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關燈
才開始工作,他有一天空閑,他在盤算,見了俏佳人之後,如何要求她作竟日之伴。

     在走廊中走著,他隻覺得屋中靜極,他自然知道那是嚴密的木結構,起著良好的隔音作用。

     走廊的兩旁,都有關著的房門,宋自然不禁又是躊躇,他在人家屋子裡作客,其實不能太騷擾人家,不便一間間房門去叫門,看看那女郎是住在哪一間。

     他隻能故意弄出點聲音來,有時敲敲木壁,有時又大聲咳嗽,希望能把俏佳人引出來。

     可是,他一路行來,靜悄悄的,卻一個人也沒有遇上。

     不一會,他又走進了一個廳堂,兩張八仙桌,表示那是飯廳。

     桌上有一蘋紗罩,宋自然走近去,揭開紗罩一看,不禁發出了一下歡呼聲。

     紗罩下,是六碟佐粥的小菜,雲腿蝦米、腐乳腌筍、醬肉鹹蛋,還有一鍋兀自在冒著熱氣的香梗白粥。

     宋自然老實不客氣,在天然樹根雕成的凳子上坐了下來,拿起沉甸甸的木筷子,端起黃楊木剜成的碗,舒暢地連盡了三大碗。

     他在吃粥時,除了他自己發出的聲音之外,并沒有聽到别的聲音。

    等到他心滿意足,撫著發脹的肚子時,才聽到了有木魚聲,隐隐傳了過來。

     那敲木魚的聲音,聽來很是清脆,宋自然是大行家,一聽,就聽出那木魚是鐵榔木所制,發出的聲響,特别嘹亮悅耳。

     宋自然立刻想起,那女郎說她有一個母親,敲木魚的一定就是她了。

     不知道那女郎是不是陪在她母親的身邊低聲誦經,若是煙篆袅袅,佳人靜心禮佛,這又是什麼樣的畫面? 宋自然一面心猿意馬,胡思亂想,一面循聲尋去。

    木魚聲越近越是清脆。

    不一會,他就來到了一間小小的佛堂之外。

     那佛堂的格式,相當異特,宋自然這時所站的一面,沒有任何遮隔,完全開揚,所以宋自然一眼就可以把佛堂中的情形,看得清清楚楚。

     佛堂中的陳設,倒是常規化的。

    正中是一座觀音坐蓮像,從那色澤來看,一望而知,是整塊上佳的樁木雕成的。

     樁木有一股天然的清香,可以曆數百年而不減,這尊觀音像雕得精美絕倫,佛像的那種詳和,配上木香,就是天衣無縫的搭配。

     像前是香案,香案上的陳設也如常,在香案之前,跪坐著一個老婦人——宋自然隻能看到她的背影,隻覺得她乾瘦無比,頭發已經全白,卻挽了一個很是整齊的髻。

     老婦人手中拿著木魚棒,正在有節奏地敲著面前的一蘋大木魚。

     那大木魚并未髹漆,是木頭的原色,宋自然看出那是鐵榔木斯制,所以聲響,才會如此清越。

     在佛堂的兩側,是自屋頂一直垂到地上的白布幔,看起來還不止一重——最奇特的也就在這一點。

    一般來說,這樣的白布幔,隻有在靈堂上才會用得到,可是這裡分明是一座佛堂。

     也就由于這一點,使得這佛堂,看起來有一股難以形容的詭異。

     而且,兩測的白幔,看來重重疊疊,有好多重,而且洗得潔白,顯見那不是随便的布置,而是大有深意的。

     宋自然當時所想到的是:這些幔幛,是要來遮蔽什麼的呢?在布幔之後,是什麼呢? 他來的時候,腳步很輕,站定之後,也沒有發出任何聲音,那老婦人仍是急一下、慢一下地在敲著木魚。

    宋自然站了一會,覺得不應該打擾人家禮佛,就準備離去。

    他才後退了一步,還未曾轉身,就看到老婦人停了手,把木魚槌挂到了架子上,緩緩站起身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