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宇宙知識課
關燈
小
中
大
“但漏了一個簡單的吓人的結果!”醫生接話道——
“什麼呢?”約翰遜問——
“我們将被甩到太陽上!”——
“掉到太陽上!”貝爾驚訝地反問——
“毫無疑問。
若這公轉停止下來,地球将在六十四天半之内被抛向太陽。
”—— “六十四天半的落體運動!”約翰遜插話—— “不多不少,”醫生答道,“因為還有一段三千八百萬海裡的距離待跨過。
”—— “那地球的重量是多少?”阿爾塔蒙詢問—— “是五千八百八十一個億億億噸。
”—— “這巨大的天文數字真難以記住!這很難理解!”約翰遜說—— “這樣,我給你作個形象的比較,你就容易記住了,我的約翰遜。
還記得麼,七十六個月亮重量之和等于一個地球重量,三十五萬個地球重量等同于一個太陽重量。
”—— “這太相差懸殊了!”阿爾塔蒙說—— “相差懸殊,這是實話。
”醫生說,“我要回到北極,宇宙志學關于地球的這部分闡論可謂精妙絕輪!如果這些不讓你們心煩的話。
”—— “醫生,請講,醫生,繼續下去!”—— “我已經說過,當你們有興趣渴望求知時,我非常樂意傾我所能,我們剛才講到,北極點相對于地球上其它所有的點,是靜止的。
這也可以說不完全對。
”—— “怎麼!”貝爾問,“難道還需要再作補充?”—— “對,貝爾。
北極并不總是絕對處于同一位置;從前,北極星離天極比現在還離得更遠。
我們的北極也作某種轉動,隻不過需約二千六百年轉一圈。
這取決于歲差,我下面會講到。
”—— “但是,将來北極點有沒有可能作更大的自轉?”阿爾塔蒙提問道—— “這!我親愛的阿爾塔蒙,”醫生回複道,“您提出了一個長久以來特别是在一次奇特的發現之後,學者們至今懸而未決的疑難問題。
”—— “哪一個發現?”—— “是這樣,1771年,人們在冰海沿岸發現一具犀牛屍體,1799年,在西伯利亞海岸發現一具大象屍體。
這兩具同屬熱帶國家四足動物的屍體,怎麼可能在相同的緯度發現?從那之後,地質學家們一片嘩然。
直至一位才華橫溢的法國學者,艾利-柏蒙以雄辯的證據論證,宣稱這些動物生活在緯度較高區域,洪水河流将它們的屍體沖到它們被發現的位置。
但是,這些論證一直未被發表,猜猜看,學者們造出什麼樣的臆想?”—— “學者們總是智慧超卓的。
”阿爾塔蒙笑着應答—— “對,為了破譯一個現象,不惜絞盡腦汁。
他們假設以前北極在赤道的位置,而赤道在北極的位置。
”—— “嗯!”—— “我所描述的如果真如此,那麼,地球在北極縮扁了至少五裡,靠着離心力,飄移到新赤道的大海,将覆蓋着兩倍于現在的山峰像喜馬拉雅山;所有環繞北極的國家地區如瑞典、挪威、蘇聯、西伯利亞、格陵蘭、新不列颠,全都将被淹埋于海下五裡深處,而被抛移在北極位置的赤道地區,将布滿比現在高出五裡的高原。
”—— “真是面目全非呀!”約翰遜評述着—— “噢,對這一切,學者們根本不感到驚訝。
”—— “如何解釋這劇變?”阿爾塔蒙追問—— “是慧星沖撞造成的。
慧星是天體行星,以前,宇宙演化中的難題,大家都求助于慧星。
它是天體星中最樂于幫忙的吉星,至少學者們已把它當作萬能的擋箭牌。
”—— “那麼依您看,克勞伯尼先生,這劇變是不可能的?”約翰遜問道—— “不可能!”—— “若可能呢?”—— “若可能的話,赤道将在二十四小時内凍結。
”—— “啊,倘若劇變真的發生,”貝爾插言,“人們也會說我們根本沒來過北極!”—— “放心吧!貝爾。
地球軸心的靜止運動,得出的結果是:如果冬季在這個位置,我們會看到周圍布滿了圓圓的星星。
太陽在春分那天,即三月二十三日,它将顯現出(這兒我忽略折射率)被地平線切成對半,漸漸地形成拉長的圓盤曲線;但這,值得注意的現象是,當太陽升起,将不再有夜晚,白晝将持續六個月;直到秋分,即九月二十二日,太陽圓盤漸漸與地平線拉平,一旦大陽消失、整個冬季,将看不見它的出現。
”—— “剛才您談到地球在北極處縮扁,”約翰遜詢問道,“克勞伯尼先生,請您再為
若這公轉停止下來,地球将在六十四天半之内被抛向太陽。
”—— “六十四天半的落體運動!”約翰遜插話—— “不多不少,”醫生答道,“因為還有一段三千八百萬海裡的距離待跨過。
”—— “那地球的重量是多少?”阿爾塔蒙詢問—— “是五千八百八十一個億億億噸。
”—— “這巨大的天文數字真難以記住!這很難理解!”約翰遜說—— “這樣,我給你作個形象的比較,你就容易記住了,我的約翰遜。
還記得麼,七十六個月亮重量之和等于一個地球重量,三十五萬個地球重量等同于一個太陽重量。
”—— “這太相差懸殊了!”阿爾塔蒙說—— “相差懸殊,這是實話。
”醫生說,“我要回到北極,宇宙志學關于地球的這部分闡論可謂精妙絕輪!如果這些不讓你們心煩的話。
”—— “醫生,請講,醫生,繼續下去!”—— “我已經說過,當你們有興趣渴望求知時,我非常樂意傾我所能,我們剛才講到,北極點相對于地球上其它所有的點,是靜止的。
這也可以說不完全對。
”—— “怎麼!”貝爾問,“難道還需要再作補充?”—— “對,貝爾。
北極并不總是絕對處于同一位置;從前,北極星離天極比現在還離得更遠。
我們的北極也作某種轉動,隻不過需約二千六百年轉一圈。
這取決于歲差,我下面會講到。
”—— “但是,将來北極點有沒有可能作更大的自轉?”阿爾塔蒙提問道—— “這!我親愛的阿爾塔蒙,”醫生回複道,“您提出了一個長久以來特别是在一次奇特的發現之後,學者們至今懸而未決的疑難問題。
”—— “哪一個發現?”—— “是這樣,1771年,人們在冰海沿岸發現一具犀牛屍體,1799年,在西伯利亞海岸發現一具大象屍體。
這兩具同屬熱帶國家四足動物的屍體,怎麼可能在相同的緯度發現?從那之後,地質學家們一片嘩然。
直至一位才華橫溢的法國學者,艾利-柏蒙以雄辯的證據論證,宣稱這些動物生活在緯度較高區域,洪水河流将它們的屍體沖到它們被發現的位置。
但是,這些論證一直未被發表,猜猜看,學者們造出什麼樣的臆想?”—— “學者們總是智慧超卓的。
”阿爾塔蒙笑着應答—— “對,為了破譯一個現象,不惜絞盡腦汁。
他們假設以前北極在赤道的位置,而赤道在北極的位置。
”—— “嗯!”—— “我所描述的如果真如此,那麼,地球在北極縮扁了至少五裡,靠着離心力,飄移到新赤道的大海,将覆蓋着兩倍于現在的山峰像喜馬拉雅山;所有環繞北極的國家地區如瑞典、挪威、蘇聯、西伯利亞、格陵蘭、新不列颠,全都将被淹埋于海下五裡深處,而被抛移在北極位置的赤道地區,将布滿比現在高出五裡的高原。
”—— “真是面目全非呀!”約翰遜評述着—— “噢,對這一切,學者們根本不感到驚訝。
”—— “如何解釋這劇變?”阿爾塔蒙追問—— “是慧星沖撞造成的。
慧星是天體行星,以前,宇宙演化中的難題,大家都求助于慧星。
它是天體星中最樂于幫忙的吉星,至少學者們已把它當作萬能的擋箭牌。
”—— “那麼依您看,克勞伯尼先生,這劇變是不可能的?”約翰遜問道—— “不可能!”—— “若可能呢?”—— “若可能的話,赤道将在二十四小時内凍結。
”—— “啊,倘若劇變真的發生,”貝爾插言,“人們也會說我們根本沒來過北極!”—— “放心吧!貝爾。
地球軸心的靜止運動,得出的結果是:如果冬季在這個位置,我們會看到周圍布滿了圓圓的星星。
太陽在春分那天,即三月二十三日,它将顯現出(這兒我忽略折射率)被地平線切成對半,漸漸地形成拉長的圓盤曲線;但這,值得注意的現象是,當太陽升起,将不再有夜晚,白晝将持續六個月;直到秋分,即九月二十二日,太陽圓盤漸漸與地平線拉平,一旦大陽消失、整個冬季,将看不見它的出現。
”—— “剛才您談到地球在北極處縮扁,”約翰遜詢問道,“克勞伯尼先生,請您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