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幼_女自盡
關燈
小
中
大
有可能是踩着鋼管往上爬,自行把脖子伸到電話線上“自殺”。
不過,一名年僅六歲的女童,有可能自殺嗎? 死者的住處就在文具店隔壁,不過最先發現此事的是文具店的老闆娘譚好。
因此,我跟蓁蓁便先到文具店了解情況。
我們走進跟案發的電話亭隻有三米距離的文具店,發現這裡出售文具并不多,擺放在店内的更多是各式各樣的玩具。
我向店主譚好了解死者的情況,她談及此事時顯得十分迷茫:“太奇怪了,我到現在還不敢相信少萌已經死了。
” “你熟識死者嗎?”我問。
“我可以說是看着她長大……”她輕聲歎息,随後告訴我們一些關于死者的事情—— 應該是兩年前吧,老蔡帶着一家老少在隔壁開了一間飯館。
當時少萌隻有三、四歲,但卻比同齡的孩子乖巧,平時很少哭鬧,也不會妨礙别人做事。
因為大家是左鄰右舍,而且我們都是做學生生意,所以學生上課的時候,少萌便會過來我這裡玩。
小丫頭對什麼都很好奇,而且你們也能看到,我這裡遍地都是玩具,所以她每次過來都會眼睛發亮地盯着店裡的玩具。
我知道她很想拿這些玩具玩,但她并沒像别孩子那樣,看見什麼就拿什麼玩,或者纏着父母買這買那。
她很乖巧,從來不亂動我的東西,想玩什麼都會先問我能不能玩。
當然,她剛搬過來的時候,說話還不太流利,那時候她通常是指着想玩的東西,用期待的眼光看着我,怯生地叫我一聲“阿姨”。
要是别的野孩子過來玩耍,我通常會不耐煩地把他們趕走,唯獨她是個例外。
而且見她這麼乖巧,我還經常送她一些小玩具。
她啊,最喜歡的就是喜羊羊,每次我送她喜羊羊的東西,她都會高興老半天,那怕我送她的隻是一張小小的貼紙。
唉,現在再也看不到她天真無邪的笑容了…… 她搖頭歎息,悲哀之情不亞于喪失至親。
蓁蓁安慰她别太難過,畢竟人死不能複生。
待她的情緒稍微平複後,我便詢問她事發時的情況。
“其實,當時我也不知道是怎麼一回事……”她思索片刻後,便向我們講述當時的情形—— 那時是傍晚,學生都已經回學校上晚修,街上非常冷清。
平日這個時候通常不會有生意,所以我也沒在意外面的情況,專心地看着電視。
大概是七點三十五分左右吧,有個熟客走進店裡,他進來時很奇怪,邊走邊回頭往後看。
我問他發生了什麼事?他指着外面的電話亭說:“那小女孩怎麼了?” 我往電話亭一看,看見是少萌站在那裡。
少萌是個怕黑的孩子,晚上一般不會獨自跑出來玩,所以我就多看了幾眼。
開始時我并沒有發現問題,但越看就越覺得不對勁,因為她雙手垂着,而且她應該沒這麼高。
我本以為她腳下墊了磚塊之類的東西,但往她腳下一看,卻發現她雙腳是懸空的。
我意識到出事了,不由叫起來,并且立刻跑過去。
可是,當我跑到電話亭的時候,已經晚了…… 聽完她的叙述後,我提出了兩個問題,一是她所說的時間是否準确,二是這位“熟客”是什麼人? 對于這兩個問題,她想也沒想就給出答案:“那時剛播完新聞聯播沒多久,應該是七點三十五左右,誤差不會超過一分鐘。
至于來買東西的人,是王村小學的教師王希,他喜歡寫毛筆字,經常會來我這麼買墨水、宣紙之類的東西。
前不久他還讓我幫他進一些質量好的宣紙,我想他應該是為這些宣紙而來。
不過他可能是吓壞了,當晚什麼也沒買就走了。
” 蓁蓁看着外面人來人往的街道問:“當時沒有其他人發現死者出事嗎?” 譚好搖頭道:“沒有,晚上學生都要晚修,天一黑整條街就會變得十分冷清,隻有放學的時候才熱鬧起來。
” 在譚好口中并沒有特别的發現,我們便走向隔壁的老蔡飯館,準備向死者家屬了解情況。
時值晚飯時間,但我們進入飯館後,卻發現店面非常冷清,隻有兩男兩女在裡面。
其中一名正在收拾桌椅老人家看見我們進來,便跟我們說飯館現在不做生意,想吃飯得去别的地方。
我向他表明身份及來意後,得知他是死者的外祖父周建。
他跟我說,自從外孫女出事後,他們便無心繼續經營這家飯館,正打算轉讓給别人,然後舉家返回家鄉。
事實也許的确如他所言,飯館内仿佛籠罩着一片愁雲慘霧,在靠近廚房的桌子前坐着一個男人,雙目無神地凝視着手中的照片,桌子上的煙灰缸堆滿了煙頭。
我想,他應該是死者的父親蔡恒。
死者的母親周瓊呆坐在牆角,悲痛的淚水默默劃過蒼白的臉龐。
而周建的老伴則以機械性的
不過,一名年僅六歲的女童,有可能自殺嗎? 死者的住處就在文具店隔壁,不過最先發現此事的是文具店的老闆娘譚好。
因此,我跟蓁蓁便先到文具店了解情況。
我們走進跟案發的電話亭隻有三米距離的文具店,發現這裡出售文具并不多,擺放在店内的更多是各式各樣的玩具。
我向店主譚好了解死者的情況,她談及此事時顯得十分迷茫:“太奇怪了,我到現在還不敢相信少萌已經死了。
” “你熟識死者嗎?”我問。
“我可以說是看着她長大……”她輕聲歎息,随後告訴我們一些關于死者的事情—— 應該是兩年前吧,老蔡帶着一家老少在隔壁開了一間飯館。
當時少萌隻有三、四歲,但卻比同齡的孩子乖巧,平時很少哭鬧,也不會妨礙别人做事。
因為大家是左鄰右舍,而且我們都是做學生生意,所以學生上課的時候,少萌便會過來我這裡玩。
小丫頭對什麼都很好奇,而且你們也能看到,我這裡遍地都是玩具,所以她每次過來都會眼睛發亮地盯着店裡的玩具。
我知道她很想拿這些玩具玩,但她并沒像别孩子那樣,看見什麼就拿什麼玩,或者纏着父母買這買那。
她很乖巧,從來不亂動我的東西,想玩什麼都會先問我能不能玩。
當然,她剛搬過來的時候,說話還不太流利,那時候她通常是指着想玩的東西,用期待的眼光看着我,怯生地叫我一聲“阿姨”。
要是别的野孩子過來玩耍,我通常會不耐煩地把他們趕走,唯獨她是個例外。
而且見她這麼乖巧,我還經常送她一些小玩具。
她啊,最喜歡的就是喜羊羊,每次我送她喜羊羊的東西,她都會高興老半天,那怕我送她的隻是一張小小的貼紙。
唉,現在再也看不到她天真無邪的笑容了…… 她搖頭歎息,悲哀之情不亞于喪失至親。
蓁蓁安慰她别太難過,畢竟人死不能複生。
待她的情緒稍微平複後,我便詢問她事發時的情況。
“其實,當時我也不知道是怎麼一回事……”她思索片刻後,便向我們講述當時的情形—— 那時是傍晚,學生都已經回學校上晚修,街上非常冷清。
平日這個時候通常不會有生意,所以我也沒在意外面的情況,專心地看着電視。
大概是七點三十五分左右吧,有個熟客走進店裡,他進來時很奇怪,邊走邊回頭往後看。
我問他發生了什麼事?他指着外面的電話亭說:“那小女孩怎麼了?” 我往電話亭一看,看見是少萌站在那裡。
少萌是個怕黑的孩子,晚上一般不會獨自跑出來玩,所以我就多看了幾眼。
開始時我并沒有發現問題,但越看就越覺得不對勁,因為她雙手垂着,而且她應該沒這麼高。
我本以為她腳下墊了磚塊之類的東西,但往她腳下一看,卻發現她雙腳是懸空的。
我意識到出事了,不由叫起來,并且立刻跑過去。
可是,當我跑到電話亭的時候,已經晚了…… 聽完她的叙述後,我提出了兩個問題,一是她所說的時間是否準确,二是這位“熟客”是什麼人? 對于這兩個問題,她想也沒想就給出答案:“那時剛播完新聞聯播沒多久,應該是七點三十五左右,誤差不會超過一分鐘。
至于來買東西的人,是王村小學的教師王希,他喜歡寫毛筆字,經常會來我這麼買墨水、宣紙之類的東西。
前不久他還讓我幫他進一些質量好的宣紙,我想他應該是為這些宣紙而來。
不過他可能是吓壞了,當晚什麼也沒買就走了。
” 蓁蓁看着外面人來人往的街道問:“當時沒有其他人發現死者出事嗎?” 譚好搖頭道:“沒有,晚上學生都要晚修,天一黑整條街就會變得十分冷清,隻有放學的時候才熱鬧起來。
” 在譚好口中并沒有特别的發現,我們便走向隔壁的老蔡飯館,準備向死者家屬了解情況。
時值晚飯時間,但我們進入飯館後,卻發現店面非常冷清,隻有兩男兩女在裡面。
其中一名正在收拾桌椅老人家看見我們進來,便跟我們說飯館現在不做生意,想吃飯得去别的地方。
我向他表明身份及來意後,得知他是死者的外祖父周建。
他跟我說,自從外孫女出事後,他們便無心繼續經營這家飯館,正打算轉讓給别人,然後舉家返回家鄉。
事實也許的确如他所言,飯館内仿佛籠罩着一片愁雲慘霧,在靠近廚房的桌子前坐着一個男人,雙目無神地凝視着手中的照片,桌子上的煙灰缸堆滿了煙頭。
我想,他應該是死者的父親蔡恒。
死者的母親周瓊呆坐在牆角,悲痛的淚水默默劃過蒼白的臉龐。
而周建的老伴則以機械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