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關燈
小
中
大
後的事。
還記得船上,我、白素和白老大三人在一起,由白老大講白素兒時的事這個經過嗎?我當時說了一句“要是白素的媽媽在”,就把愉快的氣氛破壞無遺,白老大當時就臉色一沉,轉身就走向船艙,在快進入船艙時,轉身,狠狠向白素瞪了一眼。
白素忙分辨:“我什麼也沒有對他說過,是他感到我們家中有一個隐形人,覺得奇怪的。
” 白老大這才臉色稍為好看了一些,一揮手:“把當年小書房的事,向他說說,免得他日後再說這種壞人胃口、敗人興緻的話。
” 當時我不知道事情那麼嚴重,還聳了聳肩。
等白老大進了船艙,白素才把一切告訴了我——後來,白奇偉又把事情對我講了一遍,自然是他們兩兄妹有意想要我協助,把他們母親的秘密探索出來之故。
《探險》這個故事,叙述到這裡,一定會有讀友表示不滿了:怎麼一回事,一直在說我和白素看女野人紅绫的錄影帶,怎麼忽然岔了開去,岔得如此遠,岔得如此詳細,什麼時候才收回來呢? 各位看官,絕不是寫故事的人忽然岔了開去,而是這個故事,本來寫的就是白素兄妹尋母記,從過去到現在,抽絲剝繭,把一個當年發生、驚心動魄、離奇之極的故事,呈現在各位眼前。
本來,這樣的一個故事,用《尋母記》做題目,再現成不過,也不會引起誤會。
可是卻嫌這個題目太直接,所以才用了《探險》作題目——而且,和以往借用現成的名詞作故事的題目一樣,另有十分具有深意的解釋,這一點,在後文自有披露。
所以,故事并不是岔開去,而是轉入了正題——絕不是故弄玄虛,而是早有計劃的,一開始,我就提及白素有一些事,不為我所知,那就是故事的延續。
由于這個故事牽涉到的時間和空間十分複雜,所以也必須用時空交織,忽然向前,忽然後退的方法來叙述,才能生動有趣,那是寫故事的法門之一。
那麼,紅绫的事,怎麼樣呢?就不寫了嗎? 當然不是。
紅绫這個人物一出現,我就說過,在她的身上,有絕意料不到的故事,其離奇之處,可能超過一切衛斯理故事。
可是也正由于如此,所以,她的故事,難寫之極,一點不假,有好幾個晚上,徹夜不寐,苦苦思索,應該如何寫法才好。
本來,不應該這麼困難,可是其中有一個關鍵問題,不能點破,一點破,故事的懸疑性立即消失,趣味也為之大減。
可是偏偏這個關鍵性的問題,無法在故事的叙述過程中賣關子,連隐約提示也不行,一有透露,各位看官立刻就可以猜得到,所以這才為難。
千思萬忖之下,才得了如今這個好辦法——把紅绫的故事,放在每一個日後要叙述的故事之中,一點一滴,一段一片地寫出來。
像《探險》的一開始那樣的情形,會出現在以後的故事之中,希望在若幹個故事之後,使紅绫的故事完整化,這是一種新的嘗試,也隻有在衛斯理故事這種創作方式之中,才能實現,所以很為有了這種新的寫作形式而高興。
(自誇是人的通病。
)
還記得船上,我、白素和白老大三人在一起,由白老大講白素兒時的事這個經過嗎?我當時說了一句“要是白素的媽媽在”,就把愉快的氣氛破壞無遺,白老大當時就臉色一沉,轉身就走向船艙,在快進入船艙時,轉身,狠狠向白素瞪了一眼。
白素忙分辨:“我什麼也沒有對他說過,是他感到我們家中有一個隐形人,覺得奇怪的。
” 白老大這才臉色稍為好看了一些,一揮手:“把當年小書房的事,向他說說,免得他日後再說這種壞人胃口、敗人興緻的話。
” 當時我不知道事情那麼嚴重,還聳了聳肩。
等白老大進了船艙,白素才把一切告訴了我——後來,白奇偉又把事情對我講了一遍,自然是他們兩兄妹有意想要我協助,把他們母親的秘密探索出來之故。
《探險》這個故事,叙述到這裡,一定會有讀友表示不滿了:怎麼一回事,一直在說我和白素看女野人紅绫的錄影帶,怎麼忽然岔了開去,岔得如此遠,岔得如此詳細,什麼時候才收回來呢? 各位看官,絕不是寫故事的人忽然岔了開去,而是這個故事,本來寫的就是白素兄妹尋母記,從過去到現在,抽絲剝繭,把一個當年發生、驚心動魄、離奇之極的故事,呈現在各位眼前。
本來,這樣的一個故事,用《尋母記》做題目,再現成不過,也不會引起誤會。
可是卻嫌這個題目太直接,所以才用了《探險》作題目——而且,和以往借用現成的名詞作故事的題目一樣,另有十分具有深意的解釋,這一點,在後文自有披露。
所以,故事并不是岔開去,而是轉入了正題——絕不是故弄玄虛,而是早有計劃的,一開始,我就提及白素有一些事,不為我所知,那就是故事的延續。
由于這個故事牽涉到的時間和空間十分複雜,所以也必須用時空交織,忽然向前,忽然後退的方法來叙述,才能生動有趣,那是寫故事的法門之一。
那麼,紅绫的事,怎麼樣呢?就不寫了嗎? 當然不是。
紅绫這個人物一出現,我就說過,在她的身上,有絕意料不到的故事,其離奇之處,可能超過一切衛斯理故事。
可是也正由于如此,所以,她的故事,難寫之極,一點不假,有好幾個晚上,徹夜不寐,苦苦思索,應該如何寫法才好。
本來,不應該這麼困難,可是其中有一個關鍵問題,不能點破,一點破,故事的懸疑性立即消失,趣味也為之大減。
可是偏偏這個關鍵性的問題,無法在故事的叙述過程中賣關子,連隐約提示也不行,一有透露,各位看官立刻就可以猜得到,所以這才為難。
千思萬忖之下,才得了如今這個好辦法——把紅绫的故事,放在每一個日後要叙述的故事之中,一點一滴,一段一片地寫出來。
像《探險》的一開始那樣的情形,會出現在以後的故事之中,希望在若幹個故事之後,使紅绫的故事完整化,這是一種新的嘗試,也隻有在衛斯理故事這種創作方式之中,才能實現,所以很為有了這種新的寫作形式而高興。
(自誇是人的通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