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死生契闊
關燈
小
中
大
知曉。
黃色的花遍地搖曳,紫色的花漫山遍野,紅色的花随着山崗連綿起伏,流水一樣的人生,靜靜看花開花落。
春天,桃花紛紛,岸邊的小船上也堆着花瓣,他們載着一船花瓣,在湖水的中央釣魚。
夏天,湖水是一塊顔色綠的令人安靜的美玉,睡蓮在湖面上行走,百步蓮花,步步生香。
秋天,野鴿子從菊花上空飛過,貼着藍天,飛向彩雲,他們一起去山下的集市販賣桃子。
冬天,他們和學生們一起堆雪人,一起牽着狗去山上的白桦林裡捕捉野兔。
多少年過去了,桃花年年盛開,拆遷逼迫他們在忍和殘忍之間做出一個選擇。
沒有悲傷,沒有風,野花在安靜的草叢中沉默。
越戰老兵比村民們更有抗争精神,陶老師無法容忍有人毀滅他們的家園。
軟弱的秦老師想到了自殺,他甚至準備了最後的晚餐,他的建議是:吃完後,一起上吊。
陶老師選擇了铤而走險的方式,兩個人平生第一次争吵,最終,秦老師妥協。
陶老師制定了殺人計劃,他僞裝成回家的假象,還想好了用笛子和箫聲互通消息,當過兵的人都知道如何用簡單的方式傳遞安全或危險的信息。
秦老師說:我會天天吹笛子給你聽,如果有一天沒吹,那就是我被抓了。
陶老師說:我要先殺了那個楊科長。
秦老師說:為什麼先殺他? 陶老師說:誰叫他和你長的那麼像。
秦老師說:然後呢? 陶老師說:再殺掉開發商,吳鄉長……直到他們停手為止。
楊科長癡迷象棋,爛柯亭即是按照他的想法建造的。
那天晚上,他和開發商、吳鄉長等人在桃花山莊喝完酒,一個人走到不遠處的爛柯亭裡研究殘局,有個人走過來要和他下棋,他認出此人是陶老師。
他并不想下,但是陶老師亮出了刀子,他想跑,但他知道陶老師是一個越戰退伍軍人。
楊科長硬着頭皮走了一步,他以為陶老師也是一個酷愛下棋的人,使用逼迫的方式切磋棋藝,怎麼也不會想到,陶老師隻用三步就将死了他,隻用一刀就殺死了他。
人皮草人并沒有阻止拆遷進程,所以陶老師又殺害了開發商。
他帶着一個包從窗口進入開發商的房間,聲稱自己帶來一個出土的盤子,開發商有着收集文物的嗜好,對于鬼鬼祟祟販賣文物的人也見過很多,所以不以為奇。
打開之後,包裡面放着稻草,稻草裡隻有一把刀。
陶老師一手捂着開發商的嘴,一隻手将刀鋒放在他的脖子上,逼迫開發商打開保險箱,開發商以為是遇到了搶劫,沒想到陶老師又逼迫他摔碎了自己價值連城的文物。
陶老師處理屍體的方式并不高明,他将開發商的屍體留在房間,将楊科長的屍體放進護林員的小屋。
護林員把屍體吊在村口的樹上,純粹是一種偶然的洩憤之舉。
如果非要找出一個原因,那就是護林員和陶老師以及村民有着一個共同點——對于暴力拆遷,有着同樣的恨。
秦老師被拘捕,在他的房間裡發現了刀鞘,經過技術勘驗,與殺死被害人的兇器相吻合。
警方也通過市火車站的監控錄像證實秦老師撒謊,那天他沒有送陶老師去車站,他是一個人去的車站,隻是為了僞造陶老師回家以及自己不再案發現場的假象。
畫龍給他戴上手铐之後,拍了拍他的肩膀,這也許是出于對一個越戰老兵的敬意。
秦老師用沉默對抗審訊,他咬掉了自己的一截舌頭,沒有回答任何問題。
武陵縣警方開展布控、堵截工作,防止犯罪嫌疑人陶老師外逃。
以桃源村小學為中心,展開搜捕行動,然而周圍連綿起伏的群山就是陶老師的藏匿處,想要追蹤抓捕,談何容易。
兩天過去了,警方沒有發現陶老師的蹤迹。
第三天,一個人走進了桃源鄉派出所。
一個民警問他有什麼事。
那個人回答:自首! 這個案子最終以兇犯自首而結束,陶老師一個人承擔了所有的罪過,他聲稱秦老師并不知情,而秦老師因為至始至終不發一言,警方也無法定罪,隻好将其釋放。
第二天,特案組離開了武陵縣,在去省城機場的路上,宣傳幹事打電話說了兩件事: 一、秦老師自殺了,吊死在桃源村小學的那株桃樹上,他留下遺言,希望和陶老師葬在一起。
二、桃源村的青壯年村民用幾天的時間砍倒了周圍山上所有的桃樹,桃花源風景區的開發進度因為沒有了桃樹而被迫中斷。
梁教授:好一個世外桃源! 畫龍:我怎麼覺得,陶老師的名字很耳熟。
包斬:陶元亮。
蘇眉:陶淵明,字元亮,号五柳先生…… 沒有桃樹的桃花源是一種多麼大的諷刺,空蕩蕩的山上,隻剩下小學裡的一株桃樹,村民們隻留下這麼一株桃樹,到底有什麼含義,是讓它看着人世間的疾苦嗎,是讓它默默的感受農民世世代代的苦難嗎? 還是為了讓一對蝴蝶歇息在春天盛開的花瓣上?
黃色的花遍地搖曳,紫色的花漫山遍野,紅色的花随着山崗連綿起伏,流水一樣的人生,靜靜看花開花落。
春天,桃花紛紛,岸邊的小船上也堆着花瓣,他們載着一船花瓣,在湖水的中央釣魚。
夏天,湖水是一塊顔色綠的令人安靜的美玉,睡蓮在湖面上行走,百步蓮花,步步生香。
秋天,野鴿子從菊花上空飛過,貼着藍天,飛向彩雲,他們一起去山下的集市販賣桃子。
冬天,他們和學生們一起堆雪人,一起牽着狗去山上的白桦林裡捕捉野兔。
多少年過去了,桃花年年盛開,拆遷逼迫他們在忍和殘忍之間做出一個選擇。
沒有悲傷,沒有風,野花在安靜的草叢中沉默。
越戰老兵比村民們更有抗争精神,陶老師無法容忍有人毀滅他們的家園。
軟弱的秦老師想到了自殺,他甚至準備了最後的晚餐,他的建議是:吃完後,一起上吊。
陶老師選擇了铤而走險的方式,兩個人平生第一次争吵,最終,秦老師妥協。
陶老師制定了殺人計劃,他僞裝成回家的假象,還想好了用笛子和箫聲互通消息,當過兵的人都知道如何用簡單的方式傳遞安全或危險的信息。
秦老師說:我會天天吹笛子給你聽,如果有一天沒吹,那就是我被抓了。
陶老師說:我要先殺了那個楊科長。
秦老師說:為什麼先殺他? 陶老師說:誰叫他和你長的那麼像。
秦老師說:然後呢? 陶老師說:再殺掉開發商,吳鄉長……直到他們停手為止。
楊科長癡迷象棋,爛柯亭即是按照他的想法建造的。
那天晚上,他和開發商、吳鄉長等人在桃花山莊喝完酒,一個人走到不遠處的爛柯亭裡研究殘局,有個人走過來要和他下棋,他認出此人是陶老師。
他并不想下,但是陶老師亮出了刀子,他想跑,但他知道陶老師是一個越戰退伍軍人。
楊科長硬着頭皮走了一步,他以為陶老師也是一個酷愛下棋的人,使用逼迫的方式切磋棋藝,怎麼也不會想到,陶老師隻用三步就将死了他,隻用一刀就殺死了他。
人皮草人并沒有阻止拆遷進程,所以陶老師又殺害了開發商。
他帶着一個包從窗口進入開發商的房間,聲稱自己帶來一個出土的盤子,開發商有着收集文物的嗜好,對于鬼鬼祟祟販賣文物的人也見過很多,所以不以為奇。
打開之後,包裡面放着稻草,稻草裡隻有一把刀。
陶老師一手捂着開發商的嘴,一隻手将刀鋒放在他的脖子上,逼迫開發商打開保險箱,開發商以為是遇到了搶劫,沒想到陶老師又逼迫他摔碎了自己價值連城的文物。
陶老師處理屍體的方式并不高明,他将開發商的屍體留在房間,将楊科長的屍體放進護林員的小屋。
護林員把屍體吊在村口的樹上,純粹是一種偶然的洩憤之舉。
如果非要找出一個原因,那就是護林員和陶老師以及村民有着一個共同點——對于暴力拆遷,有着同樣的恨。
秦老師被拘捕,在他的房間裡發現了刀鞘,經過技術勘驗,與殺死被害人的兇器相吻合。
警方也通過市火車站的監控錄像證實秦老師撒謊,那天他沒有送陶老師去車站,他是一個人去的車站,隻是為了僞造陶老師回家以及自己不再案發現場的假象。
畫龍給他戴上手铐之後,拍了拍他的肩膀,這也許是出于對一個越戰老兵的敬意。
秦老師用沉默對抗審訊,他咬掉了自己的一截舌頭,沒有回答任何問題。
武陵縣警方開展布控、堵截工作,防止犯罪嫌疑人陶老師外逃。
以桃源村小學為中心,展開搜捕行動,然而周圍連綿起伏的群山就是陶老師的藏匿處,想要追蹤抓捕,談何容易。
兩天過去了,警方沒有發現陶老師的蹤迹。
第三天,一個人走進了桃源鄉派出所。
一個民警問他有什麼事。
那個人回答:自首! 這個案子最終以兇犯自首而結束,陶老師一個人承擔了所有的罪過,他聲稱秦老師并不知情,而秦老師因為至始至終不發一言,警方也無法定罪,隻好将其釋放。
第二天,特案組離開了武陵縣,在去省城機場的路上,宣傳幹事打電話說了兩件事: 一、秦老師自殺了,吊死在桃源村小學的那株桃樹上,他留下遺言,希望和陶老師葬在一起。
二、桃源村的青壯年村民用幾天的時間砍倒了周圍山上所有的桃樹,桃花源風景區的開發進度因為沒有了桃樹而被迫中斷。
梁教授:好一個世外桃源! 畫龍:我怎麼覺得,陶老師的名字很耳熟。
包斬:陶元亮。
蘇眉:陶淵明,字元亮,号五柳先生…… 沒有桃樹的桃花源是一種多麼大的諷刺,空蕩蕩的山上,隻剩下小學裡的一株桃樹,村民們隻留下這麼一株桃樹,到底有什麼含義,是讓它看着人世間的疾苦嗎,是讓它默默的感受農民世世代代的苦難嗎? 還是為了讓一對蝴蝶歇息在春天盛開的花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