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地宮珍寶

關燈
他們看到了一片碧綠的竹林! 地宮深處的這片竹林是由碧玉雕琢而成,竹林郁郁蔥蔥,青翠欲滴,映入眼簾的是一片沁人心脾的綠。

    竹林中有一條小道,曲徑通幽,考古隊走入其中,如臨仙境。

    破土而出的竹筍潔白溫潤,仔細觀看,原來是由羊脂白玉雕刻出來的。

    綠竹如茵,竹葉上還趴着一隻翠玉螞蚱,栩栩如生,仿佛乍翅欲飛。

    考古隊置身于這煙波浩渺的綠玉竹海,竟然恍惚如夢,每個人都驚呆得說不出話。

     林中有一靈璧石亭,亭中擺放着一架伏羲式古琴,五弦皆無,琴已朽壞。

    想象兩千多年前一個清和淡雅的古人端坐亭中,彈琴複長嘯,高山流水,知音又在何處。

    陸離教授回望石亭,心中有一種說不出的惆怅。

     竹林的盡頭豁然開朗,山坡上有幾株搖錢樹,金枝玉葉,如果有風吹來,定會叮當作響,千古絕唱。

    山坡上的青銅水禽排列有序,可以看到有天鵝,鴻雁和仙鶴,每一隻都惟妙惟肖,非常逼真,其中一隻仙鶴嘴裡竟然叼着一隻銅質小蟲,使人怦然心動。

    考古隊不由得屏住呼吸,放慢腳步,感覺一不小心就會驚吓到它們。

     從山坡上拾階而上,可以看到台階旁栽種着幾叢菊花,地上有零落的花瓣,這是黃玉雕刻而成的。

    繼續向上,走到盡頭,赫然看到一處金銮大殿,整個大殿流光溢彩,爍爍生輝。

     殿前的地面由雪花石鋪砌而成,幾株梅花疏影橫斜,嫣紅朵朵,竟然是以綠松石為樹幹,雕刻紅玉為花。

    殿門前有兩尊高大的玉雕,一尊墨玉麒麟,一尊岫玉貔貅。

    陸離教授介紹說,麒麟是中國傳說中的瑞獸,象征着太平吉祥,貔貅也是傳說中的招财神獸,吞攬八方之财。

     霍桑說:“我隻關心一點,秦始皇的遺體是否完好?” 吉斯說:“應該腐爛成泥了吧。

    ” 陸離教授說:“秦始皇七月駕崩,九月下葬,從死到下葬間隔近兩個月。

    根據遺體保護經驗,一般遺體保護須在死者死後即刻着手處理。

    如若稍有延誤,屍體本身已開始變化,恐怕再先進的技術也無能為力,據此推測秦始皇遺體保存完好的可能性很小。

    長沙馬王堆漢墓女屍的發現震驚中外,屍骨保存之完好舉世罕見。

    由此,有人推測秦始皇的遺體也會完好地保存下來。

    因為相距秦代不足百年的西漢女屍能很好地保護下來,秦代也應具備保護遺體的防腐技術,并且當時秦朝高官李斯、趙高、胡亥以及醫術高超的禦醫夏無且在場。

    問題是秦始皇死在出巡途中,而且更糟的是正值酷暑時節,遺體未運多遠,便發出了熏人的臭味,為了防止惡臭擴散,走漏風聲,趙高、胡亥将鮑魚與遺體放在一起以亂其臭。

    這樣,經過50餘天的長途颠簸,九月,屍骨終于運回鹹陽發喪。

    ” 吉斯說:“我們進去就知道答案了。

    ” 霍桑隊長看着金銮殿,心情激動起來,他深呼吸,率領隊員走了進去。

     宮殿富麗堂皇,可以看到很多樂器,龍鳳懸鼓,二十五弦古瑟,八孔篪,靠牆放着一架氣魄宏大的編鐘,鈕鐘十九件,角鐘四十五件,共六十四件,分三層懸挂在彩繪花紋的銅架上,每層的立柱是一個青銅武士,甬上飾四條小龍,中下層四十五枚鐘上不權标着音名,還有較長的樂律銘文。

     殿中立着十二個威武高大的金人。

     陸離教授介紹說,十二金人在《史記》和《過秦論》中都有記載,始皇26年,秦始皇為防六國遺民叛亂,命令軍隊收集民間的兵器,運到都城鹹陽,令工匠銷毀後鑄成十二個金人,放在自己居住的鹹陽宮中,以為這樣便可以坐穩江山,司馬遷所說的“金人”,就是銅人或鐵人,鑄成後鍍以鎏金。

     陸離教授滔滔不絕,突然,他閉上了嘴巴。

     陸離教授看到了秦始皇! 秦始皇是一座金身塑像,以鎏金包裹屍骨,他沒有棺材,坐在流光溢彩的宮殿正中,手握一把黑刀,閱讀一卷竹木簡,祖龍玉玺也放在面前的書案上。

    十二金人列成兩隊,俯首稱臣,秦始皇正襟危坐,有一種君臨天下的氣概。

     考古隊小心翼翼地走過去,吉斯和朵拉拿出相機,紛紛拍照。

    書案上的祖龍玉玺讓陸離教授驚喜欲狂,他的手顫抖着,想要去摸,終究又不敢。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自以為功高五帝,德俘三皇,再不能以秦王相稱了,據傳說中的三皇五帝的合稱,更名為皇帝,自稱為朕。

    為了表示皇帝的獨尊地位,秦始皇命令天下的良工用藍田美玉制成玉玺,玺鈕雕成龍魚鳳鳥的形狀。

    承相李斯用大篆體書寫了“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八字,刻于玉玺上。

    史書