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範圍分析

關燈
是……”慶生叔接完電話,向我們展露詭異的笑容,神秘地說:“我沒騙你們吧,晚上聽見棺材響,一定會有生意上門。

    ” 翌日,我向老大彙報調查進度後,他擠弄着一雙小眼睛,狡黠地問:“你相信這個殡儀館老頭的鬼話?” “雖然沒有證據能證明他所說的話都是真的,但同樣也沒有能證明他撒謊的證據,而且向我們撒謊對他沒有好處。

    ”我悠然地點了根煙,繼續說:“最重要的是,他給我們提供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信息,如果蔡少萌後腦真的有一小塊紅腫,那麼就能肯定她死于他殺。

    ” “就當之前處理這宗案子的夥計,沒注意到死者後腦的紅腫,但這老頭所說邪神、邪教也太扯了吧!先撇開那些不着邊際的神話傳說,如果這個邪教真的存在,而且又存在了這麼長時間,你認為我會毫不知情嗎?” “如果邪教活動頻繁,當然不可能逃過老大的法眼。

    倘若這個組織隻是每隔六十年才舉行一次祭祀,平時不做任何有可能引起别人注意的壞事,那要避過警方的視線也不難。

    畢竟我們沒可能查證六十年前,甚至一百二十年前,是否曾經發生過類似的事情。

    ” 老大雙手放于唇前,以深邃的目光凝視着我,讓人猜不透他在想些什麼。

    在良久的沉默後,他終于開口:“好吧,我就當這個邪教真的存在,那你覺得現在該怎麼辦?要繼續調查電話亭的案子,還是先調查另外七名蔡姓小孩的死因。

    ” “或許兩方面能同時進行。

    ”我把跟慶生叔要來的七名蔡姓小孩的資料遞給老大。

     資料上雖然隻寫有七名小孩的姓名、生死日期及住址,但老大一看便察覺端倪,并皺起眉頭。

    我補充道:“慶生叔跟我說,這七個小孩分别住在兩條相鄰的村子裡,其中住在王村的五名小孩是來自同一家庭的親姐弟,另外兩名則是梁村的一對姐妹。

    先是五姐弟失蹤,三天後兩姐妹遇溺身亡,第四天五姐弟的屍體在魚塘裡被人發現。

    雖然沒有做正式的屍檢,但根據慶生叔的判斷,他們的死亡時間應該在同一天。

    ” “你想到什麼?”老大露出狡黠的笑容。

     我認真地分析道:“假設這七名小孩都是被蓄意謀殺,那麼兇手應該不隻一個。

    因為對付兩姐妹還比較容易,但要對付王村的五姐弟,哪怕對方隻是小孩子,單憑一個成年人的力量很難做得到。

    畢竟這些小孩受到襲擊,就算沒能力反抗,至少也懂得逃走。

    ” “就隻有這些嗎?”老大的小眼睛滴溜溜地轉動。

     我莞爾而笑:“七名小孩住在相鄰的兩條村子裡,他們相繼死亡或多或少都會引起别人的注意。

    一旦警方介入,肯定把兇手的活動範圍鎖定在這兩條村子。

    如果我是主謀,一定會在稍遠的地方,再找一個跟這七名小孩毫無關系,但符合祭祀條件的目标。

    這樣就能擾亂警方的視線,分散我們的注意力。

    蔡少萌完全符合兇手的要求。

    所以,我認為兇手的老窩就在這兩條村子裡?” “你的推斷也不是沒有道理,但理據并不充分。

    ”老大眼睛一轉,立刻對我的推理提出反駁:“如果我是主謀,我會先遠後近,這樣才能起來更好迷惑效果。

    ” “這種情況我也有考慮過,不過我認為兇手窩藏在鄉村的可能性更大。

    ”我再次給老大分析:“要知道一個人的生辰八字并非難事,但要知道七個人的生辰八字,就不是一時半刻能辦到事情。

    兇手要核實這些小孩的出生時間,必定要花上一段日子。

    而且兇手的時間并非隻花在這七名小孩身上,他們需要在衆多小孩中尋找符合要求的目标。

    如果在他們日常活動範圍以外的地方辦這件事,在操作上難度比較大。

    ” 對于我的觀點,老大并沒有發表意見,隻是默默地看着我。

    從他的眼神中,我知道他對我的推理仍有保留。

    不過也沒關系,因為我還有其它理據。

     “在這七名小孩中,其中五名是姐弟,另外兩名是姐妹。

    剛才我已經說過,他們如果呆在一起,要把他們一網打盡相當困難。

    但是如果是熟人以誘騙的手段行兇,那就容易多了。

    更重要的是,假設五姐弟是在失蹤的第三天才遭到毒手,那麼兇手必須找地方禁锢他們。

    如果兇手是外來人,很容易就會被當地人發現。

    ” “這些都隻是你的推斷,沒有任何實質證據支持。

    ”老大仍不認同我的推理。

     我得意洋洋地笑道:“如果沒有實質證據支持,我才不會跟你唠叨這麼久。

    文具店的老闆娘跟我說,首先發現蔡少萌出事的是一位名叫王希的教師,而這位王老師任教的地方,‘恰巧’就是五姐弟居住的王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