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關燈
小
中
大
第二章十二天官的名字出典極古
白素在這時,替我解了圍,她道:“紅绫這話說得對,可也不是全對。
不過你爸爸一定會答應。
” 她向我望來,我明白她的意思,是答應了,不會有甚麼害處,隻要我們不說,誰也不會知道。
所以,我點了點頭,紅绫大喜,一下子撲了過來,摟住了我的頭,親熱無比,她任務完成,又跳蹦出了草棚。
十二天官松了一口氣,作了一個手勢,示意我打開包裹來,我解開了那幅刺繡,就看到了一隻玉盒。
那玉盒相當大,有四十公分長、二十公分寬和高,玉質晶瑩透徹,竟是罕見的美玉。
白素在一旁,抖開了那幅刺繡,我和她同時發出了一下低呼聲。
那刺繡約有一公尺見方,正中繡着“天官門”三個篆字,字旁繡着十二個方格,呈圓圈狀排列,每個方格之中,都有兩個或三個篆字繡着,有好幾個,我竟然一下子認不出那是甚麼字來。
但是隻要大多數字都可以認得出來,也就可以知道那些字的全部意義。
而要認出大多數字,也是很容易的事——在方格的四周,有簡單但是明了的動物圖案,一望而知它們是甚麼,那是十二種不同的動物,代表了地支,也就是俗稱十二生肖的鼠、牛、虎…… 在那幅刺繡的一邊,還有一些帶子,我失聲道:“這是一面令旗。
” 白素立時同意:“是,這是天官門的令旗。
” 江湖上的各門各派,各幫各會,都有自己的信物,務求一展示,就天下皆知。
這面天官門的令旗,如今看來殘舊不堪,在藍家峒隐藏了幾十年,若不知來曆,隻當是一幅發了黴的刺繡。
但是知道它的來曆,可以想像它當年迎風展飛,黑白兩道莫不趨避的神威,令旗一到,十二天官令出必行,取命奪魂,誰人不驚。
我伸手在令旗上輕輕撫摸着,同時,心中也不禁暗叫了一聲“慚愧”。
我剛才還說,十二天官各有名字,但是名字并沒有意義,這時,才知道自己錯了。
十二天官各自向我自報姓名,我以為那是“布努”的發音,反正聽來很不順耳,以為那隻是他們的苗人的名字。
可是此際,看到了繡在令旗上,那十二個方格中的篆字,才知道大謬不然。
十二天官的名字,不但有出典,而且出典極古,出自《爾雅》,是中國古代陰陽家和古天文學家共認的專門名詞:大歲在子曰“困敦”,在醜曰“赤奮若”,在寅曰“攝提格”——這個詞比較普遍,因為屈原在他的長詩《離騷》中提及過。
在卯曰“單阏”,在辰曰“執徐”,在巳曰“大荒落”。
在午曰“敦牂”,在未曰“協洽”,在申曰“涒灘”,在酉曰“作噩”,在戌曰“閹茂”,在亥曰“大淵獻”。
我再向十二天官看去,發現他們各自的外形,也和那十二種生物很是吻合,瘦老頭又幹又瘦,是十二天官之首,形像就像鼠(子),那個和紅绫拚酒,醉倒在地的壯漢,看來就像是一頭大牯牛,他兀自還有醉意,連眼都不是很睜停開。
我知道自己犯了錯,可是仔細想想,也實在不能怪我,試想,當一個留着山羊胡子的苗人,向你介紹他自己的名字是“協洽”的時候,誰會想得到他的名字,是來自曆史悠遠到了難以查考的古書《爾雅》之中的呢? 不過我并不因之原諒自己,而且很感到自以為是的可怕——一心認定是這樣,可是事實完全相反,在一些情形下,可以形成可怕的結果,變成巨大的災禍。
當下,我吸了一口氣,白素已小心地把那令旗,折了起來,同時,也向我略伸了伸舌頭,顯然她也沒把十二天官的名字當作一回事,現在才知大有來曆。
後來,白素笑着說:“看來,十二天官一代傳一代,名字都是固定的。
不但名字固定,而且外型也要吻合,可能是選擇傳人的時候,早已揀定了的——幹瘦的孩子是猴,胖孩子是豬。
” 我沒有異議,從現在的十二天官的外型來看,這種說
不過你爸爸一定會答應。
” 她向我望來,我明白她的意思,是答應了,不會有甚麼害處,隻要我們不說,誰也不會知道。
所以,我點了點頭,紅绫大喜,一下子撲了過來,摟住了我的頭,親熱無比,她任務完成,又跳蹦出了草棚。
十二天官松了一口氣,作了一個手勢,示意我打開包裹來,我解開了那幅刺繡,就看到了一隻玉盒。
那玉盒相當大,有四十公分長、二十公分寬和高,玉質晶瑩透徹,竟是罕見的美玉。
白素在一旁,抖開了那幅刺繡,我和她同時發出了一下低呼聲。
那刺繡約有一公尺見方,正中繡着“天官門”三個篆字,字旁繡着十二個方格,呈圓圈狀排列,每個方格之中,都有兩個或三個篆字繡着,有好幾個,我竟然一下子認不出那是甚麼字來。
但是隻要大多數字都可以認得出來,也就可以知道那些字的全部意義。
而要認出大多數字,也是很容易的事——在方格的四周,有簡單但是明了的動物圖案,一望而知它們是甚麼,那是十二種不同的動物,代表了地支,也就是俗稱十二生肖的鼠、牛、虎…… 在那幅刺繡的一邊,還有一些帶子,我失聲道:“這是一面令旗。
” 白素立時同意:“是,這是天官門的令旗。
” 江湖上的各門各派,各幫各會,都有自己的信物,務求一展示,就天下皆知。
這面天官門的令旗,如今看來殘舊不堪,在藍家峒隐藏了幾十年,若不知來曆,隻當是一幅發了黴的刺繡。
但是知道它的來曆,可以想像它當年迎風展飛,黑白兩道莫不趨避的神威,令旗一到,十二天官令出必行,取命奪魂,誰人不驚。
我伸手在令旗上輕輕撫摸着,同時,心中也不禁暗叫了一聲“慚愧”。
我剛才還說,十二天官各有名字,但是名字并沒有意義,這時,才知道自己錯了。
十二天官各自向我自報姓名,我以為那是“布努”的發音,反正聽來很不順耳,以為那隻是他們的苗人的名字。
可是此際,看到了繡在令旗上,那十二個方格中的篆字,才知道大謬不然。
十二天官的名字,不但有出典,而且出典極古,出自《爾雅》,是中國古代陰陽家和古天文學家共認的專門名詞:大歲在子曰“困敦”,在醜曰“赤奮若”,在寅曰“攝提格”——這個詞比較普遍,因為屈原在他的長詩《離騷》中提及過。
在卯曰“單阏”,在辰曰“執徐”,在巳曰“大荒落”。
在午曰“敦牂”,在未曰“協洽”,在申曰“涒灘”,在酉曰“作噩”,在戌曰“閹茂”,在亥曰“大淵獻”。
我再向十二天官看去,發現他們各自的外形,也和那十二種生物很是吻合,瘦老頭又幹又瘦,是十二天官之首,形像就像鼠(子),那個和紅绫拚酒,醉倒在地的壯漢,看來就像是一頭大牯牛,他兀自還有醉意,連眼都不是很睜停開。
我知道自己犯了錯,可是仔細想想,也實在不能怪我,試想,當一個留着山羊胡子的苗人,向你介紹他自己的名字是“協洽”的時候,誰會想得到他的名字,是來自曆史悠遠到了難以查考的古書《爾雅》之中的呢? 不過我并不因之原諒自己,而且很感到自以為是的可怕——一心認定是這樣,可是事實完全相反,在一些情形下,可以形成可怕的結果,變成巨大的災禍。
當下,我吸了一口氣,白素已小心地把那令旗,折了起來,同時,也向我略伸了伸舌頭,顯然她也沒把十二天官的名字當作一回事,現在才知大有來曆。
後來,白素笑着說:“看來,十二天官一代傳一代,名字都是固定的。
不但名字固定,而且外型也要吻合,可能是選擇傳人的時候,早已揀定了的——幹瘦的孩子是猴,胖孩子是豬。
” 我沒有異議,從現在的十二天官的外型來看,這種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