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三個星期的研究Page1

關燈
值得一提——馬克斯·于貝爾對此非常高興——他們再也不缺鹽吃了。

    這鹽不是從海水裡分離出來的氯化納,而是一種在亞洲、非洲和美洲分布極廣的岩鹽,在恩加拉村附近的土壤表面肯定覆蓋着許多鹽霜。

    這是唯一能夠食用的礦物。

    像動物一樣,瓦格第人靠着本能便足以了解這種礦物的用途。

     約翰·科特對于火的問題很感興趣。

    這些原始人是怎樣取火的呢?……他們是像野人那樣,将一塊硬木與一塊軟木摩擦取火的嗎?……不是,他們用的不是這種方法,他們是用火石撞擊出火星來取火的。

    在非洲森林裡常能見到“羅德尼埃”樹,這點火星就足以點燃這種樹的果實表皮上那一層絨毛,這層絨毛具有火絨的一切優點。

     另外,瓦格第家庭的飲食中還有一些取自大自然的植物性食物,以補充飲食中的含氮量。

    一部分是兩、三種可食用的樹根,另一部分則主要是許多不同品種的水果,例如:金合歡屬植物“昂當桑尼娅”的果實,它還有兩個名字,分别是“人類的面包”和“猴子的面包”;——還有“卡裡塔”,這種果實裡面充滿着一種可以代替黃油食用的脂肪物質;——還有“其若莉娅”,這種漿果雖然味道平淡無奇,但它的營養價值卻很高而且果實也很大,直徑不下2法尺;——另外還有野生的香蕉、無花果、芒果,鮮美的“特索”果,以及用作調味品的羅望子樹那略帶辣味的莢果。

    除此之外,瓦格第人也吃蜂蜜,他們是随着蜜蜂發出的嗡嗡聲才發現這些蜂蜜的。

    瓦格第把這種珍貴的蜂蜜或是不同植物的汁液——尤其是一種藤蘿分泌出的汁液“呂德克斯”——摻到河水裡,發酵成為一種酒精度很高的飲料。

    對此我們根本不用大驚小怪;人們不是曾經發現非洲那些山魈——盡管它們隻是些猴子——也特别愛喝酒嗎?…… 還有一點需要補充:在恩加拉村下面有一條盛産魚類的小河,河裡小魚的品種與卡米和同伴們在莊森河裡釣到的一樣。

    可是,這條小河能夠通航嗎?瓦格第人會使用小船嗎?……若想逃跑,卡米他們就必須搞清這個問題。

     從村落的盡頭(不是建有酋長小院的那一端)可以看到那條小河。

    站到最後幾排樹旁,人們可以看到它那寬約30到40法尺的河床。

    從這裡望去,小河消失在排排參天大樹之間,諸如長着五根莖杆的邦巴克斯樹,枝條有如打了結的長辨一般的“姆帕拉姆茲”樹,還有高大的“姆蘇·庫利奧”樹,樹幹上盤繞着巨大的附生植物——蜿蜒如蛇的藤蘿。

     是的,瓦格第人知道如何建造小船——甚至大洋洲上那些最落後的土著也懂得這項藝術。

    他們的水上漂流工具比木筏要複雜,但比獨木舟做工簡單,這隻不過是一段用斧子砍下并在火上掏空樹心的樹幹。

    瓦格第人用一種平槳劃船,當微風從合适的方向吹來之時,小船還可以依靠挂在兩根桅杆上的風帆來航行。

    瓦格第人用木質極為堅硬的鐵樹木材做成木槌,然後再用這種木槌不斷捶打樹皮,使它變得柔軟,最後他們再用樹皮做成小船的風帆。

     約翰·科特還觀察到,這些原始人從來不吃谷物和蔬菜。

    他們不知道如何種植高梁、黍、大米和木薯——而這些都是非洲中部民族經常種植的作物。

    當然,我們并不能要求這些瓦格第人像當卡、方德、穆布圖人——這些可以明确劃歸為人類的土著一樣從事農業生産活動。

     最後,在觀察到以上特點之後,約翰·科特卻不能肯定這些瓦格第人是否具有道德觀念和宗教熱忱。

     一天,馬克斯·于貝爾詢問他對這個問題的觀察結果。

     “他們比較講禮貌,也比較正直,”約翰回答,“他們是非分明。

    而且他們還有私人财産的概念。

    據我所知,許多動物,尤其是狗,也有這種概念,動物都不願意人們将它正在吃的食物拿走。

    我認為,瓦格第人的頭腦裡有你我之分。

    我曾經注意到,有一個瓦格第人從一所茅屋裡偷走了幾個水果。

    ” “人們是将他按違警罪處罰的,還是按輕罪處罰的?……”馬克斯·于貝爾問。

     “你在開玩笑吧,我親愛的朋友。

    可我說的是真的。

    那個小偷被失主以及失主的鄰居痛打了一頓。

    另外,我還要補充一點,這些原始人在某一方面與人類非常相似……” “是哪一方面呢?……” “家庭,瓦格第人一般都建立自己的家庭,父母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