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關燈
應該是怎樣的?” “應該是根本沒有人知道他的存在!完全不知道有這樣的殺手存在!” “那麼他應該如何行事呢?” “采用完全不為人知的手法!” “可以說得具體一點嗎?” “可以,每一次行事的結果,自然是有人死亡,要使死者的死因,完全不涉及被殺!” “可以再具體一些嗎?” “可以,例如安排成為意外……看來純粹是意外。

    由于意外死亡事件極多,所以隻要安排得好,受懷疑的機會,也就等于零。

    ” “你難道不知道,如今科學的鑒證和檢查方法越來越精密周全,‘安排意外’被發現的機會,已越來越多了?這并不是最好辦法,還不容易明白嗎?” “……” “可以舉出更好辦法的例子嗎?” “可以,比安排意外死亡更好的辦法,是安排死者自殺!每天都有許多人自殺,任何人都會自殺。

    雖然有些人,看起來無論如何不會自殺,但隻要安排巧妙,有确鑿的證據證明他是自殺的話,就不會有任何懷疑。

    躲在黑暗中的殺手,也永遠不會被人發覺!” “很好的答案,但是要怎麼樣,才能令得一個被殺的人,有确鑿的證據,證明他毫無疑問,是死于自殺的呢?” “這……當然不能一概而論,要看具體的情形,具體的對象,靈活運用。

    ” “你可知道最好的方法,是由誰來下手殺人?” “這個……當然是由死者自己下手,不然,就不是證據确鑿的自殺了!” “好極,明白了這一點,你就很懂得陰謀殺人的法門了。

    再問你一個題外的問題,你可知道這種殺人方法,一個十分成功的例子?” “知道,若幹年之前,蘇聯特工人員殺了美國的一個科學家,就是成功的例子!” “可以把這個例子,約略介紹一下嗎?” “可以,殺手把死者每天的活動範圍,記錄下來,一連三年,锲而不舍,把記錄下來的活動範圍,用線條表示出來。

    同時,把一種土蜂一生的活動規律,也用線條表示出來,兩者之間,十分類似。

    然後,再把兩者的紀錄,一起交給死者。

    死者一看,自己的活動,竟然和昆蟲一樣,生命一點意義也沒有,他就厭世自殺了!” “你可知這件事的經過,曾被詳細記述過?” “知道,記述這件事的人,是一位極著名的傳奇人物,他用《規律》這個題目來記這件事。

    ” “你對這件事的評價如何?” “嗯……這樣的殺人方法,使死者自己殺死自己,那才真正稱得上出神入化!” “你能用同樣的方法去殺人嗎?” “我願意接受挑戰,不過我希望先知道,我要殺的是什麼人。

    ” “原振俠,原振俠醫生。

    有沒有問題?” “……” “被他的大名吓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