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關燈
小
中
大
二、瘋子的遊戲
精神病院和若幹年前,我送鄭保雲進來的時候一模一樣,草木繁茂,門前的一大簇芭蕉樹,随風搖曳。
我在醫院門口,向傳達室道明了來意,立時被請到會客室,不一會,費勒醫生便急匆匆走了進來。
出乎意料之外的年輕,看起來不過二十五、六歲左右,多半是才從醫學院出來的。
費勒和我熱烈握手,又出乎我意料之外。
他用力搖着我的手,十分熱情地道:“衛先生,我聽說過你許多事,尤其是有關精神病醫生的那個故事。
” 我自己一時之間,反倒想不起哪個故事是和精神病醫生有關,而費勒這年輕人,看來性子很急,講話有點有頭無尾,這樣說了一句之後,立時又抛開,說第二個話題:“鄭先生知道你會來看他,十分高興。
” 這是我關心的事,我忙問:“他的情形怎樣?” 費勒苦笑了一下:“做為精神病醫生,我甚至難以下斷語,所以也極希望聽你的意見。
” 他的話,比在電話中更加難以捉摸,我心中疑惑,心想還是不要多問,見了鄭保雲再說,所以我作了一個手勢:“還等甚麼,這就去看他吧。
” 費勒點着頭,帶着我,卻走出了醫院的主要建築物,走向花園去,我奇怪道:“鄭先生他──” 費勒解釋着:“鄭先生是豪富,他的家人特地為他造了一座十分精緻的屋子,派了許多人來聽他使喚,不過一直以來,他甚麼知覺也沒有,自然不懂得甚麼享受,隻是近一個月來才有些不同。
” 我問了一句:“他清醒了?” 我曾是鄭家龐大财産的處理人,我和鄭老太商量過,撥出了一筆為數極巨的現金,委托律師事務所處理,全是歸鄭保雲使用的,如果他已清醒了話,那正好可以用這筆錢夾改善處境。
費勒對于我那麼簡單的一個問題,卻沒有法子直接回答,隻是歎了一聲。
我倒也不以為怪,因為一個精神病患者,很可能情況轉變,介乎清醒與不清醒之間,很難界定,鄭保雲多半是那種情形。
轉過了醫院的主要建築,在花園的一角,可以看到一幢精緻的洋房,燈火通明,費勒醫生沒有說甚麼,隻是伸手指了指。
那自然就是鄭保雲的“特别病房”了。
我一直不知他有着這種特殊待遇。
費勒又道:“原來的主治醫師逝世,我接手作他的主治醫生,還隻是三個月之前的事。
一直以來,他都被認為是沒有希望的。
” 我道:“是,那是以前主治醫師的結論。
” 費勒遲疑了一下:“三個月前,我做為他的主治醫師,又曾替他作了十分詳細的檢查,結論仍走一樣。
” 我“哦”了一聲,揚了揚眉,替代詢問,費勒苦笑了一下:“所以,當一個月之前,我去看他時,他忽然對我說起話來,那……幾乎……把我……吓呆了。
” 我停了下來,盯着他,大有責備的神色:“精神病患者,會忽然痊愈,這不是罕見的醫例。
” (我就曾在瘋人院中,被當作沒有希望,連白素也不認得,後來是在門口一交仆跌,頭撞石階,才奇迹也似的“醒”過來。
) 費勒給我說得滿臉通紅:“我……知道,可是他的情形大不相同,他忽然向我說:‘我要見衛斯理’時,神情一點也沒有改變,我甚至不知道‘衛斯理’是甚麼,問他,他也沒有反應,隻是重複地說着,這種情形……真是罕見之極。
” 我想像着情形,費勒的形容能力不算強,但也可以設想一下這種情形。
我道:“他不止向你提出一次吧?一直是那樣?” 費勒道:“直到最近一次,我告
我在醫院門口,向傳達室道明了來意,立時被請到會客室,不一會,費勒醫生便急匆匆走了進來。
出乎意料之外的年輕,看起來不過二十五、六歲左右,多半是才從醫學院出來的。
費勒和我熱烈握手,又出乎我意料之外。
他用力搖着我的手,十分熱情地道:“衛先生,我聽說過你許多事,尤其是有關精神病醫生的那個故事。
” 我自己一時之間,反倒想不起哪個故事是和精神病醫生有關,而費勒這年輕人,看來性子很急,講話有點有頭無尾,這樣說了一句之後,立時又抛開,說第二個話題:“鄭先生知道你會來看他,十分高興。
” 這是我關心的事,我忙問:“他的情形怎樣?” 費勒苦笑了一下:“做為精神病醫生,我甚至難以下斷語,所以也極希望聽你的意見。
” 他的話,比在電話中更加難以捉摸,我心中疑惑,心想還是不要多問,見了鄭保雲再說,所以我作了一個手勢:“還等甚麼,這就去看他吧。
” 費勒點着頭,帶着我,卻走出了醫院的主要建築物,走向花園去,我奇怪道:“鄭先生他──” 費勒解釋着:“鄭先生是豪富,他的家人特地為他造了一座十分精緻的屋子,派了許多人來聽他使喚,不過一直以來,他甚麼知覺也沒有,自然不懂得甚麼享受,隻是近一個月來才有些不同。
” 我問了一句:“他清醒了?” 我曾是鄭家龐大财産的處理人,我和鄭老太商量過,撥出了一筆為數極巨的現金,委托律師事務所處理,全是歸鄭保雲使用的,如果他已清醒了話,那正好可以用這筆錢夾改善處境。
費勒對于我那麼簡單的一個問題,卻沒有法子直接回答,隻是歎了一聲。
我倒也不以為怪,因為一個精神病患者,很可能情況轉變,介乎清醒與不清醒之間,很難界定,鄭保雲多半是那種情形。
轉過了醫院的主要建築,在花園的一角,可以看到一幢精緻的洋房,燈火通明,費勒醫生沒有說甚麼,隻是伸手指了指。
那自然就是鄭保雲的“特别病房”了。
我一直不知他有着這種特殊待遇。
費勒又道:“原來的主治醫師逝世,我接手作他的主治醫生,還隻是三個月之前的事。
一直以來,他都被認為是沒有希望的。
” 我道:“是,那是以前主治醫師的結論。
” 費勒遲疑了一下:“三個月前,我做為他的主治醫師,又曾替他作了十分詳細的檢查,結論仍走一樣。
” 我“哦”了一聲,揚了揚眉,替代詢問,費勒苦笑了一下:“所以,當一個月之前,我去看他時,他忽然對我說起話來,那……幾乎……把我……吓呆了。
” 我停了下來,盯着他,大有責備的神色:“精神病患者,會忽然痊愈,這不是罕見的醫例。
” (我就曾在瘋人院中,被當作沒有希望,連白素也不認得,後來是在門口一交仆跌,頭撞石階,才奇迹也似的“醒”過來。
) 費勒給我說得滿臉通紅:“我……知道,可是他的情形大不相同,他忽然向我說:‘我要見衛斯理’時,神情一點也沒有改變,我甚至不知道‘衛斯理’是甚麼,問他,他也沒有反應,隻是重複地說着,這種情形……真是罕見之極。
” 我想像着情形,費勒的形容能力不算強,但也可以設想一下這種情形。
我道:“他不止向你提出一次吧?一直是那樣?” 費勒道:“直到最近一次,我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