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關燈
小
中
大
,更多的還是人,而在他們的概念中,那些人又全然不是人,因此才會被定名為非人協會。
這樣的協會,就如此介紹的話,根本就不可理解。
當然,還有其他一些非常奇特的協會,而這些協會,與我有關的也非常之多,多到了連我自己一時之間都無法算清的程度。
而現在我要講的故事的開始,便與一個協會有關,這個協會是一個松散型的協會,沒有固定的組織和場所,沒有固定的會員,也沒有固定的經費來源,隻不過其中幾個被公認在這個協會中有着極高地位的人成為了這些人的中心,他們作為這個協會不定期集會的召集人。
他們自己給這個協會所定的名稱是靈學互進會。
僅從名稱上看,這個協會是幹什麼的,可以說一目了然,絕對不會像非人協會那般不容易理解,但是,如果認真推究一下的話,所謂靈學是一種什麼學問?似乎是誰都知道,但誰都無法界定。
曾經有一度,我認為所謂的靈學,應該稱之為靈魂學,則其所研究的所有問題都是與靈魂有關的。
那時候,我也确然覺得這種界定很有道理。
但是,神秘莫測的自然界卻對我這種界定提出了反對意見,例如,人們普遍認為星相學、面相學、手相學之類都是靈學的範疇,然而,一個人通過看星相知道了人類社會未來的一些變化,又怎麼與靈魂相聯呢?面相手相都是一種神秘的客觀存在,又怎麼能與不可知的靈魂發生關系呢? 這個領域實在是太神秘莫測、太不可知,因此,我雖然一直都在關注這個方面的問題,但如果有人在介紹我時,說我是著名的靈學家或者是靈魂學家,我自己都會感到汗顔,不知如何應對。
也正因為如此,靈學互進會這個組織曾有意讓我成為召集人之一,結果是被我拒絕了,一方面,我确然不知道我在這方面有什麼與衆不同之處,另方面,我也不清楚這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學問,面對那些極其神秘極其深奧的現象,我往往會不知所措。
以這樣的水準,背着一頂靈學權威的“桂冠”,我會寝食難安。
當然,這個世界上毫無自知之明的人極多,例如所謂的科學家真正可以說泛濫成災,但究其實質,又有幾個不是死啃了前人的一點研究成果,然後将這些成果搬進廚房裡,左右倒騰,再配上一些佐料,然後當作重大發現推給世人,于是赢得一頂桂冠的?然而,如果真的有人要深究一下,要他們通過實踐的方法找到他們的理論的佐證,他們定然會毫無愧色地說:“我研究的隻是理論,實踐方面的事與我無關。
” 這種情形就如我假若接受了靈學權威之後,并且以這樣的身份去見一個真有靈異之能的人,比如《錯變》那個故事中,那個可以與“天神”相通的異人劉翠英,在當時,如果有人向劉翠英介紹我時用到靈學權威這樣的詞,我相信我定會感到無地自容。
盡管如此,卻絲毫沒有影響我在靈學互進會中享有極高的名聲,這個協會無論在何時何地開會,都會給我發一張請柬來。
這一年的靈學研究會決定在日本的神戶召開,按照召集人在請柬後所附的一封信中所說,除了幾個近年來對靈學研究有着突出成績者的發言之外,會後還要舉行一次召靈會。
神戶是第二次大戰中受到重創的城市之一,有着無以數計的冤魂,靈學互迸會想利用衆人這方面的所謂“權威”的功力,将那些冤魂召集起來,搞一次集體祭奠。
想法固然很好,如若真的成功的話,也一定會非常的轟動,但是否能成功,或者有何實際的意義,我沒有絲毫的信心和興趣。
在此之前,我也曾收到了召集人的一封信,召集人非常誠懇地邀請我在會上演講,希望我将近年來研究靈學的心得在會上予以公布。
這份邀請真正讓我惶恐不安,因為我雖然有着許多怪異的經曆,但我并不認為在靈學研究方面有什麼特别的成就,因此,我回一封信拒絕了這種邀請。
這樣的協會,就如此介紹的話,根本就不可理解。
當然,還有其他一些非常奇特的協會,而這些協會,與我有關的也非常之多,多到了連我自己一時之間都無法算清的程度。
而現在我要講的故事的開始,便與一個協會有關,這個協會是一個松散型的協會,沒有固定的組織和場所,沒有固定的會員,也沒有固定的經費來源,隻不過其中幾個被公認在這個協會中有着極高地位的人成為了這些人的中心,他們作為這個協會不定期集會的召集人。
他們自己給這個協會所定的名稱是靈學互進會。
僅從名稱上看,這個協會是幹什麼的,可以說一目了然,絕對不會像非人協會那般不容易理解,但是,如果認真推究一下的話,所謂靈學是一種什麼學問?似乎是誰都知道,但誰都無法界定。
曾經有一度,我認為所謂的靈學,應該稱之為靈魂學,則其所研究的所有問題都是與靈魂有關的。
那時候,我也确然覺得這種界定很有道理。
但是,神秘莫測的自然界卻對我這種界定提出了反對意見,例如,人們普遍認為星相學、面相學、手相學之類都是靈學的範疇,然而,一個人通過看星相知道了人類社會未來的一些變化,又怎麼與靈魂相聯呢?面相手相都是一種神秘的客觀存在,又怎麼能與不可知的靈魂發生關系呢? 這個領域實在是太神秘莫測、太不可知,因此,我雖然一直都在關注這個方面的問題,但如果有人在介紹我時,說我是著名的靈學家或者是靈魂學家,我自己都會感到汗顔,不知如何應對。
也正因為如此,靈學互進會這個組織曾有意讓我成為召集人之一,結果是被我拒絕了,一方面,我确然不知道我在這方面有什麼與衆不同之處,另方面,我也不清楚這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學問,面對那些極其神秘極其深奧的現象,我往往會不知所措。
以這樣的水準,背着一頂靈學權威的“桂冠”,我會寝食難安。
當然,這個世界上毫無自知之明的人極多,例如所謂的科學家真正可以說泛濫成災,但究其實質,又有幾個不是死啃了前人的一點研究成果,然後将這些成果搬進廚房裡,左右倒騰,再配上一些佐料,然後當作重大發現推給世人,于是赢得一頂桂冠的?然而,如果真的有人要深究一下,要他們通過實踐的方法找到他們的理論的佐證,他們定然會毫無愧色地說:“我研究的隻是理論,實踐方面的事與我無關。
” 這種情形就如我假若接受了靈學權威之後,并且以這樣的身份去見一個真有靈異之能的人,比如《錯變》那個故事中,那個可以與“天神”相通的異人劉翠英,在當時,如果有人向劉翠英介紹我時用到靈學權威這樣的詞,我相信我定會感到無地自容。
盡管如此,卻絲毫沒有影響我在靈學互進會中享有極高的名聲,這個協會無論在何時何地開會,都會給我發一張請柬來。
這一年的靈學研究會決定在日本的神戶召開,按照召集人在請柬後所附的一封信中所說,除了幾個近年來對靈學研究有着突出成績者的發言之外,會後還要舉行一次召靈會。
神戶是第二次大戰中受到重創的城市之一,有着無以數計的冤魂,靈學互迸會想利用衆人這方面的所謂“權威”的功力,将那些冤魂召集起來,搞一次集體祭奠。
想法固然很好,如若真的成功的話,也一定會非常的轟動,但是否能成功,或者有何實際的意義,我沒有絲毫的信心和興趣。
在此之前,我也曾收到了召集人的一封信,召集人非常誠懇地邀請我在會上演講,希望我将近年來研究靈學的心得在會上予以公布。
這份邀請真正讓我惶恐不安,因為我雖然有着許多怪異的經曆,但我并不認為在靈學研究方面有什麼特别的成就,因此,我回一封信拒絕了這種邀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