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關燈
那青年人沒有再說什麼,顯然下肯承認自己精神脆弱,沒有離去。

     我在那時候,也有點不耐煩,自然,我可以選擇離去,不過這個人的話,多少有吸引人之處,何況到了這時候,我倒也真想看一看那些蠟像,所以我沉聲說了一句:“請長話短說。

    ” 他擡頭向我望來。

     我進來的時候,他已經在開始演說,我站得相當遠,他根本未曾注意,如果不是我講了一句活,他根本不會望向我。

     不過,這時,他一望我,就怔了一怔,那種反應,十分明顯,所以令得他身前的幾個人,也一起轉頭向我望了過來。

     我也望着他,他看了我好一會,至少有十多秒,才把視線收回去,然後,又想了一想、才道:“好的,長話短說,不過,我要把我想講的的話講完。

    ” 我輕輕鼓了幾下掌,表示并不反對。

    他向我點了點頭:“我剛才已說了不少,主要想說明,一個人肉體上的痛苦,别人感受下到,在很多情形之下,一個人面臨死亡,他精神上的痛苦,遠在肉體痛苦之上。

    譬如說,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民族英雄,卻被冤屈為賣國賊,而遭受極刑,在臨刑之際,他的精神狀态是在一種什麼樣的痛苦狀态之中?” 一個年輕人低聲道:“沒有人知道。

    ” 他陡然提高了聲音:“不,可以給其他人知道,肉體上的痛苦沒有感染作用,但是精神上的痛苦,卻有着巨大的感染力量。

    ” 他講到這裡,向我望來。

    我隻覺得他所說的話,越來超玄,而且,我全然無法明白他究竟想說明什麼。

     他的神情,陡然激動起來:“正因為精神上的痛苦可以感染,所以才有藝術,古今中外,人類不知創造了多少藝術作品,都在不同的程度上,給他人以程度強弱不同的感染,我這個蠟像院中所陳列的,全是在臨死之前,有巨大的精神屈辱的一些人,我認為,他們的真正痛苦,可以通過蠟像的表達方法而感染他人。

    ” 一個年輕人有點不很相信:“通常,蠟像并不能算藝術作品。

    ” 這個蠟像館的主人忽然之間生起氣來:“小朋友,看了之後再說!” 這個人,我一直隻注意到他的外型,井沒有注意他多大年紀。

    直到這時,他叫了一聲“小朋友”,我才開始留意了一下。

     這個人究竟有多大年紀呢?大概介乎四十歲至五十歲之間,難以有正确的判斷。

    我這時多少已經知道了他的用意,看來,他并非是在介紹他館中的蠟像如何逼真,如何有藝術價值而已。

     他還在繼續着:“自然,他人受到的感染再強烈,也不及身受者的千分之一或萬分之一,除非有一個人,他的遭遇和受刑者一緻,可能完全體會到受刑者的痛苦!其實,單是遭遇一樣,也不能完全感受到,必須這個人的思想,是和受苦者一樣才行!” 他講到了這裡,才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停了下來,他還是沒有請人進去參觀的意思、而是用眼神在詢問各人,是不是有什麼問題。

     這時,剩下的人隻有十五六個,絕大多數,都是年輕人,居然還有三個女性在内。

    其中一個女青年問:“請問,被釘在十字架上的那稣,是不是和館内的陳列蠟像有着共同點?耶稣為了拯救世人,在極度的痛苦中死亡,而各類表現他釘在十字架上的藝術品,也可以給予觀賞者以不同的感染力。

    ” 那人“嗯”地一聲;“問得好,可以說,有共通點,但是裡面陳列的,看起來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