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3月19日一整天

關燈
到目前為止,他們估計已經走了200公裡,步行與乘坐木筏所走的距離各占一半。

    要抵達烏班吉河,是否還需要再走200公裡呢?……不用,根據卡米的估算,隻要航行不受阻,剩下的第2段航程将會進行得很快。

     第2天拂曉時分,他們便上船了,當然還帶上了朗加不願與之分離的那個額外的小乘客。

    朗加将它放到那個由香蕉葉做成的防雨篷下面,并呆在它身邊,希望它能重新睜開雙眼。

     馬克斯·于貝爾和約翰·科特都認為,這個小家夥肯定是非洲大陸黑猩猩、大猩猩、猩猩、山魈、狒狒等等4手動物大家庭中的一份子。

    他們甚至沒想着更近地看看它,或者給予它更多的關注。

    他們對此并不感興趣。

    是朗加将它救起來的,他當然希望留下它,就像我們人類出于同情收留一隻可憐的小狗一樣。

    朗加将它當作自己的夥伴,這可是再好不過了。

    另外,這個舉動也證明了朗加善良的心地。

    總之,既然兩個好朋友收養了這個土著孩子。

    那麼,這個孩子也可以收留一隻小猴子。

    當然,當這隻小猴一旦有機會重返大森林時,它很有可能會忘恩負義地抛棄它的救命恩人的——忘恩負義并不是人類的專利。

     沒錯,如果朗加這樣告訴約翰·科特、馬克斯·于貝爾甚至卡米:“這隻猴子會講話!……它重複了3、4遍‘恩高拉’這個詞”,那麼,他們的注意力和好奇心也許都會複蘇的!……也許這樣他們就會更仔細地觀察這個小動物了!……也許他們會從它身上發現人們至今仍一無所知的某種猴子——會說話的4手動物的特點?…… 可是,朗加卻什麼也沒說,他怕是自己聽錯了。

    他下決心要好好觀察他救起來的這個小家夥。

    如果從它的嘴裡再說出“恩高啦”或其他什麼詞,那麼他一定會馬上告訴他的朋友約翰和馬克斯的。

     這也正是他呆在防雨篷下試着喂小猴子吃一些食物的一個原因。

    看來那隻小猴因為長期饑餓已經奄奄一息了。

    無疑,要想給小猴喂食也很困難的。

    猴子是食植動物。

    可是,朗加卻沒有一隻果子可以給小猴吃。

    他們隻有小猴不愛吃的羚羊肉。

    另外,小猴還發着高燒,它不能吃東西,目前正處于一種昏睡狀态之中。

     “你的小猴子怎麼樣了?……”馬克斯·于貝爾問道。

    此時,他們啟程已經有一個小時了。

     “它一直在睡覺,我的朋友馬克斯。

    ” “你堅持要留下它嗎?……” “是的……如果您同意的話……” “這沒什麼不方便的,朗加……不過你得小心别讓它抓傷你 “哦!我的朋友馬克斯!” “得提防着點兒!……這些家夥像貓一樣壞!……” “可它不壞!……它還那麼小!……它的小臉看起來那麼溫 柔!……” “還有,既然你把它當成你的小夥伴,那你就給它起個名字吧 “名字?……起什麼名字呢?……” “當然是約克喽!……所有的猴子都叫約克!” 看來朗加并不喜歡這個名字。

    他什麼也沒說,便回到了他的小猴身邊。

     整個一上午,航行都很順利。

    由于雲層很厚,陽光無法透過,因而天氣并不太熱。

    這一點很是值得慶幸。

    有時莊森河會流經一些較為寬敞的空地,岸邊的樹木很少,他們在沿着河岸航行時是很難找到樹蔭的。

    地面又變得泥濘不堪了。

    他們得向左或向右再航行半公裡才能到達最近的樹叢。

    雖然沒有像往常那樣下着傾盆大雨,可是天空看起來還是陰沉沉的,這是最令他們擔憂的。

     雖然在沼澤地上有成群的水鳥展翅飛翔,可是這裡卻沒有一隻反刍動物,馬克斯·于貝爾對此很不高興。

    前幾天他已經打過鴨子和大鸨了,今天他很想打幾隻“薩薩比”羚羊、“安雅拉”羚羊或是非洲大羚羊之類的動物。

    因此,他站在木筏前部,舉好卡賓槍,就像一個伺機攫取獵物的獵手那樣用目光搜尋着岸邊。

    随着水流的波動,卡米将木筏劃到了岸邊。

     中午,他們隻勉強吃了些飛禽的腿肉和翅膀。

    總之,于爾達克斯探險隊的這幾位幸存者已經厭倦了他們每日的夥食,這一點并不值得奇怪。

     他們總是吃烤肉或煮肉,總是喝淡水,他們沒有水果、沒有面包、也沒有鹽。

    而魚卻因為缺少調料而做得總是不夠滋味!他們迫不及待地想盡快到達離烏班吉河最近的傳教團駐地,在那裡,由于有傳教士們的熱情招待,他們很快就會忘記這些不便的。

     這一天,卡米沒能找到一處适宜休息的地方。

    長滿高大蘆葦叢的河岸看來是不能停靠的。

    岸上泥濘不堪,他們可怎麼上岸呢?因此,木筏沒有停留,而是繼續航行在水面上。

     木筏就這樣一直航行到晚上5點鐘。

    約翰·科特和馬克斯·于貝爾一直在談論着旅途中發生的種種事件。

    他們回憶着從利伯維爾出發以來所經曆的每一件事:先是在上烏班吉地區既有意思又富有成果的打獵,然後是向着象大祭,接着是他們在兩個月的探險中所經曆的種種危險;随後,他們又回憶起他們是如何平安地回到長有羅望子樹的小山丘,在那裡看到的移動的火光,象群的出現,探險車隊遭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