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關燈
小
中
大
的鮮花放着,這是創辦人盛遠天親自設計的,規定任何人不能更改這種布置。
這十三幅畫像,也曾引起過不少人的研究,其中最使人感到興趣的一幅,是第十三幅。
這一幅畫像何以會使人感到興趣,以後再說,先說其餘的十二幅。
所有的畫像,一定全出自一個畫家之手,但由于畫家根本沒有署名,所以究竟這些畫是哪一位畫家的心血結晶,已經不可查考了。
也有人說,這些畫全是盛遠天自己畫的,因為在那時候,根本沒有一個成名畫家有這樣的畫風。
而一個畫家如果能畫出那麼好的人像畫來,沒有理由不成名的。
所有的畫,全是黑白兩色的炭筆畫,畫得極其細膩傳神。
每一根頭發,皮膚上的每一絲皺紋,都清晰可見,比起最好的攝影來,光線明暗的對比更加強烈。
由于畫像的筆法是如此上乘,所以畫像給人以極度的立體感。
當凝神細看時,就像是真的有人在觀賞者的對面一樣。
十三幅畫像,不但是畫中的人如此,連背景也一絲不茍。
有一幅是以卧房作背景的,甚至床上所懸的蚊帳上的搭子,都清晰可見。
這十三幅畫像,一共分為六組,懸挂在牆上,每一組之間,相隔大概一公尺左右。
第一組的兩幅,一幅是一個留着唇髭的中年人,約莫四十歲左右,瘦削,從他身邊的桌椅比例來看,這個中年人的身形相當高,比普通人要高得多,中國人這樣高身量的人并不多見。
有人計算過,他的身高,至少有一百九十公分。
這個中年人穿着一件綢長衫,手中拿着一柄折扇,可以看出,扇子是湘妃竹的扇骨。
扇子可見的一面,寫的是草書,每一個字雖然極小,還可以看得出,寫的是後蜀詞人歐陽炯的一首“浣溪沙”:“相見休言有淚珠……”,書法家是晚清名書家何紹基。
這個中年人,就是盛遠天。
在第一幅畫像中看來,盛遠天的樣子很給人以威嚴的感覺。
然而,他的眼神之中,卻帶着極度的憂郁,這種憂郁感甚至給人以沉重的壓力,叫人在看這畫像之際,有點不敢和他的目光相接觸。
由于盛遠天是這樣一個富有傳奇性的人物,所以他的畫像,也是衆多人研究的對象。
有一個心理學家就曾發表他研究的心得,說畫家如此活靈活現,傳神地畫出了盛遠天的這種眼神,可以從他的這種眼神之中,推測盛遠天的心理狀況。
他斷定盛遠天一定是心中充滿痛苦,而且懷着一種莫名的恐懼,幾乎無時無刻,不受這種恐懼和痛苦的煎熬! 這位心理學家的這種說法,立時受到了各方面的駁斥。
盛遠天在世時的生活情形,已經無人知道,但是他那麼富有,誰會有了那麼多錢,還生活在痛苦和恐懼的煎熬之中?那似乎太不合情理了。
心理學家對于他人的指責,也無法反駁,但是他仍堅持自己的意見。
因為在另外幾幅盛遠天的畫像之中,他的眼神都是如此沉重、哀痛和憂郁。
第一組畫像,在盛遠天畫像旁邊,緊貼着的一幅,就是那個被人認為“樣子很怪”的小姑娘。
從畫像上看來,其實那小姑娘十分美麗,有着尖削的下颚,靈活又大的眼睛,高挺的鼻子。
可是不知為什麼,總給人以“怪怪的”感覺。
這個美麗的小姑娘,梳着兩條粗大的辮子,穿着當時大戶人家女孩子所穿的刺繡衣服,在精細的炭筆畫中,甚至可以看出刺繡所起的那種絨頭。
那實在是十分美麗的一個小姑娘,或者說,一個少女。
不過看起來,真是很瘦。
使人覺得她“樣子很怪”的原因,多半是由于她看來穿了那樣的衣服,有一種很不習慣的樣子。
這種感覺是很難形容的,譬如說,一個來自中國偏僻農村的中國鄉下人,忽然叫他穿上全套西裝,看起來,沒有什麼異樣,但總給人以“怪樣子”的感覺。
這個“小姑娘”,就是當年和盛遠天一起,突然在這個城市出現的。
沒有人知道她從哪來,叫什麼名字,隻知道她後來和盛遠天結了婚。
小寶,就是她和盛遠天所生的女兒。
這十三幅畫像,也曾引起過不少人的研究,其中最使人感到興趣的一幅,是第十三幅。
這一幅畫像何以會使人感到興趣,以後再說,先說其餘的十二幅。
所有的畫像,一定全出自一個畫家之手,但由于畫家根本沒有署名,所以究竟這些畫是哪一位畫家的心血結晶,已經不可查考了。
也有人說,這些畫全是盛遠天自己畫的,因為在那時候,根本沒有一個成名畫家有這樣的畫風。
而一個畫家如果能畫出那麼好的人像畫來,沒有理由不成名的。
所有的畫,全是黑白兩色的炭筆畫,畫得極其細膩傳神。
每一根頭發,皮膚上的每一絲皺紋,都清晰可見,比起最好的攝影來,光線明暗的對比更加強烈。
由于畫像的筆法是如此上乘,所以畫像給人以極度的立體感。
當凝神細看時,就像是真的有人在觀賞者的對面一樣。
十三幅畫像,不但是畫中的人如此,連背景也一絲不茍。
有一幅是以卧房作背景的,甚至床上所懸的蚊帳上的搭子,都清晰可見。
這十三幅畫像,一共分為六組,懸挂在牆上,每一組之間,相隔大概一公尺左右。
第一組的兩幅,一幅是一個留着唇髭的中年人,約莫四十歲左右,瘦削,從他身邊的桌椅比例來看,這個中年人的身形相當高,比普通人要高得多,中國人這樣高身量的人并不多見。
有人計算過,他的身高,至少有一百九十公分。
這個中年人穿着一件綢長衫,手中拿着一柄折扇,可以看出,扇子是湘妃竹的扇骨。
扇子可見的一面,寫的是草書,每一個字雖然極小,還可以看得出,寫的是後蜀詞人歐陽炯的一首“浣溪沙”:“相見休言有淚珠……”,書法家是晚清名書家何紹基。
這個中年人,就是盛遠天。
在第一幅畫像中看來,盛遠天的樣子很給人以威嚴的感覺。
然而,他的眼神之中,卻帶着極度的憂郁,這種憂郁感甚至給人以沉重的壓力,叫人在看這畫像之際,有點不敢和他的目光相接觸。
由于盛遠天是這樣一個富有傳奇性的人物,所以他的畫像,也是衆多人研究的對象。
有一個心理學家就曾發表他研究的心得,說畫家如此活靈活現,傳神地畫出了盛遠天的這種眼神,可以從他的這種眼神之中,推測盛遠天的心理狀況。
他斷定盛遠天一定是心中充滿痛苦,而且懷着一種莫名的恐懼,幾乎無時無刻,不受這種恐懼和痛苦的煎熬! 這位心理學家的這種說法,立時受到了各方面的駁斥。
盛遠天在世時的生活情形,已經無人知道,但是他那麼富有,誰會有了那麼多錢,還生活在痛苦和恐懼的煎熬之中?那似乎太不合情理了。
心理學家對于他人的指責,也無法反駁,但是他仍堅持自己的意見。
因為在另外幾幅盛遠天的畫像之中,他的眼神都是如此沉重、哀痛和憂郁。
第一組畫像,在盛遠天畫像旁邊,緊貼着的一幅,就是那個被人認為“樣子很怪”的小姑娘。
從畫像上看來,其實那小姑娘十分美麗,有着尖削的下颚,靈活又大的眼睛,高挺的鼻子。
可是不知為什麼,總給人以“怪怪的”感覺。
這個美麗的小姑娘,梳着兩條粗大的辮子,穿着當時大戶人家女孩子所穿的刺繡衣服,在精細的炭筆畫中,甚至可以看出刺繡所起的那種絨頭。
那實在是十分美麗的一個小姑娘,或者說,一個少女。
不過看起來,真是很瘦。
使人覺得她“樣子很怪”的原因,多半是由于她看來穿了那樣的衣服,有一種很不習慣的樣子。
這種感覺是很難形容的,譬如說,一個來自中國偏僻農村的中國鄉下人,忽然叫他穿上全套西裝,看起來,沒有什麼異樣,但總給人以“怪樣子”的感覺。
這個“小姑娘”,就是當年和盛遠天一起,突然在這個城市出現的。
沒有人知道她從哪來,叫什麼名字,隻知道她後來和盛遠天結了婚。
小寶,就是她和盛遠天所生的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