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鬼節古玉(3)
關燈
小
中
大
格太陰,有個東西鎮邪,能保我無病無災。
吳聃住了一周就走了,走的時候帶走了那三個莫名其妙的骨灰盒。
爺爺知道這事後,去找劉瓦匠算賬。
但是去了城裡也沒找到他的下落。
後來我一家平安,再沒出怪事,也就此算了。
此後我便一直戴着那玉。
後來聽母親說,我四歲之前很奇怪,總是對着空氣自言自語。
家裡人也請所謂的“陰陽先生……”來看過,但那人說沒事,隻是叮囑說我身上的玉石鎮邪護體,隻要别摘掉那玉就行。
四歲生日當天,母親發現那玉石上的裂痕竟然沒了。
而那之後,我恢複了正常。
之後父親做生意有了積蓄,我們就搬到了合肥市裡定居下來。
老趙聽我說完,沉默良久。
我笑道:“你是不是不信我的話?我也不信。
當年我爸媽隻是農民,誰能想法對付我們家啊?有啥好處?隻是這玉石戴久了總會有感情,我也不想摘掉它,多半不離身的。
” 老趙點點頭,說道:“那你跟我去吧。
” 我吃了一驚,心想我講了個故事,他就改了主意? 老趙瞪了我一眼:“愣着做什麼,快準備去!” 我欣喜若狂,忙說道:“準備什麼啊,你說什麼時候走,咱們就走。
” 老趙點頭道:“那就動身吧。
”說着,将手裡一隻小木箱遞到我手裡:“幫我拿着。
” 我忙接過去。
但那箱子的重量讓我覺得手中一沉,不由皺眉道:“師父,你這箱子裡裝了什麼?這也太沉了吧!” 老趙瞪了我一眼:“哪兒那麼多廢話?!不想去就把箱子還給我!” 我連忙賠笑道:“師父哎,哪兒啊,我這不就随口一說麼。
”說着,趕緊提着箱子去推門。
我跟老趙出了市局大門,一路趕去汽車站。
到了鳳陽縣之後,再去鳳山村。
這一通折騰下來,也已經日落西山了。
我到了村頭才發現,這地方簡直是安徽最貧困的農村之一。
且不說灰塵撲面的土路,老舊的茅草屋,就是村頭那幾株柳樹,也一副沒精打采的破敗模樣。
“這村子真夠土嘿。
”我皺眉道。
老趙說道:“不是土,而是年代久。
前幾年甚至連進村子的土路都沒,全都是荒草叢生的野路。
” 我心想,這麼土鼈,難怪還保存着祠堂。
我們這次并沒穿警服,到村子裡之後,老趙也沒去找村民詢問案情,而是打聽了祠堂方位,繞道過去了。
第一次參與辦案,我的心情有點小激動,興緻勃勃地跟着去了。
到了祠堂跟前,我四下巡視一番,發現這祠堂有點意思,正好建在村子的墳地旁邊。
我知道有些古舊的村子,還會保存某些古老的習俗,比如逢年過節祭祀,到祠堂舉行各種儀式。
雖然祠堂供奉的是村子裡德高望重的先人,也是供奉死人的,但旁邊加上這一大片墳地,簡直跟義莊一樣。
如今死了人,更覺得蕭條凄冷。
夕陽的光線已經逐漸抽離,天地間薄暮微降。
不知是否心理作用,我始終覺得這裡的夜風冷飕飕的。
現在時值五月,但這地方好像暮秋一樣,風中透着莫名的涼意。
吳聃住了一周就走了,走的時候帶走了那三個莫名其妙的骨灰盒。
爺爺知道這事後,去找劉瓦匠算賬。
但是去了城裡也沒找到他的下落。
後來我一家平安,再沒出怪事,也就此算了。
此後我便一直戴着那玉。
後來聽母親說,我四歲之前很奇怪,總是對着空氣自言自語。
家裡人也請所謂的“陰陽先生……”來看過,但那人說沒事,隻是叮囑說我身上的玉石鎮邪護體,隻要别摘掉那玉就行。
四歲生日當天,母親發現那玉石上的裂痕竟然沒了。
而那之後,我恢複了正常。
之後父親做生意有了積蓄,我們就搬到了合肥市裡定居下來。
老趙聽我說完,沉默良久。
我笑道:“你是不是不信我的話?我也不信。
當年我爸媽隻是農民,誰能想法對付我們家啊?有啥好處?隻是這玉石戴久了總會有感情,我也不想摘掉它,多半不離身的。
” 老趙點點頭,說道:“那你跟我去吧。
” 我吃了一驚,心想我講了個故事,他就改了主意? 老趙瞪了我一眼:“愣着做什麼,快準備去!” 我欣喜若狂,忙說道:“準備什麼啊,你說什麼時候走,咱們就走。
” 老趙點頭道:“那就動身吧。
”說着,将手裡一隻小木箱遞到我手裡:“幫我拿着。
” 我忙接過去。
但那箱子的重量讓我覺得手中一沉,不由皺眉道:“師父,你這箱子裡裝了什麼?這也太沉了吧!” 老趙瞪了我一眼:“哪兒那麼多廢話?!不想去就把箱子還給我!” 我連忙賠笑道:“師父哎,哪兒啊,我這不就随口一說麼。
”說着,趕緊提着箱子去推門。
我跟老趙出了市局大門,一路趕去汽車站。
到了鳳陽縣之後,再去鳳山村。
這一通折騰下來,也已經日落西山了。
我到了村頭才發現,這地方簡直是安徽最貧困的農村之一。
且不說灰塵撲面的土路,老舊的茅草屋,就是村頭那幾株柳樹,也一副沒精打采的破敗模樣。
“這村子真夠土嘿。
”我皺眉道。
老趙說道:“不是土,而是年代久。
前幾年甚至連進村子的土路都沒,全都是荒草叢生的野路。
” 我心想,這麼土鼈,難怪還保存着祠堂。
我們這次并沒穿警服,到村子裡之後,老趙也沒去找村民詢問案情,而是打聽了祠堂方位,繞道過去了。
第一次參與辦案,我的心情有點小激動,興緻勃勃地跟着去了。
到了祠堂跟前,我四下巡視一番,發現這祠堂有點意思,正好建在村子的墳地旁邊。
我知道有些古舊的村子,還會保存某些古老的習俗,比如逢年過節祭祀,到祠堂舉行各種儀式。
雖然祠堂供奉的是村子裡德高望重的先人,也是供奉死人的,但旁邊加上這一大片墳地,簡直跟義莊一樣。
如今死了人,更覺得蕭條凄冷。
夕陽的光線已經逐漸抽離,天地間薄暮微降。
不知是否心理作用,我始終覺得這裡的夜風冷飕飕的。
現在時值五月,但這地方好像暮秋一樣,風中透着莫名的涼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