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神秘毒素

關燈
的父親王亮邊責罵他,邊向我們道歉。

     “你也别太責怪他了,小孩子犯錯是常有的事,教導他分辨對錯,以後别再犯就是了。

    ”我給王亮遞了根煙,他婉言謝絕,并說自己不抽煙。

    我取出從劍欽身上掉落的打火機給他看,問道:“這打火機是你們家的嗎?” 他搖頭道:“不是,我家就神龛上放着一個打火機,傍晚時我還用來給祖先上香,你這個肯定不是我家的。

    ”他回答驗證了我的疑慮。

     離開劍欽家時,蓁蓁問我現在怎麼辦,因為燒斷繩子的人是劍欽,而不是我們之前懷疑的盧老師,也就是說小相給我們提供的情報很可能是假的。

     “他給我們提供虛假的情報,不是心中有鬼,還會是什麼?”蓁蓁的眼神帶有堅定的光芒,但同時也流露出一絲憂慮。

     “現在還不能認定小相騙我們。

    ”我給她回以微笑。

     “你這麼感情用事,是不可能查出真相的。

    ”她的憂慮已變成了責備。

     她擔心我一時間接受不了,被曾經最信任的同夥欺騙,所以才會這麼緊張。

    雖然我的确曾因為小相牽涉此案而感到迷茫,但現在已經能以理性分析每一個問題。

     我所認識的小相,是一個不會随便撒謊的人。

    撇開誠信不談,他不撒謊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因為不管謊言如何完美,也必定存在漏洞,而為堵塞漏洞必須更多的謊言。

    然而,更多的謊言勢必帶來更多錯漏,這是一個無止境的惡性循環。

     要解決這個棘手的問題,最好辦法就是不撒謊,或者隻說事實的一部分。

    世事往往就是這樣,即使能做到言必有據,但也不代表所說的就是事實的全部。

    隻把部分事實說出來,有時候也能起撒謊的效果,而且不會被揭穿。

    譬如,我隻說1+1,那麼對方肯定會認為答案是2。

    1+1雖然是事實,但隻是事實的一部分,如果事實的全部是1+1-1,那麼答案便截然不同。

     若以實例說明,最常見的實例莫過于演藝圈。

    譬如某男影星說自己并沒有結婚,影迷便主觀地認為他是單身。

    但實際上他不僅并非單身,甚至連孩子都已經生了好幾個。

    可是他并沒有撒謊,因為他的确沒有跟伴侶結婚。

    不過,不進行法律意義上的婚姻登記,并不妨礙他當伴侶的丈夫,以及孩子的父親。

     這就是小相昔日教我的“說謊藝術”,我想他肯定不會這麼快就忘記。

    因此,我相信他所說的是事實,盧老師必定有問題。

    不過,盧老師是否跟我們調查的案子有關,則另當别論。

     “你放心,我不會再感情用事。

    ”我向蓁蓁出示劍欽掉落的打火機,“你對這個打火機有印象嗎?” 她接打火機随便看了幾眼便說:“隻不過是普通的打火機而已,随便那家便利店都能買到,那會有什麼印象。

    ” “那是因為你沒留心觀察。

    ”我将打火機取回,給自己點了根煙,“這個打火機已經用了一段時間,裡面的天然氣沒剩多少,而且是黃色的。

    你想一想是不是在哪裡見過?” 她皺着眉頭認真思索良久後,似乎已察覺端倪,嚴肅地回答:“沒想到。

    ” 我差點沒摔倒在地,沒好氣地說:“我們昨晚才見過,盧老師點煙時不就是用相同的打火機嗎?” “是嗎?我沒留意到這些細節。

    ”她又再皺起眉頭,“就算是,那又能代表什麼?” “你有夠笨的。

    ”我在她頭上輕敲一下,“繩子是我們向盧老師借的,而繩子上的油污他說是自己不小心淋上去,但這隻是一面之詞。

    除了他本人,誰也說不清到底是意外還是故意。

    而且隻有他才知道我們進防空洞搜索,如果劍欽點燃繩子的打火機也是從他手上得來,你不覺得事有蹊跷嗎?” “好像真的有問題耶……”她似懂非懂地點了下頭。

     我繼續給她分析:“劍欽跟我們沒深仇大恨,如果不是綜合諸多因素,他不可能把繩子燒掉。

    最起碼他不會為了燒繩子,而跑回家拿打火機。

    ” “這麼說,是盧老師指使劍欽把繩子燒掉?”她終于想明白了。

     我輕輕搖頭:“不能說是指使,充其量隻是誘導。

    不過有一點能肯定,就是他創造了這個條件。

    ” “那我們現在就去質問他。

    ”她大義凜然地說。

     我又再搖頭:“現在還不行,一來我們沒弄清楚他為何要加害我們;二來單憑這個普通的打火機,并不能拿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