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關燈
類發掘殆盡之際,人類自然而然,想到了海底所蘊藏的各種豐富資源。

     事實上,海底石油的開采,早在幾十年前,便已實行。

    蘇聯的基輔油田,就是從海底取得石油的,英國的北海油田,更是舉世知名。

     近年來,科學家又發現,在大洋的深底,被稱為“海溝”的一種地理現象之下,蘊藏着驚人的金屬礦藏。

    科學家将這種在幾千公尺深海底的礦藏,定名為“錳團塊”,據估計,這種礦藏,是陸地礦藏的八十倍到一千倍。

    尤其是放射性元素的蘊藏量,钴、鈾,藏量之豐富,更可以使任何有意制造核武器,或取得核動力的地區垂涎欲滴。

     這些礦藏的主權屬于什麼人?應該怎麼分配?由于大海不屬于任何國家,所以這個問題一直沒有解決。

    在科學技術還未曾可以開發這些礦藏之時,這問題并不迫切,可是在科學技術突飛猛進之下,這個問題,已經需要開始解決了──要不然,極有可能因為争奪資源,而形成大規模的戰争。

     引起各國政府開始讨論,如何分配海底資源的直接起因,是一個中法混血兒李邦殊“幹的好事”。

     李邦殊的父親是中國人,母親是法國人。

    早幾十年,很奇怪,中國浙江省的一個小縣份青田縣(曆史上著名的預言家劉伯溫,就是浙江青田人),有許多人,離鄉背井,選擇了法國作為他們的僑居地。

     青田人到了法國,生活當然不會很好,但是倒有不少法國女郎,十分喜歡中國人,所以娶法國女郎做妻子的中國人相當多。

     第一代在法國生活的中國人,生活當然不會很好,可是他們的下一代,卻和典型的法國人沒有什麼分别,李邦殊就是這樣的一個典型。

    “邦殊”是他法文名字的譯音,“李”是他的姓。

     李邦殊并不是什麼大人物,如果說他能組織一個大規模國際會議,而且這個國際會議,顯然不會在和諧的氣氛之下進行,并且,這個會議的結果,對人類曆史今後的發展,和國際局勢有重大影響的話,那真是太看得起他了。

    可是李邦殊的工作,卻直接影響了這個重要會議的舉行。

     李邦殊的工作是什麼呢?他從事的工作,可以說是冷門之極,他是一個深海潛水專家。

     深海潛水,是一樁極度危險的事,世界各地,都有人從事這項工作,但是以法國對深海研究工作最先進。

    李邦殊和他的同伴,深海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制造了一個可以容納兩個人的小潛艇。

    這種小潛艇,可以在脫離了母船之後,潛入超過三千公尺的深海,觀測海溝,并且利用小潛艇上的機械臂,把深海海底的東西采下來。

     這種小潛艇的性能十分高超,本來,也未曾引起什麼人的注意。

    可是自從去年,李邦殊駕駛着這種小潛艇,潛到了大西洋的“魔鬼海溝”,并且采集了海溝中許多岩石标本,證明這些岩石之中,蘊藏着豐富的稀有金屬之後,就變得相當轟動,李邦殊也成了國際間矚目的人物。

    而海底資源的分配,也被提到日程上來,那個會議,就是在這種情形下召開的。

     李邦殊年紀不大,三十三歲的生日才過。

    他身形高而瘦,不修邊幅,有着中國人的膚色,但是卻有歐洲人深邃的眼睛。

    從外型來看,他看來像藝術家,更多于像是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