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嘯如槍
關燈
小
中
大
的計劃終于還是在理論上變得可以被實施了。
第一個克隆嬰兒是在月神的庇護下誕生的,并成功地成長于月海基地當中。
因為就在窗戶紙即将被點破的那一刹那,全球性的法律也同時被通過:禁止——這次可是明令“禁止”,而不再是單純的“禁止投資”了——在地球的任何地方進行有關克隆人的實驗,同時也不接納任何以克隆方式“出生”的人。
換言之,那位“誕生”于桂宮蟾房的孩子将終生不得返回他做為種族原籍的地球故鄉。
這一法律在通過之後的一段時間裡,造成了大批生物學家紛紛追随嫦娥而去的荒誕景觀。
可惜好景不長,月球近鄰很快就步地球之後塵,也強行通過了“禁研禁克”的有關法律。
當然了,對于第一個成功的克隆人并不予驅趕——本來嘛,法律從來都是既往不咎的。
科學家要搞研究,而社會學家則要講倫理,公婆各有其理。
就在雙方劍拔弩張之際,天文學家楊站出來說話了。
于是,我們的悲慘命運也就開始了。
這位年輕時曾在地球亞洲東部一所綜合性高等學府受過良好教育的著名天文學家認為,其實問題十分簡單:既然地月系統甚至整個太陽系都不允許克隆人的存在,那麼就讓他們前往遙遠的外太空好了;每一個生命都由生存的權利,被某些智慧制造出來的當然更是如此,說不定人類當初就是所謂“上帝”們的克隆産物呢;完全可以任他們去建立文明,任他們自生自滅。
這一觀點就是後來被迅速發展和完善,也就是著名的“星際綠化”計劃。
——4—— “現在開始疏散!現在開始疏散!” 單調而威嚴的聲音在整個部落的上空回蕩,提醒着人們大潮的即将到來。
本來正在工作的人群迅速地從堤壩上蜂擁下來,仿佛一群潰敗的散兵。
每個人都争相沖向臨近的制高點,每個人都在為自己生命的延續提高着保險系數。
部落長站在遠處,默默地注視着狼奔豕突的人群。
他能夠明顯地看出,在這種混亂的背後,隐藏着一種内在的有條不紊。
所有的人都沒有隻顧自己,而是在互幫互助。
不過在這種關懷的背後,好像總讓人感覺到某種強加予的東西。
人群的目标是部落長後方的巨大平台。
這是一個高度極高面積極大的金屬平台。
從它的側面可以看出,它曾被幾經修葺。
這是數次大潮的結果。
每次大潮到來之際,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它。
它已經成為一個拯救人們于水火的象征。
雖說平時它隻是一種圖騰般的擺設,但在大潮真的來臨之際,則立即成為一處行之有效的救援避難所。
潰退的速度是極為敏捷的,剛才還在視野遠處指揮疏散的“眼鏡”已經突然出現在了部落長的身邊。
不容部落長分說,他便被“眼鏡”一把拉住,腳步不穩地卷入了奔向平台的人流。
部落長本不想随行,但是沒有辦法,大潮的“先頭部隊”已經湧過來了,隻有身不由己地繼續被人潮所裹脅。
在撤退的圖中,“眼鏡”依舊盡職盡責地帶領壓陣部隊搜索殘存的部落民。
在平台腳下,部落長的到來令大家讓出一條道路,但當他開始向上運動時,就隻有像普通部落民那樣費力地攀登了。
部落長喘息着爬到頂部,接住了上面伸出的援手。
“都搜索完了?”部落長的呼吸剛開始變得勻稱,就看到“眼鏡”的頭也從平台邊緣露了出來。
部落長向他伸出手去。
“我這一隊完了,估計下面至少還有500人。
”“眼鏡”費力地爬上來,從他的臉上可以看出他已經十分疲憊。
“但是……我在這上面還有責任。
” 部落長搖了搖頭。
“我不是在質問你。
” 已經直立起來的“眼鏡”順着部落長的目光看去,大批大批的部落民正在繼續跑向平台。
“至少還有500人……”部落長幾乎不出聲地念叨着。
其時平台已搖搖欲墜,但“至少還有500人”繼續湧向這裡。
他們争相攀爬,而且上面的居民還在不停地伸出援手,無私地拉扯着他們的命運。
“全體都上來會完蛋的!”部落長喃喃自語。
一幕幕幼年曾在電腦中看到過的景象在他的腦海中浮現。
那是根據上幾次大潮的殘存記錄複原出的圖像。
在大潮到來之際,大家一起湧向平台,然後…… “那你說該怎麼辦?”“眼鏡”似乎是以一種不懷好意的口吻明知故問。
這又涉及到一個道德與文明的沖突問題。
其實與其同舟共濟,還不如各自逃生。
部落長突然想起一個著名的故事,那是他在呀呀學語的成長期中從電腦那裡聽來的。
現在,那個深沉的聲音再度響起,反複地在他耳邊回蕩: “泉涸,魚相與處于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 這是《莊子·大宗師》或者《莊子·天運》裡的話,它的意思是說,當泉水幹涸的時候,魚兒們在水份正在日趨減少的淤泥中苟且偷生,它們互相呵着氣以滋護對方,互相吐着唾沫濕潤對方,與其如此,還不如相忘于水源充足的大江大湖之中。
是的,不如相忘于江湖。
部落長揮了一下手,動作幅度很小,但卻十分有力。
“願意另謀生路的,跟我走。
” ——5—— 與其說是由于這些人認識到了平台的危險性,還不如說是因為部落長的威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隻有部落長自己清楚,其實他也還沒有一個十分完善的新方法。
幸好部落長良好的記憶幫助了他,在與下一個部落交界的地方果然還有一座廢棄了多年的高塔。
塔壁上已經布滿了各種貝殼的痕迹。
從塔上方的界面來看,這座建築也是經過多次補充修築的。
“我怎麼不知道這裡?”“眼鏡”好奇地撫摸着那粗糙的塔壁。
雖然他極不樂意,但最終還是跟來了。
短暫的文明總是讓我們來不及清算前輩的遺産。
部落長在心中抒發感慨。
但是現在他沒時間回答“眼鏡”的問題,而是眺望着遠方。
“我們的世界從來都是靠團結和互助度過難關的。
”“眼鏡”仍在嘟囔。
“但每次也都因此踩熄了文明的火種。
”這次部落長應答得卻十分幹脆。
部落長的這種想法來自安定的無潮時期。
他在考察了曆次文明被大潮澆滅的曆史後發現,每次人們總是想大而全地解決所有人的民生問題,但每次大家都無一例外地一起殉道。
正當部落長打算提出一個新的解決方案時,這一期的大潮提前到來了。
也許必須放棄所謂的互助原則,恢複到最原始的本能狀态?部落長不敢繼續想下去。
可是在一個極端惡劣的環境下,又怎麼能夠做到全體一緻呢?難道就不需要保留下文明的火種嗎? 遠方,在部落長目力所及之處,高大的平台轟然倒塌。
其實大潮剛剛淹沒了它的底層,它的淪陷完全是因為其承重能力已達到了極限。
絕大部分人都被砸死和摔傷,幸存者們從泥漿中艱難地爬起來,漫無目的地四散開來。
有的人正在無意中接近着高塔。
大家面面相觑地望着部落長。
“是不是需要準備好武器。
”“眼鏡”已經不動聲色到了惡毒的程度。
“不必了。
”部落長歎了一口氣。
“他們根本來不及跑到這裡。
” 在那些活下來的四散奔逃的人群後面,排山倒海的巨浪已經兇猛地壓砸了過來。
高塔上的個别人壓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失聲痛哭,涕泗滂沱。
他們也許是慶幸自己追随部落長的正确,也許是被眼前的悲慘情景觸動了内心世界。
但是
第一個克隆嬰兒是在月神的庇護下誕生的,并成功地成長于月海基地當中。
因為就在窗戶紙即将被點破的那一刹那,全球性的法律也同時被通過:禁止——這次可是明令“禁止”,而不再是單純的“禁止投資”了——在地球的任何地方進行有關克隆人的實驗,同時也不接納任何以克隆方式“出生”的人。
換言之,那位“誕生”于桂宮蟾房的孩子将終生不得返回他做為種族原籍的地球故鄉。
這一法律在通過之後的一段時間裡,造成了大批生物學家紛紛追随嫦娥而去的荒誕景觀。
可惜好景不長,月球近鄰很快就步地球之後塵,也強行通過了“禁研禁克”的有關法律。
當然了,對于第一個成功的克隆人并不予驅趕——本來嘛,法律從來都是既往不咎的。
科學家要搞研究,而社會學家則要講倫理,公婆各有其理。
就在雙方劍拔弩張之際,天文學家楊站出來說話了。
于是,我們的悲慘命運也就開始了。
這位年輕時曾在地球亞洲東部一所綜合性高等學府受過良好教育的著名天文學家認為,其實問題十分簡單:既然地月系統甚至整個太陽系都不允許克隆人的存在,那麼就讓他們前往遙遠的外太空好了;每一個生命都由生存的權利,被某些智慧制造出來的當然更是如此,說不定人類當初就是所謂“上帝”們的克隆産物呢;完全可以任他們去建立文明,任他們自生自滅。
這一觀點就是後來被迅速發展和完善,也就是著名的“星際綠化”計劃。
——4—— “現在開始疏散!現在開始疏散!” 單調而威嚴的聲音在整個部落的上空回蕩,提醒着人們大潮的即将到來。
本來正在工作的人群迅速地從堤壩上蜂擁下來,仿佛一群潰敗的散兵。
每個人都争相沖向臨近的制高點,每個人都在為自己生命的延續提高着保險系數。
部落長站在遠處,默默地注視着狼奔豕突的人群。
他能夠明顯地看出,在這種混亂的背後,隐藏着一種内在的有條不紊。
所有的人都沒有隻顧自己,而是在互幫互助。
不過在這種關懷的背後,好像總讓人感覺到某種強加予的東西。
人群的目标是部落長後方的巨大平台。
這是一個高度極高面積極大的金屬平台。
從它的側面可以看出,它曾被幾經修葺。
這是數次大潮的結果。
每次大潮到來之際,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它。
它已經成為一個拯救人們于水火的象征。
雖說平時它隻是一種圖騰般的擺設,但在大潮真的來臨之際,則立即成為一處行之有效的救援避難所。
潰退的速度是極為敏捷的,剛才還在視野遠處指揮疏散的“眼鏡”已經突然出現在了部落長的身邊。
不容部落長分說,他便被“眼鏡”一把拉住,腳步不穩地卷入了奔向平台的人流。
部落長本不想随行,但是沒有辦法,大潮的“先頭部隊”已經湧過來了,隻有身不由己地繼續被人潮所裹脅。
在撤退的圖中,“眼鏡”依舊盡職盡責地帶領壓陣部隊搜索殘存的部落民。
在平台腳下,部落長的到來令大家讓出一條道路,但當他開始向上運動時,就隻有像普通部落民那樣費力地攀登了。
部落長喘息着爬到頂部,接住了上面伸出的援手。
“都搜索完了?”部落長的呼吸剛開始變得勻稱,就看到“眼鏡”的頭也從平台邊緣露了出來。
部落長向他伸出手去。
“我這一隊完了,估計下面至少還有500人。
”“眼鏡”費力地爬上來,從他的臉上可以看出他已經十分疲憊。
“但是……我在這上面還有責任。
” 部落長搖了搖頭。
“我不是在質問你。
” 已經直立起來的“眼鏡”順着部落長的目光看去,大批大批的部落民正在繼續跑向平台。
“至少還有500人……”部落長幾乎不出聲地念叨着。
其時平台已搖搖欲墜,但“至少還有500人”繼續湧向這裡。
他們争相攀爬,而且上面的居民還在不停地伸出援手,無私地拉扯着他們的命運。
“全體都上來會完蛋的!”部落長喃喃自語。
一幕幕幼年曾在電腦中看到過的景象在他的腦海中浮現。
那是根據上幾次大潮的殘存記錄複原出的圖像。
在大潮到來之際,大家一起湧向平台,然後…… “那你說該怎麼辦?”“眼鏡”似乎是以一種不懷好意的口吻明知故問。
這又涉及到一個道德與文明的沖突問題。
其實與其同舟共濟,還不如各自逃生。
部落長突然想起一個著名的故事,那是他在呀呀學語的成長期中從電腦那裡聽來的。
現在,那個深沉的聲音再度響起,反複地在他耳邊回蕩: “泉涸,魚相與處于陸,相呴以濕,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 這是《莊子·大宗師》或者《莊子·天運》裡的話,它的意思是說,當泉水幹涸的時候,魚兒們在水份正在日趨減少的淤泥中苟且偷生,它們互相呵着氣以滋護對方,互相吐着唾沫濕潤對方,與其如此,還不如相忘于水源充足的大江大湖之中。
是的,不如相忘于江湖。
部落長揮了一下手,動作幅度很小,但卻十分有力。
“願意另謀生路的,跟我走。
” ——5—— 與其說是由于這些人認識到了平台的危險性,還不如說是因為部落長的威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但隻有部落長自己清楚,其實他也還沒有一個十分完善的新方法。
幸好部落長良好的記憶幫助了他,在與下一個部落交界的地方果然還有一座廢棄了多年的高塔。
塔壁上已經布滿了各種貝殼的痕迹。
從塔上方的界面來看,這座建築也是經過多次補充修築的。
“我怎麼不知道這裡?”“眼鏡”好奇地撫摸着那粗糙的塔壁。
雖然他極不樂意,但最終還是跟來了。
短暫的文明總是讓我們來不及清算前輩的遺産。
部落長在心中抒發感慨。
但是現在他沒時間回答“眼鏡”的問題,而是眺望着遠方。
“我們的世界從來都是靠團結和互助度過難關的。
”“眼鏡”仍在嘟囔。
“但每次也都因此踩熄了文明的火種。
”這次部落長應答得卻十分幹脆。
部落長的這種想法來自安定的無潮時期。
他在考察了曆次文明被大潮澆滅的曆史後發現,每次人們總是想大而全地解決所有人的民生問題,但每次大家都無一例外地一起殉道。
正當部落長打算提出一個新的解決方案時,這一期的大潮提前到來了。
也許必須放棄所謂的互助原則,恢複到最原始的本能狀态?部落長不敢繼續想下去。
可是在一個極端惡劣的環境下,又怎麼能夠做到全體一緻呢?難道就不需要保留下文明的火種嗎? 遠方,在部落長目力所及之處,高大的平台轟然倒塌。
其實大潮剛剛淹沒了它的底層,它的淪陷完全是因為其承重能力已達到了極限。
絕大部分人都被砸死和摔傷,幸存者們從泥漿中艱難地爬起來,漫無目的地四散開來。
有的人正在無意中接近着高塔。
大家面面相觑地望着部落長。
“是不是需要準備好武器。
”“眼鏡”已經不動聲色到了惡毒的程度。
“不必了。
”部落長歎了一口氣。
“他們根本來不及跑到這裡。
” 在那些活下來的四散奔逃的人群後面,排山倒海的巨浪已經兇猛地壓砸了過來。
高塔上的個别人壓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失聲痛哭,涕泗滂沱。
他們也許是慶幸自己追随部落長的正确,也許是被眼前的悲慘情景觸動了内心世界。
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