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關燈
小
中
大
阿水又瞪了我一眼,雖然不至于說有敵意,但是也不見得友好。
在冷若水的帶領下,我們衍人到了阿水的房間中,真是錢可通神,這哪裡像是病房,簡直就是高級酒店的套房,應有盡有,甚至還有一個滿是美酒的酒櫃,阿水打開了一瓶酒。
斟了幾杯:“要喝酒自己拿。
” 阿花拿了一杯給陶啟泉,陶啟泉向她使了一個眼色,她立刻乘巧地把酒遞給我:“衛先生,請喝酒。
” 我道了謝,接了過來,阿水自顧自喝了三四杯,才道:“又要從頭說起?” 我道:“是,隻當所有的人全沒聽過。
” 他不服氣,大聲道:“這裡,誰的話說了算?” 我冷冷地道:“我!” 阿水仍然不服,向陶啟泉望去。
我已經打定了主意,即使陶啟泉點頭,表示同意,我也立刻離開,因為我的話,不必經陶啟泉的同意。
好個陶啟泉,果然明白我的心意,他頭不語,沒有任何動作。
阿水看到陶啟泉這樣子,氣妥下來道:“好,我從頭說。
” 我道:“你最好得說仔細些,每一個細節都不能錯漏,這樣,對大家都有好處。
” 阿水吸了一口氣:“好。
” 他說了一個“好”字,又喝了一杯酒:“我到北方去做生意,本來是專做俄國線的,後來發現蒙古的生意更好做,一些緊俏的商品,在蒙古根本不值錢,一瓶土酒一塊布,可以換許多外面值錢的東西,于是我就在蒙古草原上流連,越來越深入,到了一些以前連聽也沒有聽說過的地方。
” 他說到這裡,望了我一下,我道:“你隻管說,我大概聽說過的。
” 阿水道:“别的不說了,單說事情發生的那一天,我才過了卡爾底克山口,沿着恰斯河向南走——” 我用心聽着,但是也不禁皺了皺眉,因為阿水所說的地名,實在太冷門,我也沒有聽說過。
陶啟泉早有準備,取出一張地圖來,打開,攤在桌子上指了指阿水所說的地名。
我看到那是在唐努烏梁山南麓的所在。
那一帶大湖泊小湖泊,大河小河、大山小山,錯綜交雜,不計其數,是地形很複雜的荒地,人迹罕至,除了食圖暴利的商族外,誰也不會到這種地方去,而且,那地方,一年至少有兩佰多夭是嚴寒的天氣,大風雪漫卷過來,連草原上的黃羊都難以生存,絕對不适宜人類生活。
阿水道:“和我一起的有一個漢人,那是我在蒙古結識的哥兒們,很談得來,他叫張盛。
還有一個向導,很老了,老到不知道多少歲了,大家都叫他老路,會說漢語,隻好喝酒,經月不斷,我們都帶着行李什麼的,他什麼也不帶,隻帶一車子酒,他對酒倒不吝啬,肯和人一起喝,除了人這外,還有二十多匹馬,都是久經商旅,不怎麼需要人照料的好馬。
” 我由衷地道:“雖然說商旅,但深入這種地方,也和探險隊差不多了。
” 阿水自傲:“可不如此。
那天,過了山口,沿河走了三十裡地,天就黑了下來,為了紮營的地方,張盛和老路起了争執,張盛找到一處離河約有兩時的高地,那高地看來高整平坦,是個紮營的好地方——” 那高地确然一看就是個紮營的好地方,平空高出兩公尺有餘,是極平整的沙面,倒像是有什麼人壘出來的一般,上面生長着一些灌木,正好要來生火。
張盛是一個三十多、四
在冷若水的帶領下,我們衍人到了阿水的房間中,真是錢可通神,這哪裡像是病房,簡直就是高級酒店的套房,應有盡有,甚至還有一個滿是美酒的酒櫃,阿水打開了一瓶酒。
斟了幾杯:“要喝酒自己拿。
” 阿花拿了一杯給陶啟泉,陶啟泉向她使了一個眼色,她立刻乘巧地把酒遞給我:“衛先生,請喝酒。
” 我道了謝,接了過來,阿水自顧自喝了三四杯,才道:“又要從頭說起?” 我道:“是,隻當所有的人全沒聽過。
” 他不服氣,大聲道:“這裡,誰的話說了算?” 我冷冷地道:“我!” 阿水仍然不服,向陶啟泉望去。
我已經打定了主意,即使陶啟泉點頭,表示同意,我也立刻離開,因為我的話,不必經陶啟泉的同意。
好個陶啟泉,果然明白我的心意,他頭不語,沒有任何動作。
阿水看到陶啟泉這樣子,氣妥下來道:“好,我從頭說。
” 我道:“你最好得說仔細些,每一個細節都不能錯漏,這樣,對大家都有好處。
” 阿水吸了一口氣:“好。
” 他說了一個“好”字,又喝了一杯酒:“我到北方去做生意,本來是專做俄國線的,後來發現蒙古的生意更好做,一些緊俏的商品,在蒙古根本不值錢,一瓶土酒一塊布,可以換許多外面值錢的東西,于是我就在蒙古草原上流連,越來越深入,到了一些以前連聽也沒有聽說過的地方。
” 他說到這裡,望了我一下,我道:“你隻管說,我大概聽說過的。
” 阿水道:“别的不說了,單說事情發生的那一天,我才過了卡爾底克山口,沿着恰斯河向南走——” 我用心聽着,但是也不禁皺了皺眉,因為阿水所說的地名,實在太冷門,我也沒有聽說過。
陶啟泉早有準備,取出一張地圖來,打開,攤在桌子上指了指阿水所說的地名。
我看到那是在唐努烏梁山南麓的所在。
那一帶大湖泊小湖泊,大河小河、大山小山,錯綜交雜,不計其數,是地形很複雜的荒地,人迹罕至,除了食圖暴利的商族外,誰也不會到這種地方去,而且,那地方,一年至少有兩佰多夭是嚴寒的天氣,大風雪漫卷過來,連草原上的黃羊都難以生存,絕對不适宜人類生活。
阿水道:“和我一起的有一個漢人,那是我在蒙古結識的哥兒們,很談得來,他叫張盛。
還有一個向導,很老了,老到不知道多少歲了,大家都叫他老路,會說漢語,隻好喝酒,經月不斷,我們都帶着行李什麼的,他什麼也不帶,隻帶一車子酒,他對酒倒不吝啬,肯和人一起喝,除了人這外,還有二十多匹馬,都是久經商旅,不怎麼需要人照料的好馬。
” 我由衷地道:“雖然說商旅,但深入這種地方,也和探險隊差不多了。
” 阿水自傲:“可不如此。
那天,過了山口,沿河走了三十裡地,天就黑了下來,為了紮營的地方,張盛和老路起了争執,張盛找到一處離河約有兩時的高地,那高地看來高整平坦,是個紮營的好地方——” 那高地确然一看就是個紮營的好地方,平空高出兩公尺有餘,是極平整的沙面,倒像是有什麼人壘出來的一般,上面生長着一些灌木,正好要來生火。
張盛是一個三十多、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