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關燈
黃堂的口唇掀動了幾下,卻又沒有出聲,過了片刻,他才道:“我确然有一個設想,這設想……是我訪問的一個老人所說的話引起的……這位老先生已經六十歲,精神還十分好,在附近居住了将近四十年。

    ” 他的神情十分嚴肅,所以雖然他說得大羅嗦,我們還是耐心聽着,并不去打斷他的話頭。

     黃堂繼續說:“那幢屋子,他開始在附近居住的時候,已經在了,他對之也有一定的印象,後來,屋子失火,他從頭到尾看着那屋子毀于火災,印水也十分深刻,屋子失火邢年,他是中年人,自然有足夠的智力,留下深刻的印象。

    ” 我們仍然維持着耐心,而且知道他說得如此詳盡,一定有道理。

    有許多事,确然而要原原本本,從頭說起。

    不然,事後有不明之處,解釋起來,更加麻煩。

     黃堂停了一停:“遇了這樣的一個人,我自然要好好詳細問一問,他說在一個月,還是不到一個月之前,經過那地方,還看到圍闆在,再一次經過,就看到出現了那幢屋子。

    ” 我插了一句口:“那是什麼時候的事情?” 黃堂答:“大約半年之前!” 大約半年之前,那也就是說,米端的蠟像館,開始至今,不過半年多,難怪知道的人不多。

    陳長青算是消息靈通,他早就去看過,還在我面前提過許多次。

    若不是我經過那地方,隻怕我還不會去參觀。

     黃堂還在等我問問題,我作了一個請他繼續講下去的手勢。

    黃堂道:“他對我說了他乍一看到那幢屋子的感受,我記錄了下來,大家聽聽?” 我們一起點頭,黃堂在公事包中,取出了一支小錄音機來,解釋着;“我們在路過交談,錄音不是很理想,可是還聽得清楚。

    ” 他說着,按下了錄音機的掣鈕,不一會,就聽到了一個老人的聲音,黃堂說這位老先生的精神好,那毫無疑問,因為不但聲音宏亮,而且說的話,條理分明,一點沒有夾纏不清。

     他的語調十分感慨:“我一看到忽然空地上有了屋子,立即蹲下來看。

    心想,現在蓋房子好快,上次經過的時候,明明還是主地,我停下來隻看了眼,就可以肯定,房子完全是按照多年之前……大約是三十年之前被一場火燒掉之前的樣子重建,一模一樣,簡直是一模一樣。

    ” 黃堂插了一句:“完全一樣?就算照樣重建,也不可能完全一樣的啊。

    ” 老先生道:“是啊,可是在我的感覺上,真是一模一樣,我站在這房子之前,就像是時光忽然倒退三十年,這是一種很奇妙的感覺。

    ” 老先生講到這裡,黃堂按下了暫停掣,向我望了過來:“衛斯理,你進過那個蠟像館,你覺得那屋子,像是半年之前所建的嗎?” 我想了一想,心中不禁慚愧,因為全然未曾留意。

    一進去,米端正在大發議論,注意力被他的話所吸引,接着,看到了那些陳列的人像,誰還會去注意屋子是新蓋的還是舊的?誰又知道以後會發生那麼多怪事? 不過,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