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簡報

關燈
泡。

    然後它拉長成橢圓形,表面也開始出現皺折與凹陷。

    而當它開始顯現人形時,普爾一點也不覺得意外。

     他曾在博物館和科學展覽中,看過這樣人形從玻璃裡吹出來。

    不過這個灰塵幽靈一點也不精确,它像個粗糙黏土雕像,或說像是石器時代洞穴中發現工藝品。

    隻有頭部經過仔細雕琢,而那毫無疑問是戴維·鮑曼指揮官臉。

     嗨,弗洛伊博士,你現在相信我吧。

     人形嘴唇并沒有動,普爾察覺到那個聲音(确實是鮑曼聲音沒錯)其實是從揚聲器裡傳出來。

     這對我來說非常困難,我沒有多少時間。

    我獲準傳達這則警訊,你們隻有15天。

     “為什麼?你又是什麼東西?” 但那個鬼魅般人形已經開始消失,粒狀外層開始分解成原本塵埃分子。

     再見,弗洛伊博士,我們不能再聯絡。

    如果一切順利,可能還會有另一則信息。

     在影像消逝之際,這句老太空時代口頭禅讓普爾不禁莞爾。

     “如果一切順利”——不知有多少次,在任務之前他總會聽到這句話! 鬼影消失,隻剩下飛舞微塵,又恢複原本随機舞動模式。

    普爾努力振作精神,才能回到現實。

     “嗯,指揮官,你認為那是什麼東西?”金博士問他。

     普爾尚未從震撼中恢複,好幾秒之後才反應過來。

     “臉孔和聲音是鮑曼沒錯——我可以發誓。

    可是,那到底是什麼東西?” “我們到現在都還争論不休,可以說它是全訊像,是投影——當然,如果有心話,造假方法多得是;但卻不是在那種情況下!當然啦,之後就發生那件事。

    ” “太隗?” “對,多虧那則警訊,在木星爆炸前,他們剛好有足夠時間逃出來。

    ” “所以不管它是什麼,那個像鮑曼東西很友善,而且想幫忙。

    ” “想必如此,而且那也不是它最後一次出現。

    還有另一則信息,是警告我們不可試圖登陸‘木衛二歐羅巴’上,或許也是它帶來。

    ” “所以我們從未登陸過?” “隻有一次,純屬意外——36年之後,‘銀河号’被劫持,迫降在那裡,而它姊妹船‘宇宙号’不得不去救它。

    都在這兒——裡面有一些‘自動監看器’記錄到關于歐羅巴生物事。

    ” “我等不及要看看。

    ” “它們是兩栖類,什麼形狀什麼大小都有。

    一旦太隗開始融解覆蓋那個世界冰雪,它們便從水中冒出來。

    從那時起,它們就以一種生物學上不可能速度在演化。

    ” “就我對歐羅巴印象所及,冰上不是有很多裂縫嗎?說不定它們早就爬出來,觀望好一陣子。

    ” “這個說法廣為接受,不過還有一個臆測性高得多理論。

    石闆可能脫不幹系,詳細情形我們還不解。

    觸發那種思路,是MA0發現。

    就在球上,差不多是你時代之後500年,你應該已經聽說吧?” “模模糊糊——有太多東西要惡補!不過我真認為名字取得有點可笑,它既沒有異常磁性,又是在非洲而不是在‘第谷’發現!” “你說得相當正确,不過我們還是沿用那個名字。

    我們對石闆知道得愈多,懷疑就愈深一層。

    尤其他們仍是球之外存有先進科技惟一證據。

    ” “這倒挺讓人驚訝。

    我還以為到這個時候,我們已經從某處接收到什麼電波信号。

    我還是小孩子時,天文學家就開始尋覓!” “嗯,是有個線索啦——不過很可怕,我們不大喜歡談。

    你聽說過‘天蠍新星’嗎?” “好像沒有。

    ” “當然啦,每天都有恒星變成新星,這個也沒什麼大不。

    但它爆炸前,我們已經知道天蠍新星有幾顆行星。

    ” “有人居住嗎?” “完全無從判斷,電波搜尋什麼也沒發現。

    而真正夢魇這才開始…… “幸運是,自動新星監測器在事件一發生時候就發現。

    爆炸并非起自恒星本身,是其中一顆行星先爆炸,然後才觸發它太陽。

    ” “我老……對不起,請繼續。

    ” “你真是一點就通,行星根本不會變成新星——隻有一個例外。

    ” “我曾在一本科幻小說裡面讀到一則黑色幽默,它說——‘超新星是工業意外’。

    ” “它不是超新星,可能也不隻是個笑話。

    最廣為接受理論是,某種外力在使用真空能量,結果失控。

    ” “也有可能是戰争。

    ” “一樣糟糕,我們可能永遠不會知道。

    既然我們依賴是相同能源,你就知道天蠍新星為什麼讓我們做噩夢。

    ” “我們那時候,隻需要擔心核電廠爐心别熔解就好!” “上蒼保佑,已經不用!不過我真很想多告訴你一點MA0發現經過,因為它标示着人類曆史轉折點。

     “在月球上發現MA1已經夠吓人,但是500年之後,卻出現個更糟糕,而且就在老家旁邊——你要怎麼解釋老家都行。

    就在這兒,我們腳下非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