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烏匣詭鏡

關燈
“你怎麼也在火車上?”我跟阮靈溪正好走了個照面,不由不約而同地問道。

     “我回家不行麼?倒是你去幹嘛的?”我冷哼道。

     “我去看朋友不行麼?”阮靈溪瞪了我一眼,坐到自己位置上去了。

     我一瞧,趙羽的位置跟她斜對面,而我則跟她隔着一個過道。

     我心中暗想:總算不是鄰座,不然這旅途更加煎熬。

    看這女人就是一惡女,而且說不定還是個天山童姥,别看外表很年輕,說不定早就七老八十了。

     此時,車廂裡上來一對年輕情侶,男的正好坐在我旁邊,女的則坐在阮靈溪的旁邊。

     兩人看似熱戀中,抵死纏綿一刻不肯分開,分了片刻就覺得山無棱天地合那意思。

    于是那女的跟我身邊的男孩子隔着過道兩兩相望,哀怨地覺得位置不能在一起很遺憾。

     男的終于受不了似地問我:“兄弟,能不能跟我女朋友換個位置,讓我倆坐在一起?” 我一想,這意味着我必須跟惡女同坐一起,于是想要拒絕。

    但是這時,兩個人四隻眼哀怨地看着我,看得我十分過意不去,忍不住就跟那女孩換了位置。

     這樣我就跟惡女坐在一起,對面是趙羽。

    阮靈溪瞪了我一眼,耳朵塞了耳機,扭頭去看窗外風景了。

    我嗤笑一聲,拿出手機準備看會兒小說。

    但這時,我注意到趙羽正意味深長地沖我微笑。

    我皺了皺眉,呵呵笑道:“你看什麼?” 趙羽搖了搖頭,沒怎麼說話,閉目養神去了。

    此時,小幂從我的背包中探出頭來,對我低聲道:“我覺得這車廂有一股血腥味。

    ” “血腥味?”我挑眉道:“該不會是誰帶了什麼生鮮肉類?” “不,是人血的腥味。

    ”靈狐小幂說道:“很濃重。

    ” 我一聽人血味兒,不由心中有點緊張。

    我知道靈狐不可能弄錯,也不會拿這事兒開玩笑。

     “你能聞出那味兒是從哪兒來的麼?”我問道。

     “大概是車廂的第二排,靠窗戶的位置。

    ”小幂低聲道。

     我起身向前看去,見小幂說的那個位置上坐了一男一女,背對着我們相互依偎,看樣子是對情侶。

    此時,那男人正側臉去跟女的低聲說笑。

    但是從側臉看來,那男人有四十左右,女的卻很年輕漂亮,長發娥眉,長得很古典。

     我坐下來,對小幂低聲道:“看不出什麼啊。

    ” 靈狐伸了個懶腰,懶懶地說道:“我隻是說說而已,反正也是閑事,不管也就不管了。

    ” 說着,這貨又縮回背包裡繼續睡回籠覺了。

     由于小幂的一番話,我對那一對兒男女格外注意了下。

    巧合的是,他們竟然也是去往蚌埠的。

    下車的時候,我特意瞄了一眼他們的随身行囊,見兩人不過是拖了兩隻小箱子而已,看樣子并無任何異常,也便作罷了。

     讓我無語的是,阮靈溪竟然也是來蚌埠的。

    不過下車之後,惡女打了出租就消失在人海,連聲道别也沒有。

     但宋家村又出命案,我也顧不上多想這惡女的事兒,趕緊帶着趙羽去了蚌埠市局。

    此時,那四個男人的遺體已經放在停屍房了。

     我跟趙羽去查看屍體,見四個男人竟然都是被勒死的。

    但死者臉上卻定格着一種詭異的微笑,眼眸微睜,唇角上揚,說不出的猙獰,讓人觀之毛骨悚然。

     這微笑卻讓我覺得有一絲莫名的熟悉,回想起來,卻想不出是在哪兒看過類似的獰笑。

     但這幾個男人脖子上勒痕,卻讓我想起那漆瑟的琴弦。

    臨行之前,吳聃讓我帶上那漆瑟,說也許辦案有用。

    但讓我必須用朱砂線捆着,桃木匣子裝着,并且在開啟匣子的時候,必須在漆瑟上灑上煙灰。

     我最怕被琴弦再勒一次,于是回來的路上已經從一寺廟裡取了一包煙灰回來。

     “這是被什麼勒死的?”趙羽皺眉道:“如果說繩索,那這勒痕也太細了。

    如果說是鐵絲……也不像,因為這痕迹比鐵絲還細,就好像是繡花的針線一般。

    ” 我沒理會他,直接去翻看了這案子的驗屍記錄和卷宗記載,以及現場照片。

    但讓我吃驚的是,四個男人的死亡現場,卻有幾個散落的青銅人偶。

    而其中一個,正是我在和平小區那座老樓裡見過的連體人偶! 再次看到那詭異的人偶之後,我不由打了個激靈。

    現在終于想明白,那四個男人的臉上,正是跟這人偶一樣,維持着一種詭異的,近乎于怨毒的笑容。

     這一系列的事情到底是怎麼回事?想到這裡,我頭疼不已。

     接下來的幾天,趙羽都留在蚌埠市局查這詭異的案件。

    但這案子過于離奇,查了将近一個月,絲毫沒有結果。

     期間,我想起楊問也許對這漆瑟有些見識,便帶着漆瑟去找他。

    但是,當我按照吳聃說的方法打開那桃木匣子,原本好端端的漆瑟,須臾間在我們倆面前化為一堆塵埃。

     我吃驚地看着這一幕,不解地問楊問道:“這,這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