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泰卓闆塊

關燈
大環山省:從月球正面中心附近向南,位于中環山省以東。

     密集着外力沖撞出的環形山,也許面積很大,包括月球上的最大環形山;在北部,有些環形山被沖擊成碎塊,形成所謂的“雨海”。

     着陸與行動:由于崎岖傾斜的表面,着陸一般很困難;在某些水平的環形山谷底相對地說還不那麼困難。

    行動幾乎到處都是可能的,但需要選擇道路順某些平坦的環形山谷底比較容易。

     建設:由于坡度以及許多大塊的松散物質,一般都有一定的困難;在某些環形山谷底的熔岩中挖掘是困難的。

     泰卓:馬麗亞紀元後的環形山.直徑五十四英裡,環壁比周圍高出七千九百英尺,谷底一萬二千英尺深;在月球上它的光輻射系統最為突出,有些光線可以展射五百英裡。

    (摘自工兵《月球表面特殊調查》,陸軍部工兵局美國地質調查隊,1961年制成于華盛頓。

    ) 這時在月球的環形山平原上以每小時五十英裡速度行駛的活動實驗室看起來很象是一輛安裝在八個變形胎上的特大拖車。

    但它遠遠超出這一功能;它是個完全自給的基地,二十個人可以在它裡邊生活和工作幾個星期。

    真的,它簡直是一架在陸地行駛的空間飛船——在緊急情況下它也真能騰空飛起。

    如果它駛近一處大得無法繞過、陡得無法穿越的斷層或峽谷,那麼它就可以使用四個底座噴氣發動機飛過障礙物。

     弗洛伊德向窗外眺望,可以看到展現在眼前的一條車轍分明的道路,幾十架車輛在月球易碎的表面上留下了壓得結結實實的軌迹。

    沿途,等距離設有又細又高的杆子,個個上面挂着閃光燈。

    雖然這時還在深夜,太陽還要在幾小時後才升起,然而在從柯萊維烏斯基地到T·M·A·-1之間的二百英裡的旅程上,誰也不會迷路。

     同新墨西哥或科羅拉多高原上的晴夜相比,這裡的星空隻不過稍亮一些,星鬥稍多一些。

    但是,漆黑的上空有兩件東西使人不會誤以為此身仍在地球之上。

     其一是地球本身——象一簇燃燒着的火炬懸挂在北方的天際。

    從那巨大的半球上輻射下來的光線,比滿月要亮上幾十倍,向這塊土地上投下一層藍綠色的鬼火寒光。

     第二個天空中的怪異現象是斜射在東方的一束暗紅色光錐。

     它越臨近地平線,光線就越亮,隐約顯示出月球邊際以外看不見的地方的熊熊火焰。

    這是人類從地球上難得看見的蒼茫景象,隻有全蝕時才得一窺。

    這就是日冕,月球上的晨曦,預告着太陽不久就将照臨這片沉睡的土地。

     弗洛伊德、霍爾沃森以及邁克爾斯坐在前端的了望廳裡,就在司機台的下方。

    弗洛伊德的思路轉來轉去離不開出現在眼前的三百萬年寬廣鴻溝。

     三百萬年!相形之下,千變萬化的青史,帝王将相的盛衰成敗,隻不過是瞬息間事。

    不僅僅是人類,所有地球上現在生活着的動物,當時都還不曾存在——就在這個黑色怪物被小心地埋藏在月球上這最卓越突出的環形山谷的時候! 它是被埋藏的,而且是有意識地被埋藏的,邁克爾斯認為這一點是毫無疑義。

    “起初,”他解釋說,“我很希望它标志着某個地下建設的位置,但是,最近的挖掘已經排除了這種可能性。

    它端坐在同一黑色物質制成的寬大平台上,下邊全是未經動過的岩石。

    設計它的那些——生物——要保證它埋着不動,除非發生強烈的地震。

    那些生物是從長遠的觀點出發的。

    ” 邁克爾斯的語氣裡帶着幾分自豪,然而也有幾分悲傷;弗洛伊德對二者都能有同感。

    人類最古老的問題之一終于有了答案;這就是證據,不容懷疑地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