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教育

關燈


     “這裡是亞特蘭大市,公元2000年12月31日…… “這是CNN,再過五分鐘,帶着未知危險與希望,新千禧年,即将要來臨…… “不過在試圖探索未來之前,先讓我們回頭看看1000年前,并且自問:‘如果生活在公元1000年人,神奇跨越10個世紀,他們是否能夠想像,甚至解我們世界呢?’ “幾乎所有我們視為理所當然科技,都是在這個千禧年末尾發明,其中還有很大部分,是出現于最近200年。

    蒸汽機、電力、電話、收音機、電視、電影、航空、電子裝置……還有,僅僅一代時間,核能與太空旅行也出現,過去那些偉大智者會如何看待這些?如果阿基米、達·芬奇突然掉進我們世界,他們還能保持心智正常嗎? “我們忍不住會想,如果是我們被送到1000年以後世界,應該會适應得比較好。

    當然,因為比較重要科學發明都已經出現。

    即使還會有科技上重大進展,但是否還會出現令我們難以理解,就如同口袋型計算器或攝影機等令牛頓難以理解裝置? “或許我們時代,與過去所有時代确實有所不同。

    電信科技、大氣與太空征服、影音記錄科技(得以保存過往一去不回聲音與影像),樣樣都制造出連過去最狂野幻想都無法想像文明。

    同樣重要,是哥白尼、牛頓、達爾文與愛因斯坦,他們大大改變我們思考模式,以及對宇宙展望,讓我們即使是與最優秀祖先相比,也像新物種一般。

     “而1000年之後,會不會如同我們看待無知、迷信、受盡生老病死折磨祖先一般,我們後代也用同情眼光來看待我們?我們相信,連祖先們不懂得問一些問題,我們都已經知道答案。

    但是,第三個千禧年,會帶給我們什麼樣驚奇呢? “好,時間到……” 一口大鐘敲響代表午夜鐘聲,不久,最後一波震動也逐漸歸于寂靜…… “就這麼結束……再見,既美好又糟糕20世紀……” 畫面裂成無數碎片,換一位實況轉播員,說話帶着普爾已經可以輕松解現代口音,馬上把普爾拉回現實。

     “現在,在3001年頭幾分鐘,我們能回答這個古老問題…… “當然,如果我們剛才看到,這些活在2001年人,如果活在我們世紀裡,應該不會像1001年人到他們時代那樣完全迷失吧。

    我們許多科技成就,都已在他們預期之内。

    誠然,他們早已設想過衛星城市以及月球和行星上殖民。

    他們也可能會有點失望,因為我們還沒能長生不死,探測船也隻到達最近幾顆恒星而已……” 英迪拉突然把電視機關掉。

     “弗蘭克,其他等一下再看,你有點累。

    不過希望這有助你調适。

    ” “謝謝,英迪拉,我明天再看。

    不過它倒是證明一點。

    ” “哪一點?” “謝天謝,我不是從1001年跑到2001年。

    那會是個大大躍進,我才不信有誰能調适得過來。

    我至少還知道電力,如果有幅畫突然跟我說話,我也不會吓得半死。

    ” 普爾告訴自己,希望這種自信不至于太過分。

    有人說過,高度發展科技與魔法無異。

    在這個新世界裡,我會不會遇到魔法?又有沒有辦法面對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