
聊天室裡,胡圖正語氣平和地與鐘情說話,從他看似漫無邊際的閑談中,我能夠真切地感覺到他那良苦的用心。
我一進去就給了鐘情一個熱情的擁抱,并盡量小心地避免提起那個敏感話題。
這時胡圖發過來一條隻有我能看到的信息:“鐘情的精神狀态很不穩定。
” 我本想回信息詢問詳情,可一看到屏幕胡圖邀請鐘情出來一起吃點東西的字句,馬上附議表示贊同。
鐘情的反應十分冷淡,一時間我悲哀地意識以前那種良好的關系可能再也不會重現。
“别呀,自從上次吃過飯,這些日子咱們可一直就在網上見面了。
” 雖說我的本意十分真誠,但這行字一上屏幕我還是立即感到後悔。
因為這正戳到了鐘情的痛處,網友的真實見面對他來說恐怕已經成為一個一觸即痛的禁忌。
如果這時不發生劉芸上網并呼叫鐘情的事也許就不會有後面的災難性後果了,我們很有可能最終說服鐘情與我們一起去吃飯,大不了爛醉如泥的鐘情由我們兩人負責扛回宿舍。
然而從鐘情突然加快的話語中我們不但得知劉芸又對他發出了聊天的邀請,還從他一行行平淡的字迹中感受到一種十足的憤怒和絕望,也許這些天來對方一直對他糾纏不休。
這時胡圖忍不住使用了激烈的語氣,讓鐘情“不要理他!把呼機關掉!”,而我卻手足無措,不知現在自己應該扮演一個什麼樣的角色。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鐘情都保持着沉默,我們猜他一定正在與劉芸互通信息,接着他突然開口,語氣嚴厲:“長痛不如短痛,這回和他說清楚了可能更好,一勞永逸一了百了!”我們還沒來得及對鐘情的說法給出意見和評價,系統就顯示他已經掉線。
不得不承認當時我們的确有些慌亂,我問胡圖能不能查到鐘情當前的位置,胡圖說他隻能試試看。
我知道胡圖已經下班,在家裡上網軟件工具也許不夠。
我語無倫次地寫到“在如今這個時代不會有什麼問題”,胡圖忙裡偷閑地回答說“問題是鐘情本來就有點問題!”随後胡圖便不再說話,而我拿煙的手則不停地輕微亂抖。
直到胡圖終于查出鐘情的地址之後我才意識到我們犯了一個錯誤,真正需要查找的應該是劉芸而不是鐘情了,于是忙亂再次被重複。
當我打車趕到那所高校的東門時,胡圖已經等在那裡了。
我們一起沖向那高大的台階。
這裡我以前來過,它擁有一個曆史博物館般巨大的半包圍連體結構,前方是一片半月形的草坪,四周蒼松翠柏。
我曾經在一個忙碌的早晨,坐在這裡的石階上等人。
二層通往封閉實驗室的路口已經被人守住,一些看起來是醫護人員的人頻繁進出,忙忙碌碌。
一名保衛人員伸手攔住我們,然後把我們帶進旁邊的一個房間。
我們問裡面是不是發生了什麼事,他反問我們說你們是否認識張國平和劉軍,我們陌生地聽着後面那個名字,同時對前一個名字也幾乎同樣陌生。
盡管那次吃飯時我們各自向對方介紹了自己,但我們仍然更習慣以鐘情而不是什麼張國平相稱,這正如我從來不管胡圖叫楊平而他也從來不管我叫郭威一樣。
但我們很快便同時意識到,所謂劉軍就是那個男性的劉芸。
我們費了好大勁才向他解釋清楚,我們和鐘情的關系屬于網上的朋友。
負責對我們訊問的是一位中年警察,在整個過程中,我發現他不但善良和藹,而且決不是那種看不起知識看不起網絡的前朝老朽,但他還是對我們的許多回答如聽天書。
後來不得不找了一個年輕的專業警察來問我們,他的态度明顯不如前者。
關于當晚的許多具體細節我都是後來從網絡上知道的,那些無孔不入的網蟲們一個個好像比親曆者還要清楚。
比如對于我們接受警察訊問一節的描述就十分詳細,連我們當時的表情都渲染得活靈活現,而對此我和胡圖在BBS上卻諱莫如深,從來不曾提起。
自從事件發生之後,我們就不敢再用原來的網上姓名,以避免好事者們的不停騷擾。
我們各自換了新名,彼此心照不宣,冷眼翻看着有關此事的一切信息。
當我疲憊地關機并拔掉最後一個電源插座時,窗外已是一片陽光燦爛。
我厭煩地把床上的報紙和書籍推到一邊,發現根本沒必要再去讀它們。
網上無限的資源每個小時都會使我的新聞消息得到迅速更新,我覺得自己已經從生理角度對任何紙質的印刷品産生了過敏反應。
過度的興奮使我根本無法入睡,因此我決定回家。
我已經有兩個月沒回家了,應該有一些紙制的信件到來。
走在路上,我感覺周圍的景色是“绛紫”的虛假,人們的容貌是“绛紫”的醜陋,甚至包括我一向喜愛的少女和兒童。
事實上少女在我眼裡已經不複存在,我能看到的隻有少婦和女童,而這兩者又都已歸入難以忍受的行列。
極少數實在無法上下挂靠的年齡段者,要麼恐怖的令我作嘔,要麼标緻的讓我隻剩下沖動——沒有任何詩意般的美麗存在。
我有氣無力地告訴司機我要去的地方,我似乎已經厭倦了用語音表達信息的方式。
車窗外掠過一張張不真實的面孔,我無論如何不能認為他們比剛才的符号更為真實。
突然間我在人海中發現了我的父親,兩個月的時間竟使他變得如此蒼老。
我看着他艱難地從車堆中推出自己的舊車,感到他竟然如此地遙遠和陌生,陌生得就像是一個熟人。
我得知鐘情出事的時候天還不算太晚,我被尋呼機的複台信息震醒時正值黃昏。
我打電話的同時開啟電腦,向呼台問清胡圖的留言後便匆忙連入網絡。
食堂早已關門,我抓起昨天咬過一口的漢堡。
聊天室裡,胡圖正語氣平和地與鐘情說話,從他看似漫無邊際的閑談中,我能夠真切地感覺到他那良苦的用心。
我一進去就給了鐘情一個熱情的擁抱,并盡量小心地避免提起那個敏感話題。
這時胡圖發過來一條隻有我能看到的信息:“鐘情的精神狀态很不穩定。
” 我本想回信息詢問詳情,可一看到屏幕胡圖邀請鐘情出來一起吃點東西的字句,馬上附議表示贊同。
鐘情的反應十分冷淡,一時間我悲哀地意識以前那種良好的關系可能再也不會重現。
“别呀,自從上次吃過飯,這些日子咱們可一直就在網上見面了。
” 雖說我的本意十分真誠,但這行字一上屏幕我還是立即感到後悔。
因為這正戳到了鐘情的痛處,網友的真實見面對他來說恐怕已經成為一個一觸即痛的禁忌。
如果這時不發生劉芸上網并呼叫鐘情的事也許就不會有後面的災難性後果了,我們很有可能最終說服鐘情與我們一起去吃飯,大不了爛醉如泥的鐘情由我們兩人負責扛回宿舍。
然而從鐘情突然加快的話語中我們不但得知劉芸又對他發出了聊天的邀請,還從他一行行平淡的字迹中感受到一種十足的憤怒和絕望,也許這些天來對方一直對他糾纏不休。
這時胡圖忍不住使用了激烈的語氣,讓鐘情“不要理他!把呼機關掉!”,而我卻手足無措,不知現在自己應該扮演一個什麼樣的角色。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鐘情都保持着沉默,我們猜他一定正在與劉芸互通信息,接着他突然開口,語氣嚴厲:“長痛不如短痛,這回和他說清楚了可能更好,一勞永逸一了百了!”我們還沒來得及對鐘情的說法給出意見和評價,系統就顯示他已經掉線。
不得不承認當時我們的确有些慌亂,我問胡圖能不能查到鐘情當前的位置,胡圖說他隻能試試看。
我知道胡圖已經下班,在家裡上網軟件工具也許不夠。
我語無倫次地寫到“在如今這個時代不會有什麼問題”,胡圖忙裡偷閑地回答說“問題是鐘情本來就有點問題!”随後胡圖便不再說話,而我拿煙的手則不停地輕微亂抖。
直到胡圖終于查出鐘情的地址之後我才意識到我們犯了一個錯誤,真正需要查找的應該是劉芸而不是鐘情了,于是忙亂再次被重複。
當我打車趕到那所高校的東門時,胡圖已經等在那裡了。
我們一起沖向那高大的台階。
這裡我以前來過,它擁有一個曆史博物館般巨大的半包圍連體結構,前方是一片半月形的草坪,四周蒼松翠柏。
我曾經在一個忙碌的早晨,坐在這裡的石階上等人。
二層通往封閉實驗室的路口已經被人守住,一些看起來是醫護人員的人頻繁進出,忙忙碌碌。
一名保衛人員伸手攔住我們,然後把我們帶進旁邊的一個房間。
我們問裡面是不是發生了什麼事,他反問我們說你們是否認識張國平和劉軍,我們陌生地聽着後面那個名字,同時對前一個名字也幾乎同樣陌生。
盡管那次吃飯時我們各自向對方介紹了自己,但我們仍然更習慣以鐘情而不是什麼張國平相稱,這正如我從來不管胡圖叫楊平而他也從來不管我叫郭威一樣。
但我們很快便同時意識到,所謂劉軍就是那個男性的劉芸。
我們費了好大勁才向他解釋清楚,我們和鐘情的關系屬于網上的朋友。
負責對我們訊問的是一位中年警察,在整個過程中,我發現他不但善良和藹,而且決不是那種看不起知識看不起網絡的前朝老朽,但他還是對我們的許多回答如聽天書。
後來不得不找了一個年輕的專業警察來問我們,他的态度明顯不如前者。
關于當晚的許多具體細節我都是後來從網絡上知道的,那些無孔不入的網蟲們一個個好像比親曆者還要清楚。
比如對于我們接受警察訊問一節的描述就十分詳細,連我們當時的表情都渲染得活靈活現,而對此我和胡圖在BBS上卻諱莫如深,從來不曾提起。
自從事件發生之後,我們就不敢再用原來的網上姓名,以避免好事者們的不停騷擾。
我們各自換了新名,彼此心照不宣,冷眼翻看着有關此事的一切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