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關燈
那是我在一看到了這段記載之後,第一個想起的問題,這個問題倒很快有了答案——不過雖有答案,但我仍然一點也不明白。

     這種情形,乍一聽,像是很怪,但其實也很簡單,那是因為我不懂答案的意思。

     也是同樣的記述,說這兩棵白楠樹,是“樹神所居”,還有進一步的說明:“樹神者,東方乙木之神,衆木之靈也,居于樹中,與樹合為一體,又俨然獨存,為萬古奇觀之象。

    移植前庭,令神木居為萬世之基。

    ” 這一段文字,個個字都識得,可是湊在一起,所傳達的訊息,卻是撲朔迷離之至。

     像什麼是“樹神”,它不解釋,倒還可以意會,一解釋就叫人如墜五裡雲中,“東方乙木之神,衆木之靈”倒還可以理解,“居于樹中”也易明白,但接下來的形容,就不知所雲了,隻是可以知道,那“樹神”現象,是“萬古奇觀”。

     元朝帝國,版圖幅員廣大,見識自然也廣,可知那“樹神”确是一種奇異之極的現象,隻可惜究竟真相如何,記述不詳。

     從記述中知道。

    那幢屋子的名稱是“神木居”,由宋自然的形容來看,這“神木居”的稱号,倒也當之無愧,可是接下來,“萬世之基”,又是什麼意思呢? 通常來說,“萬世之基”這一類的詞句,隻有帝皇才用得上,曆史上幾乎所有的皇帝,都希望自己的基業可以千秋萬古傳下去。

     造這神木居的脫脫,又不是皇帝,隻是丞相,難道他有做皇帝的野心——這很使人費解,就算他真有這樣的野心,也決不能這樣公然表示,那是誅九族的大罪。

     而且,我立刻又想到了第二個問題:那兩棵白楠樹呢? 在那屋子(神木居)的前庭,并沒有樹。

    宋自然曾說,那屋子的範圍之内,隻有木頭,沒有樹。

     那兩株在四百多年前已經有一人合抱粗細的白楠樹,現在若仍然存活,至少該有兩人合抱,三丈高了吧。

    若然還在,宋自然定無看不見之理。

     可以肯定的是:神木居的前庭,曾有兩棵極大的白楠樹,但現在已不在了。

     大樹不會自動消失,消失得如此徹底,自然是讓人掘起來了。

     是什麼人那樣勞師動衆.把兩棵大樹掘起來的? 這個問題,看下去,倒也有了答案,但是更叫人又産生了許多疑問。

     解答這個問題的資料甚多,最早的是一些零星的地方志所記載的,說是在“太祖登基之初”,就有地方官建議,建立“樹神祠”,以佑民生。

     那“太祖”自然是明太祖,這個建議被否決——這樣提議,在接下來的幾百年之中,一直被提出來,但一直沒有實行,隻是“百姓膜拜者衆”。

     更具體的一項記載,是說“聖祖南巡”時,曾駐驿神木居。

     這确然是驚人的記載,“聖祖”是清聖祖康熙,那是中國曆史上極少的好皇帝,簡稱“明君”。

    他曾幾度南巡,居然曾經入住這神木居,這可以說是珍貴之極的曆史資料,也是奇怪之極的行為。

     作為尊貴的皇帝,為什麼要屈駕到神木居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