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一章 胭脂紅妝(中)

關燈
開車到塘沽區,路程也不算近。

    堵車的當口,我打開車上的音響,想挑個歌來聽聽。

    原本是随便打開的流行音樂頻道,但覺得太吵,于是換了一個頻道。

     隻聽電台主持人溫柔的聲音傳來:“親愛的聽衆朋友們,現在是懷舊經典老歌回放時間。

    剛才為大家播放的是張雨生的《大海》,接下來,大家将聽到一首非常經典的粵語老歌:《胭脂扣》。

    梅豔芳菲,十二少的奈何橋之約,當年感傷了多少觀衆……話不多說,請大家欣賞這曲滿載着相思哀愁的《胭脂扣》……” 胭脂扣!我聽了這名字立即精神一振。

    對啊,我一直聽到的歌似乎就是胭脂扣。

    就像是印證我的猜測似的,我聽到熟悉的旋律和熟悉的歌詞從廣播中傳來: 誓言幻作煙雲字 費盡千般心思 情像火灼般熱 怎燒一生一世 延續不容易 負情是你的名字 錯付千般相思 情像水向東逝去 癡心枉傾注 願那天未曾遇…… “《胭脂扣》講了個什麼來着?”小時候看過這個電影,但是那時候太小,已經記不住劇情了。

    于是我打開手機,搜索了一下《胭脂扣》的劇情。

     隻見劇情介紹上寫道:“袁永定在報館任職,一次他與前來登尋人廣告的一位冷豔女郎閑聊,得知她原是鬼魂。

    50年前,她是香港石塘咀紅牌妓女,名叫如花。

    她與人稱十二少的纨绔子弟陳振邦相愛,因身份地位懸殊,婚事遭到陳家反對。

    兩人同居時以胭脂匣定情,決定一起吞食鴉片殉情。

    如花在黃泉久候不見十二少,故回陽間尋找。

    袁與女友在一份當年的報紙上發現陳那時未死,并一直苟活至今。

    如花了解陳振邦原是儒夫,傷心之餘,将胭脂匣交還,回陰間轉世去了” 不會這女鬼也是回來尋夫的吧?隻不過找不到那男人,就在每年這個時節随便殺一個男人來洩憤報複。

    我心中暗想道。

     但事情到底如何,還是得再去那酒廠附近問問。

    于是我不敢再耽擱,立即驅車往那出事地點走。

    等到了那酒廠附近,我停下車,在周圍轉了轉,見不遠處是一處村子。

     于是我信步走了過去。

    到了村口處,我瞧見一個大媽正坐在一個搖椅理,手上拿着一把蒲扇在扇。

    我瞧了覺得奇怪,這都秋天了,扇什麼扇子呢這。

     于是我忍不住多看了她幾眼。

    我見那大媽雖然頭發花白了一半兒,但是看起來身子骨還挺硬朗,精神矍铄。

    她睜開眼睛看了看我,皺了皺眉,冷聲道:“你怎麼不聽我的勸,不是說叫你注意點的嗎?你看看,又讓那女鬼纏上了。

    ” 我聽了這話,覺得有些意思,又覺得有些意外。

    難道她能看到鬼?但是讓我詫異的是,我自己都沒看到鬼,她怎麼看到的? 于是我停了下來,問道:“大媽,你看到什麼了?” 那大媽斜睨了我一眼,說道:“你除了見過那個屍體還有其他的嗎?我可見過很多的屍體,就像被車撞死啊,燒死啊,很多,有頭沒頭的,有臉沒臉的,都能看到……” 我聽得雲裡霧裡,不是很明白她在說什麼。

     我想了想,随便接着說道:“在現場就見到一具屍體,吊死的那個,大媽,您知道關于那具屍體的事兒?他怎麼了,有什麼不對嗎?” 我試圖跟她溝通,看看她是否了解這案子的一些内情。

    但是這大媽沒有回話,而是從自己的口袋裡掏出一張紅色的紙。

     我見那紙是被做成一個小旗子樣的,貼在一隻小巧的牙簽兒上。

     “這什麼啊?”我問道。

     “紅色的,能看到她。

    你拿着小旗,就在門口轉圈。

    然後你就在旗子上看到她了。

    ”大媽很認真地說道。

     我好笑地接過來,心想我都看不到的鬼魂,她怎麼知道什麼辦法能看到?這紅色的紙是哪兒來的?看起來年代也不算短了。

     我正在琢磨着這紅旗的事兒,卻見村子小巷裡走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