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塵埃落定
關燈
小
中
大
她抱上車,但是在路上改變了主意,拉到家裡殺人滅口,因為職業的原因,他選擇的是切片碎屍。
96年,那還是一個使用BP機的年代,當時切割肉片肉絲的機器還很少出現,屠夫和肉販都是手工切割肉片,這也很可能是被害者被切成2000多片的原因,零下4攝氏度,屍體凍得硬邦邦的,一把鋒利的殺豬刀切割起來很容易,也許是肢解後,頭顱和内髒凍在了一起,兇手用開水燙了一下,讓其分開。
兇手把屍塊分裝在多個行李包裡,丢棄在藍京鬧市區的幾個地方。
根據那個老式的包可以判斷出兇手的生活水平并不高,也符合肉販或屠夫的身份。
畫龍說:對于119碎屍案,我有個猜想,死者刁愛青在1996年1月10日失蹤,1月19日發現屍塊,曆時九天時間,為什麼會是九天呢?兇手殺了人後,最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銷毀屍體,然而九天之後才抛屍,九天時間是否太長了。
這其中有什麼蹊跷嗎?值得懷疑的是110和119這兩個數字。
大家都知道這兩個數字代表着什麼,這是咱們公安機關的報警電話啊。
這代表了什麼,我們是否可以這樣理解此人的動機,他就是一個被公安機關打擊過或受到過不公正待遇的出獄犯人,利用此舉報複并挑釁警方。
老局長說:呵呵,這種毫無根據的推斷有點意思,說實話,我一直在懷疑一個人,也是沒有任何根據,既然你們都大膽的說出了自己的猜測,我也不妨告訴你們。
我覺得,咱們警方在摸排的過程中,肯定與兇手有過正面接觸,因為線索太少,把他給漏了。
我認為,第一碎屍現場應該在小粉巷子或青島路一帶,當時,我們也對這兩個地方進行了重點的排查,挨家挨戶的尋找犯罪嫌疑人,當時的思路是盡管線索極少,但做一個大緻的摸排,也能縮小範圍。
排查到一家面館的時候,我注意到老闆是一個30多歲的男人,據群衆反映,此人極為吝啬,精神似乎也有點問題,他身材較高,肩很寬,皮膚黝黑,并沒有猙獰的長相,但我看着他的時候,竟然有一種恐懼感,要知道,我從警多年,什麼樣的殺人犯都見過,我從未感到這樣害怕,他的一雙眼睛喜歡死死地盯着人看,眼神癡呆呆的。
我們在他家裡翻到了一本線裝的手抄本,很古舊的一本書,裡面是毛筆字,看上去有些年頭了,那上面記載的竟然是淩遲的手法,一種酷刑的操作講解手冊。
經過詢問,他的祖上有一位儈子手,是他爺爺的爺爺,這本冊子就是祖上傳下來的。
我當時有一種猜測,這個儈子手的後人,會不會随便從大街上捉一個人,按照手冊的内容把人淩遲處死啊。
畫龍說:那面館賣的是什麼面? 老局長說:雪菜肉絲面,還賣燒烤,羊肉串,一本手抄冊子無法定罪,當時也就不了了之,但我至今都忘不了那個人的眼神。
大案指揮部成立後,我也曾帶警員再去探訪,可是那人已經搬走了,不知去向,那片居民區早已拆遷,對了,黃百城當時就住在那一帶。
藍京市公安局長說:我覺得,團夥作案的可能性不大,這麼大的案子,應該不會是團體作案,人多嘴雜,誰也不敢保證對方能永遠保守秘密。
私人之間的恩恩怨怨,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會爆發,誰也無法相信對方會保守那個秘密,此案很可能就是一個人作案。
兇手就是一個人,然而,刁愛青剛上大一,社會關系極其簡單,兇手很可能和她并不相識,這是一起偶發的命案,也是最難偵破的。
刁愛青喜歡文學,兇手有可能是一個書店老闆,借書時偶發争執,老闆失手殺人,然後毀屍滅迹。
還有一種可能,當時學校還流行交筆友,刁愛青在遇害之前曾說自己認識了一個作家,也許這個作家一直和她書信往來,約好見面的那天,強奸殺人碎屍,煮過頭顱和内髒以及切割成2000片,或許了為了毀掉犯罪證據。
梁教授說:我有兩個疑點,百思不得其解,一個是火葬場的駝子,此人有食人的變态嗜好,根據我們的調查,他在96年是一個拉闆兒車的人力車夫,但他在審訊中卻否認了這一點,說自己從初中畢業就接了父親的班,一直在火葬場工作。
他為什麼要隐瞞這事呢,會不會是當時他在大街上拉闆兒車,刁愛青正好上了他的闆兒車,然後,119碎屍案發生了?還有一點…… 在座的有六個人,六雙筷子,梁教授又拿出一雙筷子,放在桌上。
梁教授問道:911碎屍現場多出來的一雙筷子,代表着什麼,誰能告訴我? 畫龍看着那雙筷子發了一會呆,他說:我知道。
包斬問道:什麼? 畫龍端起一杯酒,一飲而盡,他有些傷感的說道:以前,我也參加過一個慶功會,本來,應該是三個警察參加,我們是一個卧底小組,另外兩個人都死了,隻有我活着,那個慶功會也很熱鬧,有很多警員,就像現在一樣,我中途退席,一個人找了個小飯館,點了幾道菜,那天,我喝醉了,也哭了,盡管隻有我一個人喝酒,但是我放了三雙筷子,我感覺他們兩個還活着,就在我身邊…… 蘇眉說:你的意思是,多餘的筷子是為了死去的人而準備的? 梁教授沉吟道:死人,難道那雙筷子代表着刁愛青?
96年,那還是一個使用BP機的年代,當時切割肉片肉絲的機器還很少出現,屠夫和肉販都是手工切割肉片,這也很可能是被害者被切成2000多片的原因,零下4攝氏度,屍體凍得硬邦邦的,一把鋒利的殺豬刀切割起來很容易,也許是肢解後,頭顱和内髒凍在了一起,兇手用開水燙了一下,讓其分開。
兇手把屍塊分裝在多個行李包裡,丢棄在藍京鬧市區的幾個地方。
根據那個老式的包可以判斷出兇手的生活水平并不高,也符合肉販或屠夫的身份。
畫龍說:對于119碎屍案,我有個猜想,死者刁愛青在1996年1月10日失蹤,1月19日發現屍塊,曆時九天時間,為什麼會是九天呢?兇手殺了人後,最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銷毀屍體,然而九天之後才抛屍,九天時間是否太長了。
這其中有什麼蹊跷嗎?值得懷疑的是110和119這兩個數字。
大家都知道這兩個數字代表着什麼,這是咱們公安機關的報警電話啊。
這代表了什麼,我們是否可以這樣理解此人的動機,他就是一個被公安機關打擊過或受到過不公正待遇的出獄犯人,利用此舉報複并挑釁警方。
老局長說:呵呵,這種毫無根據的推斷有點意思,說實話,我一直在懷疑一個人,也是沒有任何根據,既然你們都大膽的說出了自己的猜測,我也不妨告訴你們。
我覺得,咱們警方在摸排的過程中,肯定與兇手有過正面接觸,因為線索太少,把他給漏了。
我認為,第一碎屍現場應該在小粉巷子或青島路一帶,當時,我們也對這兩個地方進行了重點的排查,挨家挨戶的尋找犯罪嫌疑人,當時的思路是盡管線索極少,但做一個大緻的摸排,也能縮小範圍。
排查到一家面館的時候,我注意到老闆是一個30多歲的男人,據群衆反映,此人極為吝啬,精神似乎也有點問題,他身材較高,肩很寬,皮膚黝黑,并沒有猙獰的長相,但我看着他的時候,竟然有一種恐懼感,要知道,我從警多年,什麼樣的殺人犯都見過,我從未感到這樣害怕,他的一雙眼睛喜歡死死地盯着人看,眼神癡呆呆的。
我們在他家裡翻到了一本線裝的手抄本,很古舊的一本書,裡面是毛筆字,看上去有些年頭了,那上面記載的竟然是淩遲的手法,一種酷刑的操作講解手冊。
經過詢問,他的祖上有一位儈子手,是他爺爺的爺爺,這本冊子就是祖上傳下來的。
我當時有一種猜測,這個儈子手的後人,會不會随便從大街上捉一個人,按照手冊的内容把人淩遲處死啊。
畫龍說:那面館賣的是什麼面? 老局長說:雪菜肉絲面,還賣燒烤,羊肉串,一本手抄冊子無法定罪,當時也就不了了之,但我至今都忘不了那個人的眼神。
大案指揮部成立後,我也曾帶警員再去探訪,可是那人已經搬走了,不知去向,那片居民區早已拆遷,對了,黃百城當時就住在那一帶。
藍京市公安局長說:我覺得,團夥作案的可能性不大,這麼大的案子,應該不會是團體作案,人多嘴雜,誰也不敢保證對方能永遠保守秘密。
私人之間的恩恩怨怨,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會爆發,誰也無法相信對方會保守那個秘密,此案很可能就是一個人作案。
兇手就是一個人,然而,刁愛青剛上大一,社會關系極其簡單,兇手很可能和她并不相識,這是一起偶發的命案,也是最難偵破的。
刁愛青喜歡文學,兇手有可能是一個書店老闆,借書時偶發争執,老闆失手殺人,然後毀屍滅迹。
還有一種可能,當時學校還流行交筆友,刁愛青在遇害之前曾說自己認識了一個作家,也許這個作家一直和她書信往來,約好見面的那天,強奸殺人碎屍,煮過頭顱和内髒以及切割成2000片,或許了為了毀掉犯罪證據。
梁教授說:我有兩個疑點,百思不得其解,一個是火葬場的駝子,此人有食人的變态嗜好,根據我們的調查,他在96年是一個拉闆兒車的人力車夫,但他在審訊中卻否認了這一點,說自己從初中畢業就接了父親的班,一直在火葬場工作。
他為什麼要隐瞞這事呢,會不會是當時他在大街上拉闆兒車,刁愛青正好上了他的闆兒車,然後,119碎屍案發生了?還有一點…… 在座的有六個人,六雙筷子,梁教授又拿出一雙筷子,放在桌上。
梁教授問道:911碎屍現場多出來的一雙筷子,代表着什麼,誰能告訴我? 畫龍看着那雙筷子發了一會呆,他說:我知道。
包斬問道:什麼? 畫龍端起一杯酒,一飲而盡,他有些傷感的說道:以前,我也參加過一個慶功會,本來,應該是三個警察參加,我們是一個卧底小組,另外兩個人都死了,隻有我活着,那個慶功會也很熱鬧,有很多警員,就像現在一樣,我中途退席,一個人找了個小飯館,點了幾道菜,那天,我喝醉了,也哭了,盡管隻有我一個人喝酒,但是我放了三雙筷子,我感覺他們兩個還活着,就在我身邊…… 蘇眉說:你的意思是,多餘的筷子是為了死去的人而準備的? 梁教授沉吟道:死人,難道那雙筷子代表着刁愛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