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關燈
小
中
大
好了。
” 沈魂道:“一切都是命中注定,我也不怨什麼人。
那日清早,我出門營生,沿河而行,那河有三道橋,先過哪一道橋,絕無所謂。
往日,多過第二道或第三道橋,那日,卻偏過了第一道橋,這才遇上的。
” 他那樣開始叙述,連我也感慨起來,因為人生無常,一個看來是微不足道的決定,往往可以影響人的一生,這一切,卻又像早已在冥冥之中,安排定了的。
我常說,一個人離家外出,走左邊或是走右邊,往往可以決定以後的一生,沈萬三一開始叙述所說的話,也就是這意思。
我沉着地問:“過了第一道橋,你遇到了什麼呢?” 沈魂道:“在第一道橋的,有人在賣蛙──若是我不過第一道橋,就遇不上,那就萬事俱休了。
” 我不理會他的感歎,追問道:“真是有漁翁在賣青蛙?” 一個漁翁在橋頭賣青蛙,這是日常生活中極尋常的事,我也難以想像事情是怎樣發展下去的,更不明白何以沈萬三會心血來潮,救了這批青蛙。
他那時并未發财,心地再好,也難在市場之中,把所有待宰的小生物全買下來放生。
所以,其間必有曲折,那是可以肯定的。
果然,我一問之下,他的回答大是遲疑,先道:“這賣蛙的……并非漁翁,賣的……也難說……是青蛙!” 我一時之間,不明白他的意思,他又道:“那賣蛙的,隻是一個浮浪子弟,常日三瓦兩舍,不務正業,諒他也沒有這份耐性去捉蛙,況且──” 我歎了一聲:“正如你所說,生命短促,所以,請你還是摘要來說。
” 白素瞪了我一眼:“由得沈員外怎麼說,他說得詳細,必有道理!” 我心中不服,想說“誰賣青蛙不是一樣”,但白素既然如此說了,我也就忍住了不出聲。
沈魂連聲道:“是!是!就是怪在那浮浪子弟在賣蛙,所以我看多了兩眼,才看出了怪處來。
那一簍子青蛙,約有好幾十隻,看來像是蛙,可是卻又……直到現在我仍然很難說那……是不是蛙,或許那……是蛙仙,所以和尋常的蛙有所不同。
” 他解說了半晌,我總算有些明白了,他見到的那一簍青蛙,和尋常的青蛙,頗不相同,可是卻又說不上那是什麼來。
由此可知,那是一簍幾十隻“類似青蛙物體”。
白素很是用心:“那蛙有多大?” 沈魂道:“較常蛙為大,約有四個常蛙大小,當時圍觀者甚多,就有人七嘴八舌,說這蛙好大,不知吃不吃得。
” 白素又問:“那裝蛙的簍子,是尋常的竹簍?” 沈魂道:“不是,其色黝黑,像是鐵絲簍,但是又不重。
一簍子連蛙,我提在手上,也覺甚輕,那簍子的孔又細又密……我總思疑那是蛙仙。
” 我悶哼一聲:“或許是蛙精。
” 白素更正我的話:“是外形和青蛙相當接近的一種生物。
” 我聽得白素如此說,心中陡地一動。
我一向思想天馬行空,會忽然一下子奔馳開去。
這時,我忽然想到,我在《原形》這個故事中,曾對精怪有一定的設想,設想什麼精什麼精,全是什麼的生命形式有了變化之故。
但這個設想卻無法解釋何以非生物也會成精,例如掃帚就常常成精,本無生命,何來生命形式的轉換。
這時,我說那是“蛙精”,白素則說是“類似青蛙的一種生物”,她的說法,解釋了這個問題。
應該有一種情形是,什麼精就是類似什麼的一種生物──掃帚精,是類似掃帚形狀的一種生物。
” 沈魂道:“一切都是命中注定,我也不怨什麼人。
那日清早,我出門營生,沿河而行,那河有三道橋,先過哪一道橋,絕無所謂。
往日,多過第二道或第三道橋,那日,卻偏過了第一道橋,這才遇上的。
” 他那樣開始叙述,連我也感慨起來,因為人生無常,一個看來是微不足道的決定,往往可以影響人的一生,這一切,卻又像早已在冥冥之中,安排定了的。
我常說,一個人離家外出,走左邊或是走右邊,往往可以決定以後的一生,沈萬三一開始叙述所說的話,也就是這意思。
我沉着地問:“過了第一道橋,你遇到了什麼呢?” 沈魂道:“在第一道橋的,有人在賣蛙──若是我不過第一道橋,就遇不上,那就萬事俱休了。
” 我不理會他的感歎,追問道:“真是有漁翁在賣青蛙?” 一個漁翁在橋頭賣青蛙,這是日常生活中極尋常的事,我也難以想像事情是怎樣發展下去的,更不明白何以沈萬三會心血來潮,救了這批青蛙。
他那時并未發财,心地再好,也難在市場之中,把所有待宰的小生物全買下來放生。
所以,其間必有曲折,那是可以肯定的。
果然,我一問之下,他的回答大是遲疑,先道:“這賣蛙的……并非漁翁,賣的……也難說……是青蛙!” 我一時之間,不明白他的意思,他又道:“那賣蛙的,隻是一個浮浪子弟,常日三瓦兩舍,不務正業,諒他也沒有這份耐性去捉蛙,況且──” 我歎了一聲:“正如你所說,生命短促,所以,請你還是摘要來說。
” 白素瞪了我一眼:“由得沈員外怎麼說,他說得詳細,必有道理!” 我心中不服,想說“誰賣青蛙不是一樣”,但白素既然如此說了,我也就忍住了不出聲。
沈魂連聲道:“是!是!就是怪在那浮浪子弟在賣蛙,所以我看多了兩眼,才看出了怪處來。
那一簍子青蛙,約有好幾十隻,看來像是蛙,可是卻又……直到現在我仍然很難說那……是不是蛙,或許那……是蛙仙,所以和尋常的蛙有所不同。
” 他解說了半晌,我總算有些明白了,他見到的那一簍青蛙,和尋常的青蛙,頗不相同,可是卻又說不上那是什麼來。
由此可知,那是一簍幾十隻“類似青蛙物體”。
白素很是用心:“那蛙有多大?” 沈魂道:“較常蛙為大,約有四個常蛙大小,當時圍觀者甚多,就有人七嘴八舌,說這蛙好大,不知吃不吃得。
” 白素又問:“那裝蛙的簍子,是尋常的竹簍?” 沈魂道:“不是,其色黝黑,像是鐵絲簍,但是又不重。
一簍子連蛙,我提在手上,也覺甚輕,那簍子的孔又細又密……我總思疑那是蛙仙。
” 我悶哼一聲:“或許是蛙精。
” 白素更正我的話:“是外形和青蛙相當接近的一種生物。
” 我聽得白素如此說,心中陡地一動。
我一向思想天馬行空,會忽然一下子奔馳開去。
這時,我忽然想到,我在《原形》這個故事中,曾對精怪有一定的設想,設想什麼精什麼精,全是什麼的生命形式有了變化之故。
但這個設想卻無法解釋何以非生物也會成精,例如掃帚就常常成精,本無生命,何來生命形式的轉換。
這時,我說那是“蛙精”,白素則說是“類似青蛙的一種生物”,她的說法,解釋了這個問題。
應該有一種情形是,什麼精就是類似什麼的一種生物──掃帚精,是類似掃帚形狀的一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