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關燈
第一部隐居郊外秘密研究 中國曆史上,富可敵國的富翁很多,從子貢算起,陶朱、石崇、鄧通,一直到沈萬三、胡雪嚴,都是錢多得數不清的大富翁,其中最奇特的,要算是明朝的沈萬三了。

     别的人有錢,或是由于善于經商,或是由于皇帝特别厚賜,可是沈萬三的發财,卻是靠一蘋“聚寶盆。

    ” 據“挑燈集異”所載:“明初沈萬三微時,見漁翁持青蛙百餘,将事锉剞,以镪買之,縱于池中。

    嗣後喧鳴達旦,貼耳不能寐,晨往驅之,見蛙俱環踞一瓦盆,異之,将歸以為浣手器。

    萬三妻偶遺一銀钗于盆中,銀钗盈滿,不可數計,以錢銀試之亦如是,由是财雄天下。

    ” 還有一本郁岡齋筆記,則說:“俗傳萬三家有聚寶盆,以物投之,随手而滿,用以緻富敵國。

    ” 從那兩則記載來看,有了“聚寶盆”這件東西,真是想不發财都不可能的了。

     第一則記載,多少有點“善有善報”的意味在内,青蛙報恩,将聚寶盆呈現在沈萬三的眼前,沈萬三發現聚寶盆的妙用,全然是因為他的妻子偶然的發現,而且聚寶盆似乎也隻對金、銀起作用,不然,沈萬三以聚寶盆作“浣手器”,他的手一放下去,聚寶盆中就會變出許多手來,沈萬三就變成怪物了! 不論聚寶盆的傳說真實性究竟如何,沈萬三富可敵國,倒是毋庸置疑的。

    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和他同築南京城,沈萬三的那一半,先三日完工,可知他的财力還在皇帝之上,一定是他用了加倍的“物質刺激”才能達到此一目的。

    “雲蕉館記談”,一書稱:“我太祖既克金陵,欲為建都立地,廣其外城,時兵火凋殘之際,府庫匾乏,難以成事。

    萬三恃其富,欲與太祖對半而築,同時興工,先完三日。

    ” 沈萬三有了聚寶盆,要金要銀,悉聽尊便,自然富得難以形容。

    然而富卻害了他,害得他有點飄飄然,明史馬皇後傳,說他築了金陵城之後,又請犒軍,明太祖勃然大怒,罵道:“匹夫犒天子軍,亂民也,宜誅!”要殺他的頭,可知明太祖懷恨在心,後來終于将他的聚寶盆拿了來,打碎了埋在金陵門下,金陵門因之俗稱聚寶門,而沈萬三呢,也被充軍到了雲南,财敵不過勢,可憐的沈萬三,“江南一場春夢曉”。

     拉拉雜雜抄了許多書,發了許多議論,似乎和小說沒有甚麼關系,然而,這篇小說講的就是聚寶盆。

     郭幼倫和他的女朋友蔡美約一起到郊外旅行,他們出發的時候,天氣很好,郭幼倫駕着他的新摩托車,風馳電掣,好不威風。

     然而,摩托車這玩意兒,最怕下雨,他們到了目的地,才攤開野餐的餐布,烏雲四合,眼看就要下雨。

    郭幼倫還想拉着蔡美約就在大樹下避避雨,可是天色愈來愈黑,雷聲隆隆,他們害怕起來,連忙向着一條小路馳去。

     等到他們來到了一幢小型别墅的門前時,大雨已經嘩嘩地落了下來。

     郭幼倫和蔡美約兩人,奔到屋檐下,有了避雨的所在,但是因為雨勢實在太大,所以不到兩分鐘,身上也已被雨水濺濕,而在這兩分鐘之中,郭幼倫一直在敲着門,希望到屋内避避雨。

     看來,那屋子像是沒有人,要不然,郭幼倫敲了兩分鐘門,幾乎将門都拆了下來,屋中如果有人,焉有聽不到的道理? 然而,世上事,往往有出人意表的,就在他們以為那屋子中沒有人時,門卻打開了。

     門隻打開了一些,門口還有一條很粗的鐵鍊拴着,在門内,隻可以看到一個中年人的半邊臉。

    那中年人一副不耐煩的神氣,喝道:“甚麼事?” 郭幼倫忙道:“對不起,真對不起,外面雨大,能不能讓我們進來避避雨?” 郭幼倫是才從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畢業回來的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